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季节的主要农事

4个季节的主要农事

1、春季:播种、插秧、耕田、采桑等。

2、夏季:播种、插秧、耕田、采桑、除草、割麦以及打谷等。

3、秋季:除草、割麦、打谷等。

4、冬季:主要是以积肥和育苗为主。我国从南到北,种植农作物不一样,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也不一样。

季节气候

一年有春夏秋冬4个季节,农民在每个季节所从事的农事也有所不同。以春季农事为例,在2月初时,农民可播种春番茄并育苗;而在2月上旬时,播种春西葫芦并育苗、还需要播种春甘蓝并育苗;一般在2月下旬时,就可以播种马铃薯。

春季会播种育苗春烟、耙麦锄麦、播种育苗春椒、麦套椒,大蒜、油菜、定植番茄以及黄瓜。夏季需要播种春谷子、春绿豆、夏葱,收获大麦、油菜、大蒜、小麦。

秋季需要定植秋黄瓜、秋甘蓝、秋花椰菜、秋芹菜,播种秋马铃薯、越冬芹菜和大棚芹菜。而冬季收获白菜,浇好小麦盘根水并追施冬肥。

什么节气开始耕种?

立春。

立春到后人们就开始耕田。立春,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时候是一年之中农活开始忙碌的时候,植物万物复苏萌动生长,农人们除杂草、屯肥料、清沟沥水防渍,促进农作物生长。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大自然万物复苏。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24节气与农业的关系:

每个节气都指导着农民农业生产的某个时节,是勤劳的劳动人民长期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也给农业的带来了及时的农时提醒与气候。

提醒与气候。

一、立春:

2月6日左右,象征着春季的开始,气温回升,大地回春。雨水:2月21日左右,降雪停止,开始下雨,雨量逐渐增加,生产上主要指导农户抓好小春作物的田间肥水管理及中耕除草,屯集农家肥,制定大春生产工作计划。

二、惊蛰:

3月6日左右,开始雷鸣,蛰伏地下的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和出土活动,树木生根发芽,是林果嫁接的最佳时期。

三、春分:

3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赤道,白天黑夜各占一半,是气候温暖的春季,生产上主要抓好小春作物的中后期田间肥水管理,翻犁冬闲田地,筹备种子、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进入春耕备耕工作。

哪个节气到后人们就开始耕田

立春到后人们就开始耕田。立春,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时候是一年之中农活开始忙碌的时候,植物万物复苏萌动生长,农人们除杂草、屯肥料、清沟沥水防渍,促进农作物生长。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大自然万物复苏。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中国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意思就是说要根据相应的季节变化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这样可以花费较少的力气收获颇多,如果任性而为花费了时间精力,却没有收获。

二十四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

立春:从字面意思上就是春天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时候是一年之中农活开始忙碌的时候,植物万物复苏萌动生长,农人们除杂草、屯肥料、清沟沥水防渍,促进农作物生长。

雨水:天气逐渐变暖,冰雪融化,空气湿润,开始降雨且雨量增加。俗称:雨水春雨贵如油,农作物此时在雨水的浇灌下迅猛生长,同时制定大春生产工作计划。

惊蛰:春雷始鸣,天气晴朗气候温暖,唤醒地下的冬眠动物出土活动,树木开始生根发芽,这时是林果嫁接的最佳时期,早稻准备育秧,植树造林。

春分:气候温暖的春季已经到来,昼夜时间等长。农人们抓好小春作物的中后期田间肥水管理,翻犁冬闲田地,准备种子、化肥、农膜等农用生产物资,进入春耕备耕工作还有植树造林,改善、保护生态环境,调节气候。

清明:天气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是踏春的最好时节,郊外春游祭扫坟墓。全国都进入了农忙季节,早、中稻先后播种,小麦拔节,油菜扬花,田间管理不能放松。

春天什么时候开始(春天什么时候开始耕种)

谷雨:降雨量多且时间较长,促使谷类作物迅速生长。农户进入水稻育秧,早播玉米,春耕备耕。农彦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之说,如果雨水至谷雨都不降雨或少降雨,则是干旱的征兆,提前做准备。

立夏:夏季开始,新暑将至,一片欣欣向荣。由于中国地幅辽阔,地理气候因素各异,因此立夏主要指黄河以南地区。春花作物进入黄熟阶段,及时抢晴收割。江浙地区将进入雨季,梅雨汛期开始,要做好防汛准备,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做好抗旱保苗工作。

小满: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还未成熟。农户收割小春农作物,大面积播种大豆、玉米等大春作物,水稻栽插,开始进入农忙时节。

芒种:夏熟夏播作物忙收忙种的季节,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紧张的夏收开始,同时又是夏种比较繁忙的季节,故芒种又称“忙种”。到了芒种时节,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将会不高。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夏至:炎热的夏季到来,我国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部分地区会出现干旱情况,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同时夏季蚊虫鼠蚁活跃,需加强夏季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

小暑:气候以高温少雨为主,气候越来越热,暑气上升。面临着梅汛和干旱的转折期,各地在抓好防汛的同时,农户们加强蓄水防旱,力求做到防汛、抗旱两不误。

大暑:全年中最热的时期,大部分地区炎炎盛暑。农户抓好大春农作物中耕除草、田间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的预防与防治。喜温农作物,生长速度之快达到顶峰。水肥田间管理一定要加强。晚稻插秧应抢在立秋之前。

立秋:凉爽秋季开始,炎热的夏季慢慢退去,气温开始下降。晚稻需中耕除草,发生旱象要灌溉。秋播要抓紧。棉花摘顶,促进秋棉发育。

处暑:炎热的夏天结束。晚稻正处于生长关键时期。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认真做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盆地这时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

白露:气温下降明显,天气转凉,绵雨开始,日照时间变短。积极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另外要趁雨抓紧蓄水。棉花分批采摘,秋玉米等作物加强后期的田间管理。做好荞麦等晚秋作物的播种。

秋分:标志进入秋高气爽的秋季,俗称“一场秋雨一场凉”,冷空气来袭。农作物方面继续抓好晚稻田间管理。棉花选种收花。冬小麦、油菜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同时要注意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寒露:气温降低,草木渐渐枯萎,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这时是长江流域直播油菜的适宜期,江北地区播种冬小麦。农业生产要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箱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

霜降:天气冷开始有霜。此时是大春作物的收割季节,在生产上应指导农户适时收割,进而耕翻农田,播种小春作物,采用地膜覆盖增温,保证小春作物顺利生长。

立冬:冬季自此开始。气候条件适宜于油菜移栽。生长期较短而春性较强的小麦也要抓播种,因为立冬后期多有强冷空气侵袭,气温常有较大幅度下降,如果播后气温低,出苗缓慢,分蘖不足,就会影响产量。搞好晚稻的收晒。做好冬小麦播种的扫尾工作。

小雪:气温迅速下降,黄河流域一般开始下雪,进入下雪季节。预防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同时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

大雪:降雪量增大,地面有积雪。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但也要加强冬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间管理。

冬至:冷空气强盛,标志着寒冬将至,寒冷的冬天到来。农业生产上加强小春作物的中耕肥水管理工作,重点做好防冻。也是农闲季节,休闲中做农家肥的屯集工作。

小寒:气候寒冷,温度低下。积肥、造肥,修水利扫尾,开始绿化植树,清理改造鱼塘。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农业生产活动活跃度明显下降,主要以休整与来年耕种计划做准备。

春天从几月份开始呀?

春天从2月份开始。

从节气意义上讲,我国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在爱尔兰,2月~4月被定为春季。

我国现在划分四季常采用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法,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进入春季,当温度高于22℃时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

气候特征:

在春季,地球的北半球开始倾向太阳,受到越来越多的太阳光直射,因而气温开始升高。春季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许多鲜花开放。冬眠的动物苏醒,许多以卵过冬的动物孵化,鸟类开始迁徙,离开越冬地向繁殖地进发。

许多动物在这段时间里发情,因此中国也将春季称为“万物复苏”的季节。由于热空气开始北移,而冷空气还往往依然徘徊,此外土地、水域与空气温度上升的速度不同。

春季,在我国南方许多地方是多雨的季节,而在我国北方多数会少雨干旱。在欧洲时常有很强的风暴,在北美洲往往出现龙卷风。

2022年,春耕生产什么时候开始,农户们应该做哪些准备?

春耕一般于过后开始,但由于各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春耕生产时间也会有所不同。而2022年立春是2月4日,所以从2月5号开始就可以搞春耕生产了,但农村一般会等到过完元宵,也就是2月15日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搞春耕。而2月16日,农业农村部部署了2022年春耕春管工作,明确扩种大豆油料等作物种植,提出保夏粮夺丰收举措,确保2022年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农户应该有以下准备:

1.庄稼地除草进入三月,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同时,各种野草杂草就会返青,尤其是庄稼地里,各种杂草始终是农民朋友头疼的问题。尽管每年都在除草,但是一到春天,地里又是绿油油的一片,各种野草,开始疯狂地生长,想要庄稼地春耕后杂草减少,3月除草也是一次关键期。

2.翻地经过一年的耕种,冬季土壤沉积,变得板结,播种前翻地,能有效地降低病虫害,还能使板结的土壤变得疏松透气。

3.农作物育苗包括西瓜、红薯等育苗工作。而红薯育苗时间,通常在2月底至3月中旬,从育苗到移栽,需要30天左右。需要根据自家种植规模进行育苗准备,翻土前施农家腐熟厩肥或复合肥,然后进行深翻。覆土后盖膜提温,一周后,根据当期的气候变化进行管理,当白天温度高于25°时,需揭开地膜两端,通风降温。

4.辣椒苗床准备辣椒育苗时间在2月中旬进行,村里合作社有专门负责育苗的人员,农户直接从合作社拿苗。总得来说,春耕生产一般于2022年2月4日以后开始,但不同地区由于温度气候不一样,春耕生产时间也会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