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雪花的形状全是六角形吗?
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是大自然中却几乎找不出两朵完全相同的雪花,就象地球上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样.许多学者用显微镜观测过成千上万朵雪花,这些研究最后表明,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和各部分完全对称的雪花,在自然界中是无法形成的.
在已经被人们观测过的这些雪花中,再规则匀称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为什么雪花会有畸形呢?因为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左右上下四面八方都是一样的,只要稍有差异,水汽含量多的一面总是要增长得快一些.
世界上有不少雪花图案搜集者,他们象集邮爱好者一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雪花照片.有个名叫宾特莱的美国人,花了毕生精力拍摄了近六千张照片.前苏联的摄影爱好者西格尚,也是一位雪花照片的摄影家,他的令人销魂的作品经常被工艺美术师用来作为结构图案的模型.日本人中谷宇吉郎和他的同事们,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实验室的冷房间里,在日本北方雪原上的帐篷里,含辛茹苦二十年,拍摄和研究了成千上万朵的雪花.
但是,尽管雪花的形状千姿百态,却万变不离其宗,所以科学家们才有可能把它们归纳为前面讲过的七种形状.在这七种形状中,六角形雪片和六棱柱状雪晶是雪花的最基本形态,其他五种不过是这两种基本形态的发展、变态或组合.
二、雪花是什么形状?
这和水的结晶习性有关。天然水冻结的冰和大气中水汽凝华结晶的雪,它们的结晶学特性,都属于六方晶系。六方晶系具有四个结晶轴——一个主轴加上三个辅轴。三个辅轴分布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以六十度的角度对称相交。主晶轴就从三个辅轴的交点上引申出来,并垂直于辅轴所构成的平面。六方晶系最典型的代表就像是几何学上的一个正六面柱体。
当水汽凝华结晶的时候,如果主晶轴比其他三个辅轴发育缓慢,并且较短,那么,雪的形状就成为六角形雪片,要是主晶轴发育很快,延伸较长,那么,雪的形状就成为六棱柱状。大气层里的温度,对雪花的形状起着很大的作用。温度高,容易产生六角形雪片,温度低,则往往容易产生柱状雪晶。根据许多科学家的观测研究,大气层温度在-25℃以下时,雪的形状多数是主晶轴发育的六棱柱状;温度在-25℃~-15℃时,雪的晶体大多是六角形雪片;温度在-15℃~0℃时,天空里降落的则多数是美丽的六角星形的雪花。
三、雪花几边形
雪花大都是六角形的,这是因为雪花属于六方晶系。云中雪花"胚胎"的小冰晶,主要有两种形状。一种呈六棱体状,长而细,叫柱晶,但有时它的两端是尖的,样子像一根针,叫针晶。另一种则呈六角形的薄片状,就像从六棱铅笔上切下来的薄片那样,叫片晶。雪花的形状极多,每片雪花都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图案,连许多艺术家都赞叹不止。
雪花是由小冰晶增大变来的,而冰的分子以六角形的为最多,因而形成雪花多是六角形的,并且每一片雪花的形状没有一模一样的。雪花形状的多种多样,则与它形成时的水汽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六角形片状冰晶来说,由于它面上、边上和角上的弯曲程度不同,相应地具有不同的饱和水汽压,其中角上的饱和水汽压最大,边上次之,平面上最小。
扩展资料:
在实有水汽压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冰晶的面、边、角上的饱和水汽压不同,其凝华增长的情况也不相同。如果云中水汽不太丰富,实有水汽压仅大于平面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只在面上凝华,这时形成的是柱状雪花。
如果水汽稍多,实有水汽压大于边上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在边上和面上都会发生凝华,由于凝华的速度还与弯曲程度有关,弯曲程度大的地方凝华较快,所以在冰晶边上凝华比面上快,这时多形成片状雪花。
如果云中水汽非常丰富,实有水汽压大于角上的饱和水汽压,这样在面上、边上、角上都有水汽凝华,但尖角处位置突出,水汽供应最充分,凝华增长得最快,所以多形成枝状或星状雪花,故又名六出。
四、为什么雪花是六边形的呢?
雪花多呈六角形,是因为冰的分子以六角形为最多,对于六角形片状冰晶来说,由于它面上、边上和角上的曲率不同,相应地具有不同的饱和水汽压,其中角上的饱和水汽压最大,边上次之,平面上最小。
雪晶主要是在云中凝华增大的,首先在冷云中通过冰核的作用产生冰晶,通过凝华长大成雪晶,以后还能撞冻过冷水滴而长大。雪晶撞冻过冷水滴很多时,外形会改变。雪晶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这同它们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小。
扩展资料
降雪的级别
1、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
0.1~2.4毫米为小雪;
1.3~3.7毫米为小到中雪;
2.5~4.9毫米为中雪;
3.8~7.4毫米为中到大雪;
达到5.0~9.9毫米为大雪;
7.5~14.9毫米为大到暴雪;
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2、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
0.1~0.9毫米为小雪;
0.5~1.9毫米为小到中雪;
1.0~2.9毫米为中雪;
2.0~4.4毫米为中到大雪;
3.0~5.9毫米为大雪;
4.5~7.4毫米为大到暴雪;
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雪
五、什么是雪花的基本形状?
下雪时的景致美不胜收,但科学家和工艺美术师赞叹的还是小巧玲珑的雪花图案。远在100多年前,冰川学家们已经开始详细描述雪花的形态了。
西方冰川学的鼻祖丁铎耳在他的古典冰川学著作里,这样描述他在罗扎峰上看到的雪花:“这些雪花……全是由小冰花组成的,每一朵小冰花都有6片花瓣,有些花瓣像山苏花一样放出美丽的小侧舌,有些是圆形的,有些又是箭形的,或是锯齿形的,有些是完整的,有些又呈格状,但都没有超出六瓣型的范围。”
在我国,早在公元前100多年的西汉文帝时代,有位名叫韩婴的诗人,他写了一本《韩诗外传》,在书中明确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是大自然中却几乎找不出两朵完全相同的雪花,就像地球上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样。许多学者用显微镜观测过成千上万朵雪花,这些研究最后表明,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和各部分完全对称的雪花,在自然界中是无法形成的。
在已经被人们观测过的这些雪花中,再规则匀称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为什么雪花会有畸形呢?因为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左右上下四面八方都是一样的,只要稍有差异,水汽含量多的一面总是要增长得快一些。
世界上有不少雪花图案搜集者,他们像集邮爱好者一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雪花照片。有个名叫宾特莱的美国人,花了毕生精力拍摄了近6000张照片。前苏联的摄影爱好者西格尚,也是一位雪花照片的摄影家,他的令人销魂的作品经常被工艺美术师用来作为结构图案的模型。日本人中谷宇吉郎和他的同事们,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实验室的冷房间里,在日本北方雪原上的帐篷里,含辛茹苦20年,拍摄和研究了成千上万朵的雪花。
但是,尽管雪花的形状千姿百态,却万变不离其宗,所以科学家们才有可能把它们归纳为前面讲过的7种形状。在这7种形状中,六角形雪片和六棱柱状雪晶是雪花的最基本形态,其他5种不过是这2种基本形态的发展、变态或组合。
六、雪花的形状是什么?
雪花在整体上基本都是六角星形的,但在细微形态上有很多差别。比如,有的雪花像一块六角形的薄板,有的雪花像一颗有六角光芒的星星,有的雪花则像柱状的粉笔。
因为雪花形态上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云层中的温度和湿度。比如,六瓣星状雪花只生长在云层温度在-15℃左右的狭窄温度范围内,针叶和柱状物雪花最常形成于-6℃左右的云层中。
雪花形成的物理过程
雪花的成分是水,所以雪花的形成的物理步骤是:水蒸气→水→冰。
空中的云朵便包含了水的物理变化形态。云可以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或混合组成,雨滴和雪花便是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长变大而成的。
下雪的云朵中,由于气温原因而存在很多小冰晶。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时,冰晶表面会增热而有些融化,并且会互相沾合又重新冻结起来。这样重复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云内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华继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