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施工的角度可以根据土的什么性质进行分类?
坚硬程度
1、一类土(松土)
2、二类土(普通土)
3、三类土(坚土)
4、四类土(砂砾坚土)
5、五类土(软土)
6、六类土(次坚石)
7、七类土(坚石)
8、八类土(特坚石)
扩展资料
土的流变特性主要表现为:
①常荷载下变形随时间而逐渐增长的蠕变特性;
②应变一定时,应力随时间而逐渐减小的应力松弛现象;
③强度随时间而逐渐降低的现象,即长期强度问题。三者是互相联系的。作用在土体上的荷载超过某一限值时,土体的变形速率将从等速转变至加速而导致蠕变破坏,作用应力愈大,变形速率愈大,达到破坏的时间愈短。
通过试验可确定变形速率与达到破坏的时间的经验关系,并用以预估滑坡的破坏时间。产生蠕变破坏的限界荷载小于常规试验时土的破坏强度。从长期稳定性要求,采用的土体强度应小于室内试验值。
二、一类土、二类土、三类土、四类土分别指的是什么样的土质。
一类土是指砂、腐殖土等;
二类土是指黄土类、软盐渍土和碱土、松散而软的砾石、掺有碎石的砂和腐殖土等。一、二类土的坚固系数较低(0,5--0.8),用尖锹、少数用镐即可开挖。
三类土
三类土是指粘土或冰粘土、重壤土、粗砾石、干黄土或掺有碎石的自然含水里黄土等,土的坚固系数为0.81--1. 0,须用尖锹并同镐开挖。
四类土
四类土是指硬粘上、含碎石的重壤土、含巨砾的冰碛粘土、泥板岩等,上的坚固系数达1.0~1. 5,土的开挖须用尖锹、镐和撬棍同时进行。
区别
1、土壤硬度不同:
一类土最松软,二类土居中,三类土最坚固。
2、组成成分不同:
一类土,稍有粘稠的砂土、粉土、腐殖土以及泥炭等;
二类土,主要组成有潮湿的粘稠土与黄土,还有碱土与软的盐土,以及带有建筑碎屑、碎石和种植土等;
三类土,中等严密的粘稠土或黄土,带有碎石或建筑碎屑的潮湿粘稠土或黄土。
3、开发方法以及工具不同:
一类土,采用锹,少部分用脚蹬或板锄挖掘。
二类土,用锹、条锄挖掘、脚蹬等开发方法,少部分用镐。
三类土,主要采用镐、条锄的开发方法,少部分用锹。
三、建筑土壤类别划分
土的工程分类一共分八级,分别为: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软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注:土的级别相当于一般16级土石分类级别,坚实系数为相当于普氏岩石强度系数。)
更详细的说,各类土的名称如下:
一类土:砂土、粉土、冲积沙土层、疏松的种植土、淤泥;
二类土:粉质粘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或卵石的砂、粉土混卵(碎)石、种植土、填土;
三类土:软及中等密实软土、重粉质粘土、砾石土、干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黄土、粉质粘土、压实的填土;
四类土:坚硬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含碎石卵石的中等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粗卵石、天然级配砂石、软泥灰岩;
五类土:硬质粘土、中密的页岩、泥灰岩、砾岩、软石灰及贝壳石灰石;
六类土:泥岩、砂岩、砾岩、坚实的页岩、泥灰岩、密实的石灰岩、风化花岗岩、片麻岩;
七类土:大理石、辉绿岩、玢岩、粗中粒花岗岩、坚实的白云岩、砂岩、砾岩、片麻岩、石灰岩、微风化安山岩、玄武岩;
八类土:安山岩、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坚实的细粒花岗岩、石英岩、辉长岩、辉绿岩、玢岩、闪长、角闪岩。
四、土质的工程土质分类
一类土(松软土):略有粘性的砂土、粉土、腐殖土及疏松的种植土,泥炭(淤泥)。
二类土(普通土):潮湿的粘性土和黄土,软的盐土和碱土,含有建筑材料碎屑、碎石、卵石的堆积土和种植土。
三类土(坚土):中等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卵石或建筑材料碎屑的潮湿的粘性土或黄土。
四类土(砂砾坚土):坚硬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砾石(体积在10~30%重量在25kg以下石块)的中等密实粘性土或黄土,硬化的重盐土,软泥灰岩。
五类土(软石):硬的石炭纪粘土,胶结不紧的砾岩,软的、节理多的石灰岩及贝壳石灰岩,坚实的白垩,中等坚实的页岩、泥灰岩。
六类土(次坚石):坚硬的泥质页岩,坚实的泥灰岩,角砾状花岗岩,泥灰质石灰岩,粘土质砂岩,云母页岩及砂质页岩,风化的花岗岩、片麻岩及正长岩,滑石质的蛇纹岩,密实的石灰岩,硅质胶结的砾岩,砂岩,砂质石灰质页岩。
七类土(坚石):白云岩,大理石,坚实的石灰岩、石灰质及石英质的砂岩,坚硬的砂质页岩,蛇纹岩,粗粒正长岩,有风化痕迹的安山岩及玄武岩,片麻岩,粗面岩,中粗花岗岩,坚实的片麻岩,辉绿岩,玢岩,中粗正长岩。
八类土(特坚石):坚实的细粒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闪长岩,坚实的玢岩、角闪岩、辉长岩、石英岩、安山岩、玄武岩,最坚实的辉绿岩、石灰岩及闪长岩,橄榄石质玄武岩,特别坚实的辉长岩、石英岩及玢岩。
扩展资料
中国土壤质地分类制也是根据砂粒、粉粒、黏粒含量进行土壤质地划分。
凡是黏粒含量大于3o%的土壤均划分为黏质土类而砂粒含量大于60%的土壤均划分为砂质土类。
测定方法
要确定土壤质地的类型,首先就要测定出土壤中各粒级的百分含量。土壤质地就是根据机械分析数据,依据相应的土壤质地分类制来确定的,因此,也有人把土壤机械组成称为土壤质地。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每种土壤都有自己特定的机械组成。
根据质地分类可确定其质地类型但质地名称相同的土壤其机械组成的数据是不同的。每种质地的土壤各级颗粒含量都有一定的变化土壤机械组成数据是研究土壤的最基本的资料之一,有很多用途,尤其是在土壤模型研究和土工试验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质
五、从建筑施工角度可将土分为几类土?如何区分?
按土石坚硬程度、施工开挖的难易将土石划分为八类,分别是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根据土壤的松软程度分类。
1、一类土是指砂、腐殖土等;
2、二类土是指黄土类、软盐渍土和碱土、松散而软的砾石、掺有碎石的砂和腐殖土等。一、二类土的坚固系数较低(0,5--0.8),用尖锹、少数用镐即可开挖。
3、三类土是指粘土或冰粘土、重壤土、粗砾石、干黄土或掺有碎石的自然含水量黄土等,土的坚固系数为0.81--1.0,须用尖锹并同镐开挖。四类土是指硬粘上、含碎石的重壤土、含巨砾的冰碛粘土、泥板岩等,上的坚固系数达1.0~1.5,土的开挖须用尖锹、镐和撬棍同时进行。
扩展资料:
成土作用:
基岩风化产生的母质就是土壤形成的来源。土壤的形成涉及到土壤剖面中的边界层或地面层,它们因为母质的增加,损失,改变和易位构成土壤。
风化后自岩石中而来的矿物质经由许多作用交互影响,从而生成次生矿物及其他在水中溶解度不同的化合物,这些成分会随着水或者生物活动而被带到其他地方。 土壤内部物质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改变,从而形成各种土壤独特的外观。
在温暖地区频繁大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尽管很少有有机物质,植物仍然很快就生长在玄武岩上。植物为了在贫乏的岩石上存活,开始用特殊的营养方式维生,例如溶解鸟粪。发展中的植物根系与菌根真菌独自或联合,很快逐步分解了多孔熔岩并积累了有机质。
主要的孔破碎熔岩在这个植物根上成长将可被视为土壤。土母质、地区性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生物势和时间这5个典型因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影响了土壤的形成及演变方式,并且对土壤“生命”循环的进行方式产生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