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先锋队捐献飞机的故事

1951年的儿童节上午,江苏泰县姜堰镇姜堰小学(现为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街校区)的有线广播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播出:“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通告,请全国各界同胞为前线捐献飞机、大炮。”

6月2日,姜堰小学发出号召:小学生们省下糖果钱,积极捐款,支持抗美援朝。

6月3日晚,周立人和几位副校长商量:姜堰小学力量有限,不如号召全国小朋友行动起来,共同捐献一架“中国儿童号”飞机。

周立人连夜执笔,写就倡议书,落款为“苏北泰县姜堰小学全体儿童”。6月4日一早,倡议书送到了泰县县委宣传部。县委宣传部又以加急电报将它发往扬州苏北人民广播电台。

“全国各小学校亲爱的小朋友们:为了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关于开展捐献飞机大炮运动的号召……我校全体同学经过详细讨论后,大家决定自愿节省糖果钱,用来购买飞机。

我们想:全国有千千万万的小朋友,只要大家共同行动起来,积少成多,一定可以购买好多架飞机。我们并建议把这些飞机命名为‘中国儿童号’。

全国亲爱的小朋友们!为了争取抗美援朝的迅速胜利,为了帮助朝鲜儿童早日得到和平幸福的生活,大家踊跃地捐献吧!”

6月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转播了倡议书。6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全文刊登倡议书。

一周内,姜堰小学的捐款额达到了10万元旧币。至7月底,捐款总数达100万元旧币。

响应购买“儿童号”飞机爱国捐款行动迅速在各地少年儿童中展开,融汇到全民捐献飞机大炮的潮流中。

扩展资料

中国少年先锋队历史:

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注意把少年儿童组织起来。党先后领导建立了安源儿童团、劳动童子团、共产儿童团、抗日儿童团,以及解放战争中的儿童团和地下少先队等少年儿童革命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立即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中国少年儿童队,把全国少年儿童都团结在新中国的旗帜下。1953年,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以“先锋”称号加之于少年儿童的组织,主要是教育少年儿童学习先锋的榜样,继承他们的事业,沿着党开辟的道路勇敢前进。

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到1966年“六一”儿童节,全国少先队员数已达1亿。1981年共青团十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实现了全童入队,从那时起至今,少先队员数一直保持在1.3亿。全童入队显示了中国儿童组织最大的优越性,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成了每一个少年儿童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阶梯。

60年来,少先队用鲜艳的红领巾、神圣的队礼、嘹亮的队歌和庄严的呼号激励少年儿童,帮助他们迈好人生第一步。少先队组织少年儿童以小主人的姿态,以纯洁的心灵、幼嫩的双手,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着力所能及的积极作用。

二、抗美援朝时全国人民共捐3710架飞机,其中有几架战斗机是由少年儿童捐献的?

抗美援朝时全国人民共捐3710架飞机,其中有三架由少年儿童捐献的。

1950年抗美援朝(1950年抗美援朝少先队捐献了什么)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扩展资料:

抗美援朝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三、抗美援朝时期少年儿童捐赠了多少战斗机?

有据可查的,有两架飞机是和儿童捐献有关的,一架被命名为“少年先锋”号,目前位于北京小汤山的中国航空博物馆,另一架被命名为“儿童”号, 无留存,仅有当年捐款照片。

因为当时的捐赠不是指定捐赠,也就是说,你不能指定说我要捐架飞机或者指定我的钱专门用来买飞机。当时规定的是捐款15万折合一架飞机,25万折合一辆坦克。

根据记录,当年全国少先队员一共捐献约100万,那如果你要折算的话,大约就是7~8架战斗机的样子。但现实中,是不是一定就拿这100万全部去买飞机,这就不确定了。

扩展资料:

中国少年先锋号来历

故事发生在1951年,一位志愿军战士来到了江苏省姜堰市姜堰小学,给孩子们做报告。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让同学们深受鼓舞。

但是更加让他们揪心的是英雄叔叔说的两句话:一句是“我们的武器装备比敌人要落后很多”,另一句是“全国人民每支援我们一件先进武器,我们的战士就可以少流一次血”。

听了志愿军战士的报告,全校的孩子们立刻踊跃捐款,大家纷纷拿出了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你100元,他500元(那时候100元相当于现在的一分钱)。

1951年6月4日,来自姜堰小学的一份倡议书在全国广播:“全国亲爱的小朋友们:为了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关于开展捐献飞机大炮运动的号召,支援志愿军叔叔早日凯旋,我校全体同学经过详细讨论后,大家决定自愿节省糖果钱,用来购买飞机。

但我们的力量太微弱,全国有千千万万的小朋友,只要大家共同行动起来,积少成多,一定可以购买好多架飞机。

6月5日,这份倡议书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转发,得到了全国少先队员的踊跃支持。很快,全国的少先队员都投入到这次“用糖果换飞机”的运动中。

为了捐赠飞机,好多孩子捐出了自己的镯子、银锁。而且根据当事人回忆,其实“糖果换飞机”的口号并不实际,因为对于当时的孩子,糖果是非常稀有的奢侈品,根本没多少人吃过糖果。好多孩子捐献出的,是自己的生活费。

而且孩子们也学会了积极创收:“麦田里的麦穗,池塘里的鱼和虾,垃圾堆里的废铜烂铁,山里的野果,都被孩子们历经艰苦找来换成钱,捐赠出去为志愿军叔叔买飞机了。”

最后,举全国少先队员的力量,终于为志愿军换回了一架珍贵的战斗机,它被命名为“中国少年先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