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昌都市在中国那个省

在中国西藏自治区。

昌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处在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以昌都为中心,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云南省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市毗邻,西北与西藏那曲市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

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昌都地处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昌都位于东经93°6′—99°2′,北纬28°5′—32°6′之间,东与四川省的德格、白玉、石渠、巴塘四县隔江相望,东南与云南省的德钦县接壤,西南与林芝市毗邻,西北与那曲市相连,北面与青海省的玉树州交界。总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8.9%。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地跨北纬26°50'~36°53'、东经78°25'~99°06'之间,面积120.2189万平方千米,  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8,在中国各省区中,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居第二,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卢森堡5国面积的总和。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相邻,东面和东南面同云南省、四川省接壤;南部与西部自东而西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国境线长约3842公里。

扩展资料:

昌都总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最高海拔为5460米,最低海拔约3100米,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不少山峰耸立于雪线以上,其中念青唐古拉山主峰高达7111米。截止2019年8月,昌都市辖原昌都地区的江达县、贡觉县、类乌齐县、丁青县、察雅县、八宿县、左贡县、芒康县、洛隆县、边坝县和新设立的卡若区。即一个区十个县,包括24个镇,118个乡。市政府驻卡若区。

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土地面积为120218947.91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昌都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藏自治区

二、昌都在哪里,那里的气候如何?

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其气候类型为藏东南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气候温和湿润,冬季气候干冷,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日照数为2100—2700小时,年无霜期46—162天,年降水量为477.7毫米,集中在5—9月。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霜冻、雪灾、冰雹。

昌都的气候以寒冷为基本特点。由于受南北平行峡谷及中低纬度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垂直分布明显和区域性差异大的特点。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降雨集中,季节分布不均,蒸发量大,相对湿度小。

扩展资料

昌都市属于哪个省(昌都市属于哪个省距离云南大理几公里)

地貌特点:

昌都总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最高海拔为5460米,最低海拔约3100米,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不少山峰耸立于雪线以上,其中念青唐古拉山主峰高达7111米,万丈冰峰,银装素裹。昌都西北部山体较完整,分水岭地区保存着宽广的高原面。

东南部山体被切割成星罗棋布状。谷地由北向南逐步加深,岭谷栉比,河谷深切,仅有零星残存的高原面。高原主要分布在他念他翁山北段和宁静山,海拔在4000—4500米以上;在北纬30°以南,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区,河谷底海拔2500—3500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昌都

三、四川昌都属于哪个市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东部,是川、滇、青三省进藏的重要门户,是藏东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的中心。地处横断山脉,境内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素有藏东三江流域之称。东与四川省隔江相望,东南与缅甸及云南接壤,北与青海省交界,是西藏自治区东大门。201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撤销昌都地区和昌都县,设立地级昌都市、卡若区,以原昌都县的行政区域为昌都市卡若区的行政区域。

四、昌都是哪里啊?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东部,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自清末改土归流置昌都府以来,昌都县便一直是昌都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享有“藏东门户”的盛誉。以昌都镇为中心,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缅甸及云南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地区毗邻,西北与西藏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昌都地区位于东经93°6′-99°2′,北纬28°5′-32°6′之间,东与四川省的德格、白玉、石渠、巴塘四县隔江相望,东南与云南省的德钦县接壤,西南与林芝地区毗邻,西北与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的玉树州交界。总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8.9%。现有昌都、江达、贡觉、类乌齐、丁青、察雅、八宿、左贡、芒康、洛隆、边坝等11个县,居住着藏、汉、回、壮、纳西、珞巴、门巴、白族等21个民族,总计人口55万余人,其中藏族占98.26%。经济以农业为主,牧业也占有相当比重。 昌都地区总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最高海拔为5460米,最低海拔约3100米,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不少山峰耸立于雪线以上,其中边坝县边界的念青唐古拉山峰高达6956米,万丈冰峰,银装素裹。 昌都地区属藏东南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夏季气候温和湿润,冬季气候干冷,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日照数为2100-2700小时,年无霜期46-162天,年降水量为477.7毫米,集中在5-9月。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干旱、霜冻、雪灾、冰雹、山洪。 由于三江水系的切割作用,昌都地区形成了多层次高原特征,有着复杂的地貌结构和不同的地形、气候类型及植物生长层次,在这里有水草肥美的辽阔牧场,麦浪起伏的千顷良田,一望无际的翠峰林海,丰富的矿藏、水利和光能资源,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也有桔柑满枝的亚热带风光。在这里,山、水、林、鸟、兽、虫、鱼、花、草同生共荣,绘织了昌都高原雄伟绮丽,多姿多彩,幽静原始而 昌都地区

又瑰丽无比的自然景观。 西藏东部重镇——昌都。唐代,昌都地区为吐蕃王国的一部分,明清以后统称此地为康藏地区,原西藏政府称它为“朵康木”地区,现为西藏自治区所属一个专区。昌都是西藏东部横断山脉中的一个镇,恰好是川藏公路的中心点。从川藏公路的西端拉萨或它的东端成都乘客车,都是五天左右便可抵达这里。 昌都旧名察木多,在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谷地中。昌都地区行署所在地,川藏公路经此。澜沧江上游支流杂曲、昂曲穿越其中,将县城分割成加惹坝、四川坝、云南坝、马草坝四个坝子(即台地)。加惹坝是老城区,四川坝设有医院,云南坝为行政机关驻地,马草坝是新建文化区。登马草坝东北坡,鸟瞰全城,古城犹如一个宝瓶,扎曲、昂曲、有如雄鹰展翅,景色壮丽。城镇发展迅速,现有煤炭、水泥、制革、缝纫、农机、电力、印刷、建材等小型工业近30个,加之邻近四川,商业活动繁忙,物资供应充裕。附近有卡若遗址、绛巴林寺等文化遗址。 昌都作为康巴地区的腹心,有着亚洲第二大铜矿——玉龙铜矿和丰富的水能、森林资源;有着被人称为“香格里拉”的多民族、多宗教以及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的人文胜景,有着毗邻川、滇、青三省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开发条件,青藏高原发育的大江大河如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经此地,经过横断山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孕育、不仅哺育了长江文明和东南亚文明,为未来的南水北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造就了三江并流的奇绝风景。

五、昌都市面积有多少,人口数量有多少 ,省级行政中心是, 简称和别称是,周边相邻的省或市有。

昌都市是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西藏东部,总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8.9%。

昌都下辖江达县、贡觉县、类乌齐县、丁青县、察雅县、八宿县、左贡县、芒康县、洛隆县、边坝县和新设立的卡若区。即一个区十个县,包括24个镇,118个乡,总人口71.53万。

昌都市政府驻卡若区,别名康巴、东女国、藏东明珠。昌都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处在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以昌都为中心,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云南省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市毗邻,西北与西藏那曲市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

六、昌都市属于哪个省

属于西藏自治区

昌都,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位于西藏东部,东与四川省隔江相望,东南与缅甸及云南接壤,北与青海省交界,是西藏自治区东大门,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以昌都为中心,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云南省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市毗邻,西北与西藏那曲市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总面积为11万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