一、韶关丹霞山景点介绍

1、长老峰。长老峰游览区是历史最悠久的游览区,它由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三峰构成的连体山块,由三级绝壁和三级崖坎构成三个最典型的赤壁丹霞景观层次。长老峰景区最高处海拔409米,它与众多名山相比远不算高,也不算大。其特点是: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一身,一险、二奇、三美。

2、阳元山。阳元山景区因有天下奇景阳元石而得名,景区游览面积6平方公里,主要景点为阳元石,北为坤元山,一阴一阳遥相对应。阳元石是一柱冲天巨石,其形状不论是上部(头部)、中间到下部,高28米,直径7米,属石柱类型。

据专家考证,作为一个天然石柱,它从阳元山的大石墙分离出来已经有30万年历,称它为阳元石是取其阳刚之阳,元气之元,意即是阳刚之气,阳元石在当地也称“祖石。

3、翔龙湖。翔龙湖景区位于丹霞山南侧谷地,因其湖面轮廓似一条腾飞的龙而得名。沿湖有龙须涧、九龙峰、仙居岩、雾隐岩、双龙壁、乘龙台、祈龙台、玉带桥、毓秀亭等多处地质地貌点和秀丽的自然风光。

4、巴寨。巴寨是丹霞山的边缘地带,为丹霞山最高峰,经历代土王、盗贼修缮,成为粤北战乱时代著名的天然堡垒-------“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丹霞地貌的特点是顶平、身陡、坡缓。

巴寨景区在当地人俗称大石山。隔锦江相对,由锦水、田园、村落及仙山琼阁群山组成,“大丹霞”丹霞地貌的核心区。

5、阴阳石。浮戏山里有条河谷叫洪荒沟,洪荒沟底有两块比碾盘还大的圆形石块叠摞在一起,当地群众叫它“阴阳石”。 传说很古的时候,洪荒沟外有兄妹二人,每天都一块上山放牛、砍柴。每逢上山,他们都要路过金狮岭。金狮岭上,有个石头狮子,成年累月蹲在路畔,孤孤单单。

兄妹二人很可怜它,每天都要把自己带的干粮分一半给石狮子吃,说也奇怪,只要他们把干粮凑到石狮子的咀边,那石狮子就会慢慢地张开咀把干粮吞咽进肚里去。就这样暑往寒来,春夏秋冬,从没有间断过。

二、航拍广东丹霞山,大美景观气势恢宏,怪不得成为世界丹霞的命名地

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部仁化县境内,有一座罕见的红色奇石公园,当地人形象地称它为中国红石公园。不过,这座红石公园的另外一个名字可能更广为人知,那就是丹霞山,因为这里就是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山主要分为三个游览区,分别是元阳山景区、长老峰景区和巴寨景区,目前开发面积仅12平方千米。不过这只是狭义上的丹霞山,广义的丹霞山包括仁化县境内红石组成的290平方千米的丹霞山区,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也是广东省的四大名山之一。

从无人机从高空往下俯瞰,整个丹霞山沟壑交错,呈现出一种罕见的红层峰林式结构,既有高耸险峻的陡峭悬崖,又有低矮密布的沟谷,层次多变。游客站在峡谷中,微小得仿佛一粒尘埃,让人不禁感慨大自然的壮阔。

丹霞山是以丹霞地貌为主的风景区,同时也有岭南第一奇山之称。景区里面有大小石柱、石墙、石峰共计680多座,是世界上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全,最典型,造型最丰富的代表,也是世界研究丹霞地貌的窗口。

远远望过去,这些连绵起伏的山峰鳞次栉比,层峦叠嶂,既像巍峨的宝塔,又像高耸的城墙、封闭的城堡,形状怪异又多姿多彩,仿佛人工雕刻一般,令一众游客不禁称奇。

事实上,丹霞地貌在地球上的分布并不广泛,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西部和澳大利亚等地。20世纪20年代后期,我国地质学家在粤北进行地质调查时第一次对丹霞做了生动的描述“深厚坚固,侵蚀之后,绝崖峭壁,直如人造之坚固伟岸之堡垒”,但作为一种新生地貌,当时很多人对这一类地貌缺乏基础的认知。

在发现丹霞地貌的几十年间,地质学家对丹霞的研究断断续续,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但丹霞层(红色砂砾层)这个学术名字被沿用下来。

后来,我国地质学者在《中国自然地理地貌》一书中,专题讨论了丹霞层的分布,岩石特性和地貌发育形态,对我国南方主要的丹霞地貌做了系统性的总结。

在广东丹霞山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丹霞地貌 旅游 开发学术讨论会更是一举将丹霞地貌推广到全国,带动了各地学者对丹霞地貌的广泛调查和研究。但在国际地理上,丹霞地貌始终还是一门新学科,研究领域一片空白。

直到2009年,中国丹霞申遗后国际上才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丹霞地貌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这个会议上通过了“丹霞宣言”,国际组委肯定了中国学者对这种罕见地形地貌的研究与贡献。

那时候,“丹霞”这个名词只是中国地质学者使用的名词,而在研讨会后,国际地貌协会成立了丹霞工作组,认可了丹霞地貌这一名称。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丹霞山也自然而然也成为了全球首批丹霞地质公园,开启了中国丹霞走向世界的历程。由此,全世界同类型的地理地貌,都以广东丹霞山的“丹霞”来命名。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是丹霞山给人的第一直观印象。哪怕经过数千万年的风雨侵刷,峭壁上仍肉眼可见灿若晚霞的本体色。这些红色砂砾形成的岩石层并不是一日之功,而是数千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来的自然奇迹。

在距今7-9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丹霞山所在的地形是一个大型的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山脉地质运动的影响,盆地断裂分化逐渐形成一个凹凸不平的山脉。原先的陆地、湖床被抬起,形成山峰和峭壁。在自然风化剥离和流水的侵蚀下,这些山峰和峭壁被进一步雕刻,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各式岩崖,分化成了柱状、墙状、堡状等。

丹霞山最著名的打卡点阳元石就属于柱状丹霞。因为形状类似成人男性的生殖器而走红网络,不少人不远万里前来“打卡”,祈求自己能像元阳石一样重振雄风生儿育女。

丹霞山的山峰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大多是坡顶平缓而坡体倾斜,山麓难以攀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元阳山的山麓,人工雕刻的台阶几乎都是垂直往上,落脚的地方也狭窄短小,虽然景区修建安装了护栏铁索,但想要爬上去仍需要手脚并用,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和挑战性。如果是全家老小游览元阳山的话,建议最好从细美寨方向上下。

登上山顶后,远远望去,景区内的山体和沟谷相互交错,土层的缓坡上长满了天然次生林,藤蔓交织,满眼都是苍翠的树木,让人看着心旷神怡,颇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恢弘气势。

三、广东韶关的丹霞山好玩吗

导语: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韶关丹霞山好玩吗?丹霞山怎么样?下面是有关丹霞山的介绍及游客的点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丹霞山简介:

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位于韶关市境内,面积290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风景区。1988年以来,丹霞山分别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丹霞山风景区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680多座,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参差,错落有序;山间高峡幽谷,古木葱郁,淡雅清静,风尘不染。锦江秀水纵贯南北,沿途丹山碧水,竹树婆娑,满江风物,一脉柔情。

丹霞山现有佛教别传禅寺以及80多处石窟寺遗址,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诗词和摩崖石刻,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丹霞山好玩吗?

1、以丹霞地貌闻名的丹霞山值得一游,从韶关开车到丹霞山大约30分钟左右,也有旅游专车前往,车费16元。门票100元,48小时有效,可以玩2天,其实2天也是刚好。 里面有座近乎90度的九九天梯(见下图),非常有挑战性,喜欢爬山的同学可以尝试下哦,反正咱们是轻而易举地把它征服啦!哈哈。

2、为了去山顶看日出,早早的就出发了,到达山顶之后发现风很大,在等待的过程中,内心是充满了希望与期待,太阳在人们的一声声期盼中出来了,觉得无比的开心快乐,虽然很冷,但真的值得无憾。

3、丹霞山主要游览的是长老峰景区和阳元山景区,巴寨景区距离较远,因此去的人相对少。这三个地方我们这次都去了,而且只用了一天半时间。翔龙湖还是蛮好看的。

4、丹霞山给人的感觉非常特别,正如他的名字代表的一个地貌一样。从宝珠峰到长老峰一带看到地风景特别美,而且这个景区是24小时可以售票的,而且索道也是24时可以开的,确实很方便。我在丹霞山看日出,只是那天雾太大,不是很漂亮,有机会一定要再去看看。

5、在仁化县,坐火车到韶关或者丹霞山火车站,都有大巴直达丹霞山,车票16和.5元,如果外地人去丹霞山要200元,学生证可以打折哦,其实风景还是很不错的,很建议晚上在哪住,可以看日出,建议走上去,不建议坐缆车。

6、爬到山顶,天色已黑,在徐徐的晚风中体会着丹霞的秀丽与雄壮之美,尽管不比华山的险、黄山的秀和泰山的文化积淀,但是丹霞依旧以她独特的魅力在粤北撑起一片天。下山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还是建议朋友不要夜间爬山,陡峭的山路有些危险,何况下面都是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一阵风吹来就让人心惊胆战。

7、丹霞山的旅程确实让我喜出望外,登山的.奇险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近80度的阶梯让人紧张的不敢回头,砌在山上的阶梯让人不仅感叹修建人的艰辛和不易,站着最高处,有朋友的陪伴,看着夕阳西下,望着山下的一切,我们畅想并指点着壮阔河山

8、去丹霞山最好哪里都去看一看。特别是阳元石。如果只是在下面看一看的话会错过很多美景。长老峰必须要爬!阴元石就无所谓了,毫无特色。我当时爬山是从上午就开始爬,从阳元石一直爬完到阴元石。后来去翔龙湖的时候太晚了没搭到船,又走了几公里。想要认真的爬完丹霞山必须带足水和食物!最好再带点水果什么的,补充体力。

以上就是有关丹霞山的介绍及游客的点评,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希望可以给你们作参考。

四、韶关丹霞山游记(上):丹霞山景区长老峰、阴元石

广东省韶关丹霞山,位于粤、赣、湘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其余三座名山是鼎湖山、罗浮山、西樵山),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

一早进入丹霞山景区大门,验票后,等了五分钟,坐上景区交通车直接在丹霞山索道站下车。

买了索道单程票(40元),上山。

出了山上索道站,左转先到舵石。

这座山就是长老峰景区,连体一座山是由三座山峰组成的,北到南分别是宝珠峰、海螺峰、长老峰。

这段山道一直是上坡路,有一公里许,起伏坡度不小,有点累。

舵石,在宝珠峰东北端顶点。

因为,这座山形状像一艘巨轮,“舵石”所在之处红色巨石仿佛船舵一般。因此,古时丹霞山别传寺开山和尚澹归看见此处朝霞晨曦里金光灿灿的丹霞秀色,称此景“舵石朝曦”,并自号“舵石翁”。

咱到时,雾霭茫茫,还因为远处那山峰像骆驼背,误看成“驼石”了。

舵石就在山道尽头右侧,路左侧有个平台,可以远眺长老峰西面景色。

对面就是阳元石景区,中间山峰顶上金黄点就是“嘉遁亭”,阳元石在山底处。

远方西南方向,两座兀立的山峰可能是丹霞山风景景区的巴寨景区吧,没去。

离开舵石,原路返回到索道站附近,向东下行百米就是“韶音台”了。

韶音台是长老峰两个最佳观景台之一,另一个是长老峰的“观日亭”。

韶音台左前方,就是在“舵石”看见的群峰,当时感觉最高那个像“驼峰”。

广东韶关丹霞山(广东韶关丹霞山阴阳石)

在此看文字介绍,才知道那称作“僧帽峰林”,仔细看看确实是一顶顶和尚帽。

说起丹霞地貌,最典型的特征是赤壁丹崖,山形“顶平、身陡、麓缓”,这里的僧帽峰林充分体现这些特点。

当然,今天雾霾大,此刻又是逆光,看起来云里雾里的,只觉得右边仿佛是“三扇门”。

僧帽峰林右面,还有无数丹霞峰林,只是逆光下朦朦胧胧失去了丹霞的鲜艳红色,平淡了不少。

看见一位带队的导游,指着远处山谷下白色建筑对团队游客说,那里就是阴元石,很远,来回要三个小时多,我们就不去了,我们到阳元石景区看男的。

站在韶音台向南望,远方山峰的亭子就是长老峰观日亭,咱还得步行一公里以上才能到达。

下面山崖,照片中贴着崖壁栈道是往阴元石的近道。

咱待会儿,就去那下去,看看阴元石。

自助游较之跟团游,好处就是自由,想怎么走,走多久,随心所欲。

从韶音亭过来,一路经龙王泉、片鳞岩、虹桥拥翠、雪岩,最后到达长老峰观日亭。

观日亭,丹霞山风景区观日出的最佳地点。

有人为了观丹霞日出,夜宿此处,也有人凌晨摸黑上山。

据说为了方便游客观日出,景区交通车及索道半夜都有开放。当然,咱没试过。

雾霾有所散去,观日亭上基本可以看清丹霞全貌了。

旁边有个展板,供游客对比辨认眼前丹霞山峰名称。

正前方小小孤立的石峰,应该就是蜡烛石。

观日亭,可以360度四周巡览,西南并肩而立两座石峰不知叫什么峰。

回望来时路,韶音台在左侧山道最远方。

随着太阳越升越高,光线越来越强,眼前丹霞群峰也逐渐清晰了。

对比展板,基本能认出各座丹霞峰。

在观日亭呆了半小时,开始沿着长老峰东南侧陡峭栈道下山,往阴元石方向而去。

沿栈道逐步下撤途中,发现随着高度降低,拍摄照片的角度很适合。

丹霞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属于红层地貌,以赤壁丹崖为特色。

地质研究表明,广东韶关丹霞山是世界上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因此,地质学将这种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

2004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丹霞山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丹霞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广东韶关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这些红色砂岩经亿万年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这些耸立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悬崖峭壁,像刀削斧砍,直指蓝天,奇岩美洞,隐藏于山中,景色奇丽。

所以,有人夸张地说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东一丹霞"。

丹霞山是发育到中年期的丹霞地貌区,最为突出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

因此,大批不同体量的山崖壁,组合成丹霞山峰林的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等各种奇特地貌。

群峰林立、疏密相生,天然的分布组合极有层次感,富有韵律,世间独一无二。

山崖栈道下行数百米,有个红“双喜台”。

在观日亭时,曾听见有人说怎么没见“双喜台”,原来他们从山脚登栈道上山时,估计没注意到这块标牌。

从山上下山比较容易看见。

要说不特意细瞧,还真认不出这个天然的“红双喜”大字。

最后再看一眼丹霞山峰,一鼓气下山来。

从“观日亭”沿山崖栈道,下到长老峰底部是福音峡,这里是一线天。

阴元石在东面约1.5公里处,都是上上下下的台阶山道,这段路冬日十分阴冷。

走到这个岔路口,距离阴元石还有500米。

回程,可以从此处左转去翔龙湖码头乘船到长老峰景区交通车乘车处。

前行数百米,看见十米处白色建筑有小卖摊,不料转眼右侧就是著名的“阴元石”。

如此相似度的天然景观,可谓天下罕见吧。

“圆盖阴石蕨”,这景区科普知识也非常到位呀。

四米开外,还并列两块介绍丹霞山两大奇观“阴元石”、“阳元石”地质成因的展板。

阴元石,主要是地下水冲刷形成的。

阳元石,是山体风化剥蚀形成的。

最后,再拍张“阴元石”全貌照片就离开了。

阴元石在丹霞山东侧,而阳元石处于丹霞山西面。

咱回程走至翔龙湖码头,20元乘船直接到长老峰票站,然后乘坐景区交通车出去。

下篇,将介绍丹霞山阳元石景区。

1,贵州《梵净山游记》

2,云南《梅里雪山游记》

3,四川《牛背山游记》

4,四川《稻城亚丁三怙主神山游记》

5,青海《祁连卓尔山游记》

6,甘肃《麦积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