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怎么念

chun zhong yi li su

qiu shou wan ke zi

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

悯农

作者:李绅 年代: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

二、春种一粒粟全诗拼音

chūnzhòngyīlìsù,qiūshōuwànkēz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sìhǎiwúxiántián,nóngfūyóuès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作品原文

《悯农二首·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赏析

第一句中的“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农民们在春天的时候种下了一颗种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就会收获更多的庄稼,农民们的劳动有了收获,用“种”和“收”这两个字赞美了农民的劳动。诗的第三句和前面两句相结合,构成了一幅硕果累累的景象。诗的最后一句则变得比较凝重,突出了问题所在,表示农民们即便获得了丰收,仍然会有人饿死,便让读者想要去寻找这种造成这种悲剧的答案,让人们去思索,使那些不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教育。

三、春种一粒粟的粟怎么读

粟 【拼音】:[sù] 【字义】:1.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

四、悯农二首拼音

mǐn nóng èr shǒu

悯农二首

cháo dài :táng dài

粟的拼音(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粟的拼音)

朝代:唐代

zuò zhě :lǐ shēn

作者:李绅

chūn zhǒng yī lì sù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nóng fū yóu è s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chú hé rì dāng wǔ ,hàndī hé xià tǔ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lì lì jiē xīn kǔ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五、春种一粒粟中粟的拼音怎么写

春种一粒粟中粟的拼音:【粟】su

原诗如下:

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闲置的田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诗词背后的故事:中唐时期,蔓延千里的战火已经平息,劳动人民在失而复得的土地上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奈何天公却不作美,有时骄阳如火,有时洪水泛滥。好不容易天灾过去,奈何还有更暴虐的赋税等在后面。李绅看到这一幕,怎能视而不见?他先叙述一粒种子能够换来万粒子实,又告诉人们四海之内的荒地都已经变成了良田。却在该庆祝丰收的结尾,笔锋一转,描写农人们在丰收的时刻,却仍然两手空空,惨遭饿死!如此鲜明的反转,让人读后怎能不捶胸顿足,怒火冲天?唐代的统治者读到此诗,也定当会面露愧色吧!

(来源于《爱上诗词》)

六、春种一粒粟全诗拼音版?

“春种一粒粟”是摘自李绅的《悯农》其一,拼音版如图。

全诗的意思是: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悯农》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