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星的作用

作用很广泛,有的装有照相设备,用对地面进行照相、侦察,调查资源,监测地球气候和污染等;有的装有天文观测设备,用来进行天文观测;有的装有通信转播设备,用来转播广播、电视、数据通讯、电话等通讯讯号;有的装有科学研究设备,可以用来进行科研及空间无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生产。

总之,人造卫星因研制、生产、使用者的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

卫星是环绕一颗行星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不过,如果两个天体质量相当,它们所形成的系统一般称为双行星系统,而不是一颗行星和一颗天然卫星。

扩展资料:

天然卫星的大小不一,彼此差别很大。其中一些直径只有几千米大,例如,火星的两个小月亮,还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外围的一些小卫星。还有几个却比水星还大,例如,土卫六、木卫三和木卫四,它们的直径都超过5200千米。

人造卫星的运动轨道取决于卫星的任务要求,区分为低轨道、中高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大椭圆轨道和极轨道。

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速度快,低轨道和中高轨道卫星一天可绕地球飞行几圈到十几圈,不受领土、领空和地理条件限制,视野广阔。能迅速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换、包括地面信息的转发,也可获取地球的大量遥感信息,一张地球资源卫星图片所遥感的面积可达几万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星

二、气象卫星有什么用途

百度百科 气象卫星主要观测内容包括: ①卫星云图的拍摄。 ②云顶温度、云顶状况、云量和云内凝结物相位的观测。 ③陆地表面状况的观测,如冰雪和风沙,以及海洋表面状况的观测,如海洋表面温度、海冰和洋流等。 ④大气中水汽总量、湿度分布、降水区和降水量的分布。 ⑤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及其分布。 ⑥太阳的入射辐射、地气体系对太阳辐射的总反射率以及地气体系向太空的红外辐射。 ⑦空间环境状况的监测,如太阳发射的质子、α粒子和电子的通量密度。这些观测内容有助于我们监测天气系统的移动和演变;为研究气候变迁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为空间飞行提供了大量的环境监测结果。

三、气象卫星的作用有哪些?

气象卫星是用于气象观测的卫星。它就像一个高悬在太空的自动化“气象站”,是空间、遥感、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高技术结合的产物。

卫星的作用(气象卫星的作用)

卫星可以长期地、大面积地探测和预报全球的大气变化情况,并进行全天时和全天候观测,快速收集和处理数据信息,反馈给地面接收站;还可以不受地理和气象条件的限制,对地面上难以到达的地区进行观测。这些都是地面气象站所无法做到的。

美国“先锋”2号人造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气象卫星。该卫星在发射5颗均失败后,终于在1959年2月17日发射成功。但由于卫星摆动无法控制,所观测的结果极不令人满意。世界上真正的实用性气象卫星,是美国1960年4月1日发射的“泰罗斯”1号。4月2日,科学家第一次看到了整个地球的天气画面,而不是许多孤立观测的零星资料拼凑起来的。这些照片是在724千米高空拍摄的,卫星每次拍摄宽约1000千米的地带,每幅照片所覆盖的面积大约相当于法国领土的两倍。照片显示出美国东北部及加拿大一部分的上空云层,地球的弯曲度亦清晰可见。

截止到目前,全世界共发射了100多颗卫星,已构成一个庞大的全球性气象卫星网和空间信息系统,对全球范围的中、短期天气预报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人们能准确获得大气的运动规律,做出精确的气象预报,大大减少了灾害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如果对自然灾害能有3~5天的预报,就可以减少农业方面的30%~50%的损失,仅农、牧、渔业就可年获益1.7亿美元,每年还能减少其他经济损失约50亿美元。

四、气象卫星的用途是什么

人造卫星的组成基本上可分为「卫星本体」及「酬载」两部分.酬载即是卫星用来做实验或服务的仪器,卫星本体为维持酬载运作的载具.卫星的用途依其所携带的酬载而定.

人造卫星的优点在于能同时处理大量的资料及能传送到世界任何角落,使用三颗卫星即能涵盖全球各地,依使用目的,人造卫星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类:

科学卫星:送入太空轨道,进行大气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等实验或测试的卫星,如中华卫星一号、哈伯等.

通信卫星:做为电讯中继站的卫星,如:亚卫一号.

军事卫星:做为军事照相、侦察之用的卫星.

气象卫星:摄取云层图和有关气象资料的卫星.

资源卫星:摄取地表或深层组成之图像,做为地球资源探勘之用的卫星.

星际卫星:可航行至其它行星进行探测照相之卫星,一般称之为「行星探测器」,如先锋号、火星号、探路者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