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天腰、武夷肉桂

半天腰又称半天夭,是武夷珍贵名丛之一,原产于九龙窠三花峰之第三峰绝顶崖上。半天腰现今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半天腰属无性系,灌木型,成品茶香气浓郁、高长、妖气十足,茶香多变,初时如兰似花,继而如粟像杏,再则焦香横溢,时刻带着一份妖媚,滋味甜醇。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扩大栽培。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名茶源流

相传清末已有此树。据说天心永乐禅寺方丈,一日偶得一梦,梦见一只洁白的鹞,嘴里喊着一颗闪光的宝石,被一只巨鹰紧追不舍,后将宝石落在三花峰的半山腰上。方丈醒后,大惊,便派了一位小和尚登封寻找。小和尚从蓑衣峰旁翻越直至三花峰顶,而后用绳索费尽周折,到了三花峰的半山腰寻找宝石。小和尚最终在一块突起的峭壁上发现一颗绿色的茶籽,已开始吐芽长根,小和尚小心翼翼地拾起,带回庙中,交给方丈。方丈将茶籽亲自培植,待长到尺余高,仍由小和尚将其移栽上去。因为方丈认为茶籽系鹞鸟赐予三花峰的半山腰,不可强占,又似半天空中的一株茶,所以命名为“半天鹞”。由于“鹞”与“腰”同音,又因为生长在半山腰上,久而久之就成了“半天腰”。

武夷肉桂

武夷肉桂,亦称“玉桂”。由武夷山无性系良种“肉桂”茶树鲜叶制成的乌龙茶。由于它的香气滋味似桂皮,所以在习惯上称“肉桂”。武夷岩茶中的高香品种。肉桂茶树为无性系品种,茶树为大灌木型,树势半披张,梢直立。采摘标准掌握小开面采。经晒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复炒、走水焙、簸拣、复焙制成。武夷肉桂条索紧结卷曲,褐绿油润,香气馥郁持久,具有清雅的肉桂香气,滋味醇厚回甘。冲泡六七次仍有“岩韵”。

据福建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分析,武夷肉桂春梢一芽二叶含水浸出物44.49%,茶多酚24.3%,儿芽素88.2毫克/克。品质优异,超过黄旦、水仙。产量较高,年均产量比铁观音高20%以上,与黄旦相当。适应性好,抗性强。因此,大多数商家用肉桂冒充大红袍,因肉桂桂皮味较为明显,因此不难辨识,只要开汤检验,即可让假茶无处遁形。由于其品质优异,性状稳定,如今不仅成为武夷岩茶的最佳当家品种,而且也被外地广为引种,成为乌龙茶中的一只奇葩。1992年武夷肉桂在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二、半天妖是什么

不是半天妖,是半天腰也叫半天夭、半天妖,茶叶品种,学名:C.sinensis cv.Bantianyao。武夷五大名枞之一,原产于九龙窠三花峰的半山腰。原名半天鹞,其名来源于明朝永乐年间。

“半天腰”属无性系灌木型晚生种,叶色浓绿,叶质较厚脆,芽叶紫红色,因高处气温稍低,萌芽且迟些,所以大都在5月上旬采摘,“半天腰”适合制做乌龙茶。

“半天腰”茶叶外形紧结,条索紧实,色泽青褐,因生长环境独特,无地表污染,只有飞鸟蜂蝶上得去传授花粉,故香气清淳馥郁,蜜香幽远绵长。“半天腰”茶汤汤色金黄清澈,滋味浓厚,回甘润喉,岩韵明显,泡后茶叶叶底软亮。

扩展资料:

半天夭茶叶适宜在武夷山或相似自然环境的乌龙茶茶区栽培。栽培上应选择原种健壮的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增施有机肥。

幼龄期茶园铺草覆盖,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乌龙茶按照“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采摘,一般在5月中旬开采,不宜偏嫩或偏老采。

三、半天腰茶是水仙吗

说起武夷岩茶分为五大类:水仙,肉桂,大红袍,名枞,奇种。半天腰正是武夷岩茶“四大名枞”之一。

四、福建武夷山茶叶的种类有哪些

武夷岩茶“雀舌”

武夷岩茶“雀舌”,因叶片长得像小鸟的舌头而得名。目前,“雀舌”只在武夷山各个品种园中试种,还没有形成批量生产。

武夷岩茶金毛猴

武夷岩茶金毛猴原产于马头岩一带,现有批量生产,金毛猴在岩茶中有独特的香气。金毛猴叶片的锯齿较深,特点明显。

武夷岩茶“佛手”

武夷岩茶“佛手”,叶大长得像仙人的手掌,故称为“佛手”,武夷山茶人也称之为雪梨。原生长在樟堂涧一带,经过武夷茶人的培育,“佛手”也有少量生产。

武夷岩茶“不知春”

武夷山采茶季节,在每年的4月底至5月中上旬。相传很早以前,当茶农在斗茶时(6月初),慧苑坑有一小片茶树才发出新芽,人们都说春天过去了这茶怎么才发芽,就称它为 “不知春”。

“不知春”是目前武夷岩茶香气最佳的品种之一,它集各大茗枞之香气,又有水仙的厚重。现武夷山只有小批量生产。

武夷岩茶水金龟

半天腰属于什么茶类(什么茶对腰好)

武夷岩茶水金龟树皮呈灰白色,枝条略弯曲,叶长圆形,翠绿色,有光泽,品质极佳。

水金龟扬名于清末,其产权的归属,在历史上还有一段趣话,也因此,水金龟身价更为不凡。据说,水金龟茶树原产于天心岩杜葛寨下。一日大雨倾盆如注,致使峰顶茶园边岸坍塌,茶树被水冲至牛栏坑头之半岩石凹处。兰谷岩主就势凿石设阶,砌筑石围,壅土以蓄之,并命名为水金龟。1919年至1920年,磊石寺与天心寺为水金龟的产权归属费金数千。后经公堂判定,认为茶树非被人盗窃,系天然造成,判归兰谷所有,足见此树的名贵。

武夷名枞铁罗汉

铁罗汉为武夷最早的名枞,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并》载:“铁罗汉为武夷宋树名,叶长。”其成名较早。

铁罗汉的原产地说的较多的是武夷山慧苑

岩的内鬼洞中(亦称蜂窠坑)。铁罗汉根植于长仅丈许的狭窄的隙地间,两边崖壁高耸,边上有小涧水流以滋润。铁罗汉树较高,生长茂盛,叶长而大,叶色细嫩光亮。经无性繁殖,生长良好,品质极佳。

据历史上相传,惠安的施集泉茶店(1781年)经营武夷岩茶以“铁罗汉”最为名贵,有治病的奇效。1890年和1931年前后惠安县曾发生两次时疫,病人饮用施集泉经营的武夷岩茶铁罗汉后,大部分人得以治愈。

武夷名枞“半天腰”

半天腰”,武夷五大名枞之一,原产于九龙窠三花峰的半山腰。原名半天鹞,其名来源于明朝永乐年间。据说天心永乐禅寺方丈,一日偶得一梦,梦见一只洁白的鹞,嘴里含着

一颗闪光的宝石被一只巨鹰紧追不舍后将宝石落在三花峰的半山腰上。为了证实梦的灵验,方丈派了一位小和尚登峰寻找。小和尚从蓑衣峰旁翻越直至三花峰顶,而后用绳索费尽周折,到了三花峰的半山腰寻找宝石。“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块突起的峭壁上发现一颗绿色的茶籽,茶籽已开始吐芽长根,小和尚小心翼翼地拾起,带回庙中,交给方丈。方丈将茶籽亲自培埴,待长到尺余高,仍由小和尚将其移栽上去。因为方丈认为此茶籽系鹞鸟所赐于三花峰的半山腰,不可强占,又似半天空中的一株茶,所以命名为“半天鹞”。由于“鹞”与“腰”同音,又因为生长在半山腰上,久而久之就成了“半天腰”。

为了发展武夷珍贵名枞,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茶科所科研人员,深入实地,将其茶树采用无性繁殖于茶科所的品种园内,现该茶已有所发展。半天腰属灌木型,叶片呈椭圆状,叶色泽深绿光滑,锯齿较浅,成品茶香气浓郁、高长、滋味甜醇。

五、半天腰的武夷岩茶神奇功效

万病之药,神奇功效。 温而不寒,益脾和胃。

化食下气,消胀涤秽。 生津止渴,防暑去痧。

润肺化痰,开穴通窍。 抑菌解毒,消炎止痢。

坚齿防蛀,清除口臭。 解酲除腻,强心利尿。

聪耳明目,清神爽脑。 祛风驱寒,防治感冒。

增强免疫,克敌病魔。 抗癌防癌,抗辐射好。

舒畅经脉,轻身耐劳。 减肥降压,姿容美貌。

修身雅志,陶冶情操。 寡欲清心,谧静悟道。

愉悦身心,剔尘烦恼。 益思开慧,灵感创造。

醍醐甘露,珍珠玛瑙。 保健养生,延缓衰老。

武夷岩茶的贮藏-- 比较简单,只要掌握几个要点就行了。

首先,要选择适合贮藏的茶叶种类。现在市场上有浓香型与清香型两种武夷岩茶。一般来说,浓香型比较好贮藏。因为浓香型是传统型岩茶,发酵重火功足,以往都要存放一年后才好喝。所谓的“家家卖弄隔年陈”从许多人的经验来看,也是这类茶易于贮藏。其次,要将茶叶包装好。最好用双层无异味的塑料袋。每次取茶后立即将袋口扎紧并赶出空气,不然香气容易失。如果打算贮藏二年以上的或者更久时间的,可定做有盖的白铁皮筒(或其他材料适宜的容器),将需要贮存的茶叶套上不漏气且无异味的袋子,直接放进容器,然后轻轻晃动,让茶叶落下;再慢慢压实。目的是尽量驱走茶叶间的空气,如此处理好之后,加上盖子即可。正常情况下,贮藏十年八年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