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在阿里巴巴有多少股?
以个人持股来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股比例仅为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股比例为3.6%,而阿里巴巴CEO陆兆禧、COO张勇等高管的持股比例均未超过1%。
还有员工一些! 另一创始人戴珊,持12,885,260股,占总股本的0.53%; 创始人之一谢世煌持有10,391,284股,占总股本的 0.43%,居第四位。
阿里的股权结构与合伙人制度,一直都是各行各业的典范。对于阿里的股权结构图,不少人都十分好奇。2018年7月30日,阿里重新更改股权结构。报告显示:阿里高管和董事总持股降至9.5%,阿里董事局主席马云持股6.4%,阿里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持股2.3%,阿里高管们和马云的持股都有所下降。
以上便是马云今日卸任的相关介绍了,希望能够给予小伙伴们一些帮助。值得一提的是,马云今年54岁,卸任后将由张勇接替,张勇虽然知名度不如马云,但也是商场中的佼佼者。当然,阿里未来的走向如何,也将会受到不少人的关注。
为什么马云仅仅持股8.9%就控制了整个阿里
因为大多数股普通股由APN Ltd.持有,马云在APN Ltd.中拥有70%的股权。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股206,100,673股,占比为8.9%,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3.6%,其余董事或高管持股比例不到1%。
其中,1,903,177股普通股为马云持有,35,000,000股普通股由APN Ltd.持有,马云在APN Ltd.中拥有70%的股权,35,000,000股普通股由SymAsia Foundation Limited持股;
65,097,160股普通股由JC Properties Limited持有,JC Properties Limited由马云家族控制。
另外,67,000,336股普通股和2,100,000股由Alternate Solutions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通过JSP Investment Limited由马云家族控制。
扩展资料
阿里巴巴于2014年5月6日(美国时间)向美国证监会递交IPO(首次公开招股)申请。阿里提交的招股文件显示,日本软银持股占比34.4%,为最大股东,马云持股占比达8.9%,为最大个人股东。
招股书详细批露:日本软银集团持股797,742,980股,占比34.4%;雅虎持股523,565,416股,占比22.6%;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有206,100,673股,占比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占比3.6%。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结构:马云持股8.9%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阿里股权结构曝光:马云持股8.9% 日本软银为最大股东
阿里巴巴每年向软银等大股东按比例分红吗?真的吗?
不是。
如果分红,同股必须同权,阿里应该向软银和雅虎等大股东派发红利。 历史 数据太难查,就以阿里2015年美股上市算,从2015到2019上半年,其净利润总额为3431亿元人民币,软银持股比例一直维持在29%左右(现在减持到26%以下),雅虎持股比例在15%左右(现在减持到9.4%)。如果阿里2015~2019年的利润全部分红分掉,那雅虎大概能拿到995亿元,雅虎大概能拿到515亿元,这相当于当年他们投资阿里的194倍、6.4倍。
但 实际情况是,阿里几乎没有分过红 ,放在A股,阿里就是典型的“铁公鸡”——有钱却不给股东派发红利。阿里美国上市一次都没有分红,之前在港股上市的时候也只是在2009年为了庆祝“成立十周年”派发过8.8亿元红利,这点红利之于阿里的规模可以说是忽略不计。所以,任何买阿里股票的人想通过分红赚钱是不可能的,只能是通过买卖差价才有利可图。类似阿里这样的大公司很多,比如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也是从来不分红的。
阿里不分红自然有它的道理,毕竟不是所有公司都必须要分红,这和企业的发展阶段有关系。如果一家公司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非常多的投资机会,那么结 存的利润就需要拿去再投资,用于扩大规模和寻找新机会 ,20年来阿里仍然有非常大的资金需求,所以将红利分掉然后再去发债券、找银行贷款融资其实并不见得划算,毕竟利润是最低的资金;如果再过30年,阿里成为一家成熟的企业,看不到大的增长空间,每年利润稳定,那阿里可能会大规模分红,正如工商银行、中国石油、国家电网那样,将利润给分给股东反倒是最合理的资金使用方式。
回过来说雅虎和软银,他们对阿里的投资本就是风险投资,风险投资资金其实最看重的是企业的成长潜力,而非它能分多少红。事实上, 软银和雅虎已经大规模减持过阿里的股票,且减持股票带来的利润远远超过分红 。雅虎已经决定清仓阿里股份,算下来累计赚了850多亿美元(约合6630亿元人民币);软银的回报更高,8000万美元带来的利润是1750亿美元。
很多人一提到软银和雅虎,就同情阿里被薅羊毛,感觉中国人的钱被赚走了。但这一点需要客观去看待:当年马云是没办法拿到融资的,工行建行农行这些国有银行是不可能给阿里贷款的,或者给不了那么多贷款,当时国内的风险投资行业也才刚刚起步,不可能给阿里那么多融资,软银和雅虎敢于下注,对于马云来说可是救命钱,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应该感谢软银和雅虎。他们是赚了很多钱,但这是他们应得的,这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契约精神的要求。
到了后来,中国也不缺资本了,所以马云后来才有了和雅虎之间在支付宝(即现在的蚂蚁金服)上撕破脸皮的举动,要强悍也需要自身有足够实力才行,没有就需要求助于外力。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说一下阿里的股权结构:
确实,根据前段时间曝光的阿里股权结构:
日本软银持有阿里巴巴股权29.2%,为第一大股东;
阿里巴巴的股份构成是什么?
截止2020年7月:
阿里巴巴集团日前向美国SEC公布财年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7月2日,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持股降至4.8%,蔡崇信持股降至1.6%。
截至2020年7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结构。软银持股降至24.9%,软银仍为阿里巴巴最大股东。
马云蔡崇信进行了减持。
在香港IPO前,软银拥有阿里巴巴约25.8%已发行在外股份,是阿里巴巴最大股东。马云和蔡崇信分别实益拥有阿里巴巴约6.1%和约2.0%股权。
扩展资料
2017年的时候,阿里第一大股东软银持股29.2%,雅虎持股15%,而阿里巴巴董事局马云持股仅7%,为第三大股东。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三大股东都有减持行为。
软银集团持有阿里巴巴29.2%的股权,为阿里的第一大股东,雅虎持有阿里巴巴15%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马云持有阿里巴巴7%的股权,为最大个人股东,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持有约2.5%的股权,仅次于马云。
在2014年阿里巴巴的IPO文件中透露,最大股东日本软银持股占比34.4%,雅虎持股22.6%,马云持股占比8.9%,蔡崇信持股占比3.6%。
2016年5月20日的数据显示,软银持有阿里巴巴32%股权,雅虎持有15.4%股权,马云持有7.8%股权、蔡崇信持有3.2%股权。这说明在过去一年中,两大公司股东和两大个人股东都有所减持。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阿里最新股权结构曝光 马云持股7%是第三大股东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阿里股权曝光:马云持股降至4.8% 蒋凡被除名阿里合人
阿里巴巴股权结构
阿里巴巴提交的最新年报中,披露了公司的最新股权结构。在个人股东中,马云仍为第一大股东,持股6.2%。在机构股东中,软银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5.9%。
一、阿里巴巴简介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浙江省杭州市创立的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创造了史上最大IPO记录,股票代码“BABA”,创始人为马云。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港股上市,总市值超4万亿,登顶港股成为港股“新股王”。
二、阿里巴巴股权结构
根据阿里巴巴的最新年报中,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是软银集团。软银持有阿里巴巴25.9%的股份,去年同期,软银持股为28.8%。
其次为Altaba,持有阿里巴巴9.4%的股权。Altaba是雅虎在将核心业务出售给韦里孙后更新的名字。
另外,“阿里高管和董事合计持股”总计为9.3%。
在个人股东层面,马云依旧是阿里巴巴的最大个人股东,他持有普通股股161,861,406股,股权占比6.2%,为第三大股东。蔡崇信持有2.2%的股份,数量56,202,810股,为个人第二大股东。与去年相比,马云今年的持股有所下降,由2017年6月的7%、2018年的6.4%再度下降至2021年3月31日的6.2%。蔡崇信的持股比例由2.3%下降到2.2%。
阿里巴巴股权结构图解
日本软银集团占比34.4%;雅虎占比22.6%;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占比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占比3.6%。
阿里巴巴于2014年5月6日(美国时间)向美国证监会递交IPO(首次公开招股)申请。阿里提交的招股文件显示,日本软银持股占比34.4%,为最大股东,马云持股占比达8.9%,为最大个人股东。
招股书详细批露:日本软银集团持股797,742,980股,占比34.4%;雅虎持股523,565,416股,占比22.6%;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有206,100,673股,占比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占比3.6%。
扩展资料
阿里巴巴提议推行的董事会结构是一种比目前美国盛行的董事会结构更为极端的形式。
在美国,为了强化企业创始人的地位,互联网企业和社交网络企业一直在采用一种双重选举机制。与合作集团类似,这类创新型企业往往会宣扬某些很有价值的价值观,而他们的董事会往往不够健全,不足以应对战略管理方面的挑战。
除此之外,另一个常见特征是这类企业可能会奉行“长期主义(long-termism)”,对资本市场的压力焦虑甚少。
不过,这其中还存在一些十分重要的区别。
对于美国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的是人力资本。至于金融资本,除了在发放红利或收购其他企业时会把股权当作一种“货币”之外,它们几乎没什么存在的必要。那些规模最大的科技企业手中往往持有大量现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阿里股权结构曝光:马云持股8.9% 日本软银为最大股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阿里巴巴双重股权结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