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帚和簸箕的读音是什么?
扫帚的读音是:sào zhǒu,扫的声母是s,韵母是ao,声调是四声;帚的声母是zh,韵母是ou,声调是三声簸箕的读音是bò ji,簸的声母是b,韵母是o,声调是四声;箕的声母是j,韵母是i,声调是一声。
扫帚是扫地除尘的工具,多用竹枝扎成,比笤帚大,源于中国。
簸箕,拼音是bò ji,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有三种,一是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
扩展资料:
簸箕的种类
簸箕的品种有大簸箕、小簸箕,还有净物簸箕。净物簸箕是介乎大小簸箕之间的一种小型簸箕,没有撑角,主要是装物时用。随着生活用途的多样化,编织者也生产出一种变型的簸箕。
这种簸箕三面立起,一面敞开,况且有舌头,用以“吐废物”,而这种变型的簸箕叫笸篮,有似我们日常应用的洋瓷脸盆。
从容量上看,有大笸篮、小笸篮,从形体上看,有正方形笸篮、圆笸篮、长方型笸篮;从用途上分有盛馍笸篮、针线笸篮、旱烟笸篮等。笸篮的做工较之簸箕简单点,但工艺更讲究,还加了一道涂染、勾画的工序。
鸟鱼花草等绘于其上,了了数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故而笸篮不仅是家庭生活的日用品,而且还是一个民间艺术产品,在开发其使用价值的同时,也赋予其艺术生命力。
“笤帚簸箕”的读音是什么?
“笤帚簸箕”的读音是【tiáo zhou bò ji】
笤帚的意思:
原指用细竹枝束成的扫地用具,现常指用已脱粒的高粱穗或黍子穗等扎成的扫地、除尘用具。
簸箕的意思:
1.一种铲状器具,用以收运垃圾。
2.扬米去糠的器具。
3.簸箕形的指纹。
笤帚簸箕造句:
1.说干就干,我拿来笤帚和簸箕,先把屋子从里向外地认真扫了一遍,把垃圾和细灰搓到簸箕里倒掉,然后我拿来拖把,又打来一桶清水,先把拖把在桶里涮干净,再提起来把拖把上的水空干净。
2.他拿着笤帚和簸箕满屋追着打虫子,可打不着,于是除了我以外,大家都追着虫子打,弄得教室乌烟瘴气。
3.拿一把笤帚,一个簸箕,扫净室内灰尘,还窗明几净;养一种心境,清除内心愁苦,还满脸笑容;加一阵锻炼,消灭身体劳累,还身心舒畅。世界清洁日,净化环境净化我们的心灵。
4. 每个宿舍配有也包括吸尘器,笤帚和簸箕,畚箕和刷子,拖把和桶。在每个传统宿舍内有一个公共电视。
5.有些是从车上洒下来的碎煤,他们用笤帚将煤扫成一堆,然后用簸箕将煤装起来。
扫帚和簸箕读音
1、扫帚:sào zhou;声母:s、zh;韵母:ao、ou
意思:除去尘土、垃圾等的用具。
引证:赵树理《三里湾·奇怪的笔记》:“她给家里做过什么活……在院里没有动过扫帚!”
2、簸箕:bò ji;声母:b、j;韵母:o、i
意思:扬米去糠的工具。
引证: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这个高大的中年庄稼人,不仅帮助寡妇老婆儿,把大黄牛套在磨子上,而且帮助她把淘好的粮食和所有的磨具--笸箩、簸箕……统统搬到磨棚里来。”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扫把 [ sào bǎ ] 即扫帚。
引证:《中国歌谣资料·长工歌》:“丢下连枷拾扫把,缸里无水骂长工。”
2、簸萁 [ bò qí ] 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等。也有用铁皮、塑料制成的,多用来清除垃圾;簸箕形的指纹。
举例:她手持大扫帚,先把大片的树叶和垃圾扫走,然后又拿小扫帚把垃圾攒成一堆扫到簸萁里。
扫把撮箕怎么念 扫把撮箕分别读音
1、扫把拼音:[sào bǎ] ;撮箕用普通话说是cuō jī。
2、扫把就是扫帚。
3、撮箕,汉语词语,释义有三种,一是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
箕怎么读
箕的读音:[ jī ] 。
部首:竹
五笔:TADW
基本解释
1. 簸箕 ~踞。
2. 簸箕形的指纹 斗~。
3. 二十八宿之一。
4. 姓。
相关词汇
组词 簸箕 筲箕 箢箕 箕斗 箕踞 撮箕 畚箕 斗箕 箕畴 嵩箕
同音字 几 击 矶 稽 墼 屐 羁 奇 期 羇
同部首 笃 筠 筱 竿 竺 笑 竹 笋 笛 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