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体内脏结构图

人体内脏结构图如下:

人体的内脏从上到下依次主要包括:甲状腺、气管、上主动脉、上腔静脉、心脏、肺、食道、隔肌、肝、下腔静脉、下主动脉、胆囊、脾、胃、肾、胰、小肠、大肠、输尿管、阑尾、膀胱、直肠、尿道。

内脏大部分位于体腔内但直接或间接与体外相通的器官总称,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个系统。

扩展资料:

内脏的分类:

一、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这些生理的完成有利于整个胃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

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

二、呼吸系统:是呼吸器官的总称,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在呼吸系统中,各器官都有一定的分工,从鼻到各级支气管是负责传送气体,其中鼻腔有加温、湿润和清洁空气等作用,还能在发音时产生共鸣。

三、泌尿系统:由一组产生、输送、贮存、排泄尿液的器官所组成的系统。

泌尿系统由1对肾、两条输尿管、1个膀胱和1条尿道组成。由肾产生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当尿液达到一定数量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四、生殖系统:

是繁殖后代,延续种族诸器官的总称。

生殖系统的器官,男、女有别,但按其功能均由生殖腺、生殖管道和附属器官等组成。生殖器官通过其各种活动、受精、妊娠等生理过程,达到繁衍后代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脏

二、人体内脏图

人体内脏图:

一、心:

1、心壁。包括: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

2、心骨骼,包括:纤维三角2个(即:左、右纤维三角)、瓣环4个(即:肺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环、二尖瓣环、三尖瓣环)。

3、心间隔,包括:房间隔、室间隔。

4、心的内腔,右心房包括:固有心房、腔静脉窦,右心室包括: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

左心房包括:左心耳、左心房窦,左心室包括:左心室流入道、左心室流出道。

5、心的传导系,窦房结、房室结包括:前结间束、中结间束、后结间束,房室束包括:左束支、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

扩展资料:

心的血管:

1、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包括:前室间支、旋支,右冠状动脉包括:后室间支、左室后支。

2、心的静脉,心最小静脉、心前静脉。

3、冠状窦包括: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

4、心包,纤维心包、浆膜心包、心包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体器官

三、人体的肾在哪个位置图

肾区的位置是即脊肋角,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区域称肾区。

肾结构图-人体内脏图

肾脏为成对的蚕豆状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约长10-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左肾较右肾稍大,肾纵轴上端向内、下端向外,因此两肾上极相距较近,下极较远,肾纵轴与脊柱所成角度为30度左右。

扩展资料

肾具有强大的根据机体需要调节水排泄的能力,以维持体液渗透浓度的稳定。从肾小球滤出的水分近80%在近端小管及髓袢降支被重吸收。

这部分水的重吸收与溶质的重吸收有关,钠自小管腔面的吸收为被动的,它伴随与氢离子交换,葡萄糖、氨基酸及磷酸盐的吸收则以弥散形式进入细胞,而在细胞基侧膜有Na+、K+-ATP酶,主动将钠泵入细胞间液,以保持细胞内钠平衡。肾对尿液的稀释浓缩主要发生在集合管。

体内的水除一部分以自由状态存在外,大部分与蛋白质、多糖和脂类等组成胶体溶液。由于水多以结合形式存在,使体内某些组织含量虽多(如心脏含水量约为79%),但仍能具有一定的形态、硬度和弹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肾脏

四、人体所有器官五脏六腑位置图

人的五脏六腑位置图如下: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包括肝、心、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扩展资料

五脏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中医学以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作为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如《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五脏的生理特点,所谓“满而不实”、“实而不满”,是强调五脏的精气宜保持充满,但必须流通布散而不应呆滞;唐·王冰注云:“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五脏但藏精气,故满而不实;六腑则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实而不能满也。”

五脏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意义。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治疗上“五脏宜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脏六腑

五、人体肾在哪个位置图片

1、肾位置:右肾门正对第二腰椎横突,左侧正对第一腰椎横突,右肾由于肝脏关系比左肾略低1-2厘米。正常肾脏上下移动均在1-2厘米范围以内。肾脏是在横膈之下,体检时,除右肾下极可以在肋骨下缘扪及外,左肾则不易摸到。

2、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

/iknow-pic.cdn.bcebos.com/0df3d7ca7bcb0a4689bc04e96563f6246a60af4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df3d7ca7bcb0a4689bc04e96563f6246a60af4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

肾的作用:产生尿液、排除人体“垃圾”的地方。

1、排出废物

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多肽类物质和少量蛋白质,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全部回收,而肌酐、尿素、尿酸及其他代谢产物,经过选择,或部分吸收,或完全排出。

2、调节体内水

调节人体水及渗透压平衡的部位主要在肾小管。

3、电解质浓度

肾小球滤液中含有多种电解质,当进入肾小管后,钠、钾、钙、镁、碳酸氢、氯及磷酸离子等大部分被回吸收,按人体的需要,由神经内分泌及体液因素调节其吸收量。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8%82%BE/288408?fr=aladdin#2"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肾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8%82%BE%E4%BD%8D%E7%BD%AE"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肾位置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9/0403/c14739-31012033.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肾虚和肾功能是两码事!男人别盲目“补肾”">人民网-肾虚和肾功能是两码事!男人别盲目“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