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是哪里?

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四盟构成的区域,简称东北

东北地区是指什么以东

东北地区是指大兴安岭以东的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东北地区西部、北部、东部都是山地,植被是东北平原。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

东北在哪里属于哪个省

东北一般指东北地区,是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不是行政区,也不属于某个省。

东北地区指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五盟构成的区域,简称东北。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南而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可拉长冰雪消融时间,且森林贮雪有助于发展农业及林业。

东北地区经济起步较早,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做出过历史性的巨大贡献,强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

东北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草原、湿地、冰雪、工业、农业旅游资源在全国独具特色,生态环境优越,是中国重要的冰雪旅游和度假旅游目的地。

东北是指哪几个省?

东北是中国东北方向的国土的统称,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即“东四盟”,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东北包括哪几个省份?

东北包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三省区域。

中国东北地区,简称中国东北、东北、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地理大区,也属于第二阶梯的经济大区。中国东北在永乐迁都后,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现在的中国东北地区,广义上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风土文化相近的内蒙古东四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所构成的地区,狭义上则仅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在内。土地面积为1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总量33367亿元,占中国全国的8.38%,人口1.2亿,占中国全国总人口的9.18%。

拓展资料

东北地区的范围相当于中国的寒温带和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以冷湿的森林和草甸草原景观为主。东北地理中心在长春,长春也是东北(满洲)地理划分的中心原点。

东北地区的界线,北面与东面以国界为界;西界大致从大兴安岭西侧的根河口开始,沿大兴安岭西麓的丘陵台地边缘,向南延伸至阿尔山附近,然后向东沿洮儿河谷地跨越大兴安岭至乌兰浩特以东,再沿大兴安岭东麓南下,经突泉、至白音胡硕,然后沿松辽分水岭南缘,经瞻榆、保康,以下沿新开河、西辽河至东西辽河汇口处。这条界线相当于干燥度1.25的等值线和黑钙土在平地上分布的西界。

界线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大兴安岭南段与西辽河平原属温带半干旱草原景观,划归内蒙古地区。东北地区的南界,即与华北地区的分界,大致从彰武经康平、昌图折向南,再经铁岭、抚顺、宽甸抵鸭绿江畔。它相当于≥10℃活动积温3200℃等值线。界线以南的辽河下游平原和辽东半岛属暖温带夏绿林景观,划入华北地区。

大家所说的东北,具体指的是哪些地方?

东北是指: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

地理位置为:中国东北部方向。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不是行政区;“东北”一词,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山海经》中,“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扩展资料:

历史:先秦时期

上古汉族

自有文字时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尚书·禹贡》最早把东北载入典籍,把远古中国划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盖今辽宁省西部地区;“青州”则把今辽宁南部主要是辽东半岛置于州的辖境之内。相传“九州”为禹治水后所设,而舜又析“九州”为“十二州”,其中分冀州东北是幽州,即辽宁北镇以西地区简称辽西;分青州“东北”为营州,即今北镇以东地区称辽东。

“东北”一词,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山海经》中,“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距今4000---10000年前的东北红山文化把中华文明提前1000年,夏以前将不是只有传说,红山文化是华夏文化的起源之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东北的先民商部落和古燕部落,东北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聚居地。

《十六国春秋》记载,商部落的祖先高辛氏居干在渤海之滨;《荀子》记载的高辛氏的儿子契居住赤峰西辽河一带,公元前16世纪,商部落首次南下中原,从辽西越过燕山进入华北平原,商汤灭夏,建立商朝,统治中原500余年,商部落与夏部落的结合,为华夏部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后来商末箕子回到东北,被周武王分封在大凌河流域,称为箕国,后来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北部,联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国",被认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带。

在中国的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周天子分封诸侯以屏藩王畿,赐周召公姬奭以东北商族的燕地,为封国燕国的始祖。周召公姬奭(前十一世纪 又作“邵公”、“召康公”、“太保召公”。姓姬名奭(音「是」shì),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