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臣到底多少人口?
车臣人口约131万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下辖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地处北高加索地区,首府设在格罗兹尼,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截止2021年,车臣的总人口为140余万人。车臣共和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俄罗斯连接高加索地区的石油管道、铁路干线均经过于此,素有联结外高加索的生命线之称。
车臣详情
车臣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联邦西南部高加索山脉的北侧,南面与格鲁吉亚隔山为邻,北同俄罗斯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车臣占据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连接着俄罗斯同南高加索三个共和国的石油管道和铁路干线,而且同周围几个穆斯林人口比例很大的共和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历史上的车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众所众知,俄罗斯人以彪悍著称,战斗力强悍,被称为“车臣民族”。然而,在俄罗斯联邦内还有一个更加彪悍的民族,它就是车臣民族,车臣人是世界上最难征服的民族之一,战斗力爆表,与俄罗斯打了两场车臣战争,令俄罗斯军队损失惨重,被称为“战斗民族中的战斗民族。”甚至今天任何一个俄罗斯人听见“车臣人”三个字就会战栗,会想起报纸和电视介绍的这些人的劫掠行为。“车臣”成了冷酷无情的,甚至靠收买也无法制服的暴力的同义词。那么,历史上的车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历史,了解车臣的前世今生。
车臣全称为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下的一个共和国,简称车臣。车臣地处于北高加索山区,西接印古什共和国和北奥塞梯共和国,西北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东连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与格鲁吉亚分享一条很长的边界。车臣的国土面积只有1.73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00多万,典型的一个弹丸之地。但就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闹了200多年的独立,令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普京头痛不已!
在沙皇时代,沙皇俄国占领了车臣,并对车臣进行了铁血统治,但是车臣抗俄,争取独立的斗争从没有结束。在二战的时候,一部分车臣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此事被斯大林知晓后,斯大林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几乎所有的车臣人都驱逐到中亚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境内。直到赫鲁晓夫上台后,才允许车臣人回到家乡,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方才得以恢复。这一时期的车臣人还算比较老实,毕竟苏联很强大,他们也不敢捣乱。
而到了在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搞什么新思维改革运动,关于车臣的敏感的历史被解禁,其历史真相被曝光出来,加重了车臣人的独立倾向,同时伊斯兰激进势力也利用车臣人的民族主义情绪进行渗透,进一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随后,苏联解体,车臣直接宣布独立,脱离俄罗斯。
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了维护统一,在1994年12月11日发动了第一次车臣战争。在战争期间,交战双方死伤惨重,并且车臣武装分子在俄境内先后制造两起重大劫持人质事件,最后在1996年8月俄罗斯不得不签订了停火条约,并将部队撤出车臣。实际上,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输掉了战争,在此后3年,虽然车臣在名义上还是俄罗斯联邦的一员,但是实质上却享有事实上的独立。
到了1999年,普京上台,车臣武装分子直接进攻俄军,并且在俄境内发动了几起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孰可忍,是不可忍?强硬的普京大帝直接挥兵10万,对车臣进行封锁和展开军事打击,这就是第二次车臣战争。由于俄军的人员以及武器装备的优势,在战争前期,车臣武装大部被歼灭,俄军几乎占领了车臣全境。但是战争并没有这么快结束,残余的车臣武装化整为零,进入山区,跟俄军打起了游击战,并频频进行暗杀和恐怖活动,给俄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令普京头疼不已。随后,在俄军长达10年的围剿中,重创车臣武装,大规模的战斗停止,普京这才决定结束第二次车臣战争。2009年4月16日,俄罗斯政府官方宣布车臣的反恐行动正式结束。
俄罗斯通过第二次车臣战争,使俄罗斯重新获得了对车臣的控制。但是俄军也损失惨重,官方数字是阵亡5200余名俄军士兵。2009年,虽然俄罗斯宣布第二次车臣战争结束了,但是车臣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随后,车臣独立武装采取更趋极端的恐怖主义袭击活动,在俄境内制造了多起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这一系列恐怖事件使车臣给世人的印象简直就是恐怖和危险的制造地。甚至今天任何一个俄国人听见“车臣人”三个字就会战栗。
还好最近几年,车臣在普京刚柔并济的安抚下,国内还算比较平静。特别是这几年,几乎听不到关于车臣暴力袭击的报道了,这对俄罗斯人和车臣人来说都是一大幸事。希望车臣不再有战争,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三、车臣面积和人口是多少?
车臣面积是17300 km²,人口是139.48 万。(截止到2018年)
车臣人是高加索地区的穆斯林民族之一,又称“切钦人”,自称“纳赫乔人”。主要居住于在北高加索地区的中部和东部。
另有约5万人散居在西亚地区,种族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语言属高加索语系东部语族,或称纳赫一达格斯坦语族,有自己的文字。
车臣民族的由来:
车臣人是居住在高加索山区的一个山地民族,一直以来高加索山区都是山地民族和周围大国进行游击战争的场所。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欧亚大陆上曾经崛起过很多强国,但是能够完全控制高加索山区的则少之又少,很大的原因是这里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本地居民也更加彪悍,难以管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车臣民族,也就形成了尚武的传统。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车臣才是最刚的民族,战斗民族俄国只能排第二,那为啥败给俄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车臣共和国
四、车臣是个什么样的民族?俄罗斯194个民族中,为何车臣闹得最凶?
截至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70多亿人口,2000多个民族。在这2000多个民族之中,仅人口上亿的民族就高达7个,1000万以上的更有超过60多个。至于人口上百万的民族,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超过200个。
世界地图
对于普通人而言,上亿人口的民族可能都记不全,200多个百万级别的民族,更是毫无概念。不过,有一个人口只有一百多万、扔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本该毫不起眼的小民族,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并不陌生,这个民族就是大名鼎鼎的车臣。
2018年时,车臣的总人口也只有139万。对比人口1.44亿的俄罗斯总人口而言,只占据了不过1%,至于车臣共和国的1.73万平方公里,更只有俄罗斯总领土1700万平方公里的1/1000。
然而,正是这个无论人口还是国土面积都毫不起眼的民族,给予俄罗斯带来巨大的创伤,俄罗斯自独立以来,为了平定车臣之乱先后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战争,付出了数万军人的伤亡。迄今为止,虽然在普京的铁腕儿之下车臣趋于平静,但是,谁也很难保证车臣从此彻底臣服。
车臣地图
车臣到底是什么样的民族?为何俄罗斯194个民族之中,唯有车臣闹得最凶呢?
车臣人世代生居住在北高加索地区,他们是北高加索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但是,这个生活在高加索的古老民族,由于人数不多,又不如游牧民族一样对外迁徙,长期以来,世人对他知之甚少。
而且,虽然车臣人是高加索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但是,对于车臣民族的起源并没有确切的说法。因为,长期以来车臣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更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包括现在我们所说的“车臣”一词,都是18世纪后才出现的,它来源于土耳其语的发音(也有说是伊朗语),据说是一个北高加索平原村庄的名字。
高加索地区
车臣所生活的北高加索地区,位于亚洲和欧洲的交界线,是典型的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蒙古大军西征时就曾将高加索地区纳入了统治范围。虽然当时并没有蒙古人与车臣人交战的记录,但是很显然,当时的车臣人也位于蒙古人的统治之下。
18世纪初,沙俄军队侵略的兵锋开始抵达高加索地区。第一次到达这里的俄罗斯人,在一个名叫车臣的村庄与当地的土著民族首次相遇,由于俄罗斯人从未见过这个民族,因此,他们使用这个村庄的名字命名这个民族,车臣人第一次进入欧洲人的概念。其实,对于高加索的各个民族,沙俄并不能准确地阐述区分,所以,沙俄政府也经常使用“山民”来形容这一地区的居民。
车臣军队
当然,对于车臣人自己而言,他们刚开始并不把自己叫做车臣,而是自称“纳赫契”或者“纳赫人”。在车臣语中,这个词的意思是“我们的土地”或“土地上的人们”。
关于车臣人的来源,虽然并有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在车臣民间有这样一个流传很广的民族起源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一个叫阿里的阿拉伯人由于犯了重罪,逃亡到了北高加索地区。在这里,阿拉伯人阿里与当地人结婚生子,并开始生息繁衍,他的子孙就叫纳赫契。
这名阿拉伯人阿里十分有才能,他不但胆量过人,而且为人机智灵活,因此受到当地人的拥戴,许多山民开始追随他。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最终,阿里的后代带领当地的山民从山区来到沿岸平原,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大的民族,这个民族就是车臣人。而按照这个传说,阿拉伯人阿里是车臣人的祖先。
车臣所在位置
也许正是由于阿拉伯人祖先的传说,车臣人对于伊斯兰教的接纳十分顺利。当然,在中世纪早期,车臣人并没有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与高加索其他民族一样,信奉的是多神教。不过,这一情况在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中发生了变化。
七世纪,随着阿拉伯人的四处扩张,阿拉伯的脚步也开始到达高加索地区,而随着阿拉伯人一起到来的,还有他们的伊斯兰教。车臣人也是在这一时刻开始接触到伊斯兰教。不过,这一时期车臣人并没有全民信教,当时,基督教在当地也有很大的影响力。直到金帐汉国时期,随着蒙古人对于伊斯兰教的推崇,才最终确立了伊斯兰教在高加索地区的优势地位。
车臣人与清真寺
车臣人信仰的伊斯兰教派是苏菲派,这是一个产生于七世纪末八世纪初的伊斯兰教派。苏菲派信奉神秘主义,主张通过克己守贫、苦行禁欲,获得自己心灵上的慰藉和解脱。
随着伊斯兰教在车臣内部的传播,到18世纪时,车臣人已几乎达到了全民信教的地步,车臣内部也出现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穆斯林僧侣阶层。伊斯兰教逐渐成为车臣人日常生活的准则。
而且,随着伊斯兰教深入车臣社会的方方面面,穆斯林僧侣阶层也逐渐与车臣传统势力相结合,形成了车臣的宗教世家,这些车臣宗教世家不但把持了宗教上层,而且在车臣社会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小卡德罗夫
例如,已经担任车臣总统数十几年的小卡德罗夫,就是车臣本地宗教世家出身,而他之所以能够当上车臣总统,完全是因为接任了父亲的位置。在第2次车臣战争中,出身车臣最大穆斯林家庭的老卡德罗夫审时度势,果断地反水,将枪口对准了自己曾经的同伴,靠着屠杀车臣非政府武装的功绩,获得了普京的信任。
那么,卡德罗夫家族有多大势力呢?哪怕是在打赢第2次车臣战争之后,为了稳定车臣局势,普京依然将老卡德罗夫推上了车臣总统的位置。要知道,在第1次车臣战争中,老卡德罗夫曾经坚定抵抗俄军,是抵抗俄军的主力之一。
普京与小卡德罗夫
哪怕是在其遇袭身亡之后,普京依然将车臣总统的位置留给了他的儿子小卡德罗夫。而小卡德罗夫的底气,除了这个家族在车臣社会巨大的影响力之外,还有就是他们手中始终握着一支上千人的私人武装。迄今为止,这支只听命于小卡德罗夫的私人武装,依然有数千人。
车臣人居住的北高加索地区环境地形也极具特色,北面是宽阔的平原,南面则是险峻的高山,因此,生活在平原的车臣人每当遇到难以力敌的敌人,他们都会撤到南面山区,以游击战的方式继续抵抗。而且,由于高加索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车臣人经常遭到入侵者。而在与入侵者的较量中,车臣人形成了英勇善战的习俗。
车臣战争
也许因为数百上千年来从未间断的战争,使得车臣社会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车臣以家族为单位的管理形式,也使得车臣形成了血族复仇的习俗。强烈的家族观念和一致对外的思想在稳定了车臣社会、让车臣民族更为坚韧和顽强的同时,也使得车臣人变得更加极端甚至不顾一切。大名鼎鼎的车臣“黑寡妇”,就是车臣人血族复仇的最典型表现。
可以说,长期以来车臣形成的民族习惯,对待外敌的态度,以及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最终酿成了车臣人坚持要求独立、甚至不惜战争和自我毁灭的极端思想。
五、车臣人口是多少呀?
车臣人口是139.48 万(2018年)。
车臣人主要民族:以穆斯林族为主,信奉伊斯兰教,还有俄罗斯族。语言属高加索语系东部语族,或称纳赫一达格斯坦语族。有自己的文字。车臣人是高加索东北部的土著居民与外来阿兰人和突厥人长期混血形成的古代民族的后裔。
车臣的地理环境
车臣共和国占据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连接着俄罗斯同南高加索三个共和国的石油管道和铁路干线,而且同周围几个穆斯林人口比例很大的共和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素有“联结外高加索的生命线”之称。
车臣共和国位于海拔4493米的俄罗斯联邦西南部的大高加索山脉北侧。其南部与格鲁吉亚为邻,北部与俄联邦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北奥塞梯—阿兰自治共和国接壤,东部、西部是俄联邦达吉斯坦共和国和印古什共和国。
六、车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你了解多少?
独立的国家
历史上车臣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沙皇俄国经过60年的血腥入侵吞并了车臣。苏联解体后车臣与俄罗斯政府又爆发了两次独立战争,最终车臣被普京指挥的俄罗斯军队再一次征服了。
车臣国土面积1.79万平方公里,有128万人口,是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一个自治共和国。车臣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民族文化,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是俄罗斯少数民族之一。历史上车臣人就生活在高加索地区,1816年沙皇俄国开始入侵车臣和达吉斯坦地区,而车臣民族与沙皇俄国军队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最终车臣人被俄罗斯征服了。
谋求独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车臣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1944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将几乎整个车臣民族强行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车臣人在被斯大林驱逐的路上,因为缺乏食物和药品,病死饿死10万多人。一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才允许车臣人返回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高加索地区。
苏联解体后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地区相继独立。由于苏联时期车臣人一直遭受压迫,因此车臣在1991年11月宣布独立,可是没有得到俄罗斯的承认。欧美国家为了消耗俄罗斯的国力,对车臣分裂武装进行了经济和军事援助,这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非常生气。
所以1994年12月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叶利钦指挥6万军队发动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由于车臣人得到了欧美国家的支持,很多欧美国家退役的特种兵,帮助车臣分裂武装打击俄罗斯军队,导致1996年俄罗斯军队战败并从车臣撤军,车臣获得了短暂的独立。
最后一战
1999年8月7日车臣武装分子主动向俄军进攻,8月10日刚刚成为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建议总统叶利钦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消灭车臣分裂武装收复车臣地区。1999年9月13日车臣分裂分子把莫斯科一栋八层居民楼用炸弹夷为平地,导致楼内数百人死亡。普京忍无可忍在1999年10月,指挥8万俄罗斯军队开始进攻车臣地区。经过八个月的战斗,俄罗斯军队打败了车臣分裂武装。
目前车臣共和国总统是小卡德罗夫,小卡德罗夫非常崇拜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