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 焦距计算

您好!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

(关于符号的正负:物距u恒取正值。像距v的正负由像的实虚来确定,实像时v为正,虚像时v为负。凸透镜的f为正值,凹透镜的f为负值。)

公式变形后可以得到f=uv/(u+v) 或u=vf/(v-f)或v=uf/(u-f) 。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高斯公式求凸透镜的焦距

高斯公式求凸透镜的焦距:

将光源(例如蜡烛,电灯等)、凸透镜和屏幕(例如白板)排成一线,调节屏幕的位置使光源的像清晰。测量光源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u,测量凸透镜中心到像的距离v。代入公式:1/u+1/v=1/f,计算出焦距f。为尽量减小误差,应多次实验,求出多组f值,取平均值。

凸透镜

(convex lens)能成像,一般用凸透镜做照相机的镜头时,它成的最清晰的像一般不会正好落在焦点上,或者说,最清晰的像到光心的距离(像距)一般不等于焦距,而是略大于焦距。具体的距离与被照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物距)有关,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实际上总是大于焦距)。

物理中焦距是怎么算出来的?

物理中焦距是根据透镜成像公式算出来的。

透镜成像公式:1/f=1/u+1/v;物距u 像距v,实像v取正值,虚像 v取负值;焦距f=u*v/(u+v)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穿过透镜时,光会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即光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

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当一束与凸透镜的主轴平行的光穿过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扩展资料:

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 焦距计算

摄影机或放映机的金属筒容纳了一组两边或一边有弧度(凸或凹)的透镜,组成一个综合镜头。从物体不同部分射出的光线,通过镜头之后,聚焦在底片的一个点上,使影像具有清晰的轮廓与真实的质感,这个点就叫焦点(focus)。所谓焦距(focal length),正是从镜头之镜片中间点到光线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由于我们照相时,被照的物体与相机(镜头)的距离不总是相同的,比如给人照相,有时,想照全身的,离得就远,照半身的,离得就近。也就是说,像距不总是固定的,这样,要想照得到清晰的像,就必须随着物距的不同而改变胶片到镜头光心的距离,这个改变的过程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调焦”。

用凸透镜的物距与像距算凸透镜焦距怎么算

在凸透镜成像中,物距我们用u表示,像距用v表示,焦距用f表示.他们的关系式为:1/f=1/u+1/v,可以推出:f=uv/(u+v).

两个凸透镜组合透镜焦距怎么计算

双凸透镜焦距计算:

与双凸透镜的前凸面相应的球面半径为r1,与双凸透镜的后凸面相应的球面半径为r2。作辅助线如虚线所示,则双凸透镜可看作是两个平凸透镜的组合。

1/u+1/v1=1/f1

-1/v1+1/v2=1/f2

->1/u+1/v2=1/f1+1/f2=1/(f1f2/(f1+f2))

f1f2/(f1+f2)

u是物距,v是像距,f是焦距。

扩展资料

两透镜之间的间距对于透镜组的焦距的影响

间距越大,合成焦距越大(镜片不能移出俩镜片本身焦距外),如果用这样的镜片做目镜的透镜组,当然是俩凸透镜靠的越近倍数越大。

(目镜以及望远镜本身获得的倍数),从公式上可以看出,D值越大,F值越大。 其次,如果凸透镜在前作为望远镜的物镜。

当凹透镜处于凸透镜焦点附近时,能增加凸透镜的焦距,加多少看凹透镜的倍数,(这个就是著名的巴洛夫镜,即增倍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