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斤到底是几两?
古代的一斤是十六两,现在的一斤是十两。所以半斤在古代就是8两,在现代就是5两。
两,又作両,是东亚传统的质量单位,中国在汉代之前已经出现,再传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实际质量历代不同,传到各地后亦各自有所变化。
扩展资料:
关于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还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
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秦始皇统一后用小篆),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二、古代半斤是多少两?
500克等于1斤,如是16两制的就是等于16两,
现在一般是指10两制的,通常说的1斤就等于10两,
所以半斤等于5两。
历史典故
我国秦朝以前,各国的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国商贾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并不方便。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李斯负责起草文件。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惟独这“衡”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去请教始皇帝。秦始皇于是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
李斯拿了四个大字百思不得其解。为防止皇帝怪罪,于是干脆把这四个字笔画一加,就成了“衡”的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那么半斤就是八两,正好相等。
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word=%B0%EB%BD%EF%B0%CB%C1%BD%B5%C4%B5%E4%B9%CA&ie=gbk
三、半斤等于几两
现在的半斤等于五两 。斤与两是十进制,一斤十两,半斤当然是五两了。古时的半斤等于八两。
斤是我国常用的重量单位,国际的计量单位千克、吨,美国英国的磅等等。两是市制的重量单位。
换算关系如下:
1两 = 0.05千克 = 50克
1斤 = 10两 ;旧时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表示不分上下。
1斤 = 0.5千克 = 500克
1千克=2斤
1斤=500克
扩展资料
半斤八两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àn jīn bā liǎng。意思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成语出处:
1、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
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
2、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原来是半斤。”
【示例】
1、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2、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
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
3、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原来是半斤。”
【示例】
1、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2、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半斤八两”和“势均力敌”,都有“彼此相等不分高低”的意思。但半斤八两偏重在形容水平相
等;“势均力敌”偏重在形容力量相等,主要用于敌我双方势力相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半斤八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重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