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上国家是怎样诞生的?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获取能量的方法是狩猎和采集,虽然人类是有智慧的高级动物,但与食肉的猛兽相比,个体的力量仍然渺小,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靠集体的力量,所以人类是群体性生活的高级动物。

人类开始的群体就是原始部落,人类获取食物时,与其它食肉动物一样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也就是有领土意识,由于食物有时会发生短缺,不同的部落之间常常会因“领土”而发生战争。

农业文明开始后,由于单位面积提供的能量比采集和狩猎多了好多倍,人口迅速增加,人口的增加又需要更多的土地,所以各氏族部落又会因为抢夺土地而发生战争,甲骨文中的“战”字,就是一块地上有两个弹弓。

在部落之间争夺土地的过程中,血缘相近的部落之间会形成联盟,以加大对付其它的部落的能力,华夏联盟就是由血缘关系相连的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形成的,他们共同抵御的是以蚩尤为首九黎部落联盟。

4300年前左右的一场大洪水,使各个部落都面临着生存的威胁,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治理洪水,由于洪水的范围之大,单靠某个部落不可能实现,要想根治洪水就必须根据河流的流向统一规划,并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实现,这就需要各部落之间有高度的联合,并由一定的领导人来统领,这样就有了国家的雏形。

要完成治水这个伟大的壮举,需要有统一的意识和行动,也需要建立强有力的指挥机构、保障机制、奖惩制度,从而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人力、物力用于治水斗争,这样必然会导致“王”权、国家机构、国家制度、国家机器的产生。治水的成功必然会导致部落联盟领导人的微信和权力增强,王权增强了,成立国家的条件也都已具备,这样国家就产生了。

二、国家的由来是什么?

国家是由领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个要素组成的,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那国家的由来是什么呢?

国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贫富差距产生的时候,富的一方获得了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权,从而获得了统治地位,从此获得统治地位的人和被统治的人进一步划清界限,变成两个阶级,统治阶级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

截至2017年,世界上有198个国家被国际普遍承认:其中193个为联合国会员国。

国家是有社会阶级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

三、国家是怎么产生的?

在科学研究上,很多人采用发生学的方法,即从一种事物最初是怎么产生的来认识它的本质.对国家本质与目的的认识也往往跟国家的起源问题联系在一起.关于国家的产生,主要有这样三种观点.

一是君权神授论,此论已基本成为历史,就不必细说了。

国家是怎么产生的(国家是怎么产生的 历史)

第二种是近代颇为流行的社会契约论.这种观点认为,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并拥有一些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为了生活得更好,因而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组成了国家.由此可见,国家实际上是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按照理性原则形成的社会契约.这种观点的言下之意是,国家的主权来自人民,国家应该为人民服务.因此它成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但它只是一种合乎情理的假设,却缺乏历史事实的根据。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国家是争权夺利的产物,最典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看法: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国家产生之前,社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社会阶段,氏族成员之间休戚与共、完全平等,实行原始民主.但随着氏族之间的联合或兼并,氏族扩大为部落、部落联盟,原有的管理体系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另一方面,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氏族成员之间的利益急剧分化,矛盾加剧,氏族社会原有的公共权力及其组织体系失去了权威性,社会面临解体.这时候,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即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创立了国家.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该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根据考古研究,后一种观点更符合历史事实.但它能否完全推翻社会契约论呢?不能.因为社会契约论解决的是所有国家的合法性问题,而阶级斗争起源论则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它使得国家始终处于一种“名不正、言不顺”的境地.当然,这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它说明了国家的产生并无什么神圣性可言,不仅直接推翻了封建统治者所宣扬的“君权神授论”,并且还戳穿了少数统治者宣扬自己代表全国人民的谎言,从而为人民的革命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仅在于阶级斗争说易于夸大国民之间的矛盾从而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更在于它可能演变为一种庸俗的流氓哲学并成为实行专制的借口。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阶级斗争起源论的现代版本.当然,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它确实是经验之谈.但它的隐患在于,它完全没有提到民意的因素,好象国家政权只是少数有实力(尤其是武力)者争夺的对象,至于普通民众,则只能消极地充当被统治者,而没有一点发言权。

其实这还是小事,因为它解释的只是国家的产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事实.问题在于,如果执政之后仍然沿用这种逻辑,那就太可怕了.“国家本来就是这样的嘛!别的国家不说专政,那是他们虚伪.我就是要专政!你能怎么着?”

枪杆子里面“出”的政权,不应该再靠枪杆子来维持.如果在执政之后,不能还政于民,而是主要依靠暴力来维持自己的统治,那么这样的统治就始终没有合法性可言,就只能等待着下一次“革命”的到来.古代的统治者尚且懂得:“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今人莫非还不如古人?

拓展资料:

国家

国家是由领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个要素组成的,国家也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地理范畴,国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语言、地理区别出来的领土;被政治自治权区别出来的一块领地;一个领地或者邦国的人民;跟特定的人有关联的地区。

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征,它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力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

国家概念:区域划分,有行政合法性,也就是合法权力。一个国家合法性是指一个政权的理性标准。理性标准是指司法审核标准,法制建立标准,国家可以容纳多民族。

民族概念:已形成独特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信仰、崇尚、习俗、服饰、佩饰、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