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理解NFT的核心价值?
NFT 作为区块链中的一个资产表示工具,核心在于将独特的价值 Token 化。在此之前,只有 FT,代表的是无差别的价值,而 NFT 进一步拓展了链上资产的种类和场景,使之前无法在链上表示的各种资产成为可能。在目前新冠疫情倒逼传统行业进一步线上化和数字化的时代,NFT 是最快能落地和赋能传统行业的工具。NFT数字艺术品市场在2021年呈现爆炸性增长,拥抱NFT热潮,湖南搜云科技推出了一体化数字艺术品 IDA(Integrated Digital Art)总体解决方案。2021年7月30日,由中华老字号荣宝斋制作的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等国画大师的一体化数字艺术品即将上线,具体信息请留意中国民族文化数字文库-金主数字艺术品登记平台。
二、NFT是啥?
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代币,是用于表示数字资产(包括jpg和视频剪辑形式)的唯一加密货币令牌。NFT可以买卖,就像有形资产一样。
在近一年中,如果要问什么是 科技 圈与投资圈最炙手可热的新宠,NFT绝对可以和“各路英豪”争争头名。尤其是过去三个月,NFT相关关键词的谷歌搜索流量持续激增,超过了许多长期以来主导加密货币相关搜索的关键词,包括“DeFi”、“以太坊”,甚至“区块链”。在业界心中,经济系统一直被视为“元宇宙基建”中的重要一环。区块链和NFT技术则被看作是元宇宙经济系统的支柱。NFT是元宇宙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人们对NFT的态度分为两极:支持者们认为NFT不仅会影响版权保护方式,用更长远的眼光看,NFT将使“元宇宙”概念成为现实;但反对者却觉得, NFT市场进入了一个“非理性”的繁荣时代,充斥着“炒作”“泡沫”和“投机”的味道。两者都不无道理,NFT带来的影响本身就是多重的。
目前,NFT在国内还是萌芽状态,还未建立起一个完善和 健康 的生态。但从目前的供需格局上和未来的更长的时间轴来看,机遇远大于风险。 给NFT这个新赛道多一点时间,相信NFT这个“新生儿”会在各方期待与困境中跌跌撞撞成长起来,成为未来的新生活方式之一。
三、什么是NFT?
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即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应区块链技术而生,用于表示数字资产的的唯一加密货币令牌。相较于同质化代币,它有两大显著特征,第一是不可替代性,指的是每一个NFT都拥有独特且唯一的标识,不可两两互换;第二是不可拆分性,NFT的最小单位为1。这两大特征使得NFT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标记原生数字资产所有权的方法。
目前“百度网盘朝云数字藏品平台”所发售的数字藏品,就是NFT的一种应用形式。数字藏品就是一种数字化资产,音乐、门票、画作、摄影作品、GIF动图、表情包等等都可以做成数字藏品。感兴趣的可以去百度网盘APP看看,他们的朝云数字藏品平台是由“百度超级链”提供区块链技术支持,百度网盘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并运营的,涉及数字藏品发行、信息展示和交易的平台,满足用户对数字藏品的收藏、欣赏与分享的需求,致力于数字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推广。该平台所发售的“定鼎中原系列数字藏品”、“萌喵游记系列数字藏品”以及“敦煌系列数字藏品”等等,不仅极具观赏价值,还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很大关注。
四、NFT与数字艺术品持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当你买下了你心仪艺术家的作品,它可以用在商业用途吗?即使这个 NFT 是你买的,是「属于」你的,但是你能用它做什么?在使用权方面存在什么限制吗?
版权、著佐权与共享创意
在了解 NFT 的使用权、版权等等权利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今世界的艺术品版权以及使用权。
由于国家法律法规的不同会导致对于使用权和版权的认定存在着一定差异,不过相似的事,版权和使用权常常会被混为一谈,只不过前者是创作者常常关心的,而后者则是买方更为关注的。
版权
「版权」常常会和「使用权」一起出现。让我们先来看看维基百科对版权的定义:
「版权是一种知识产权,它通常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赋予其所有者对创造性作品进行复制的专属权利。」
这是一个非常严格的概念,它只允许一件事情,那就是把一个作品的版权以书面证明的形式保留一段时间。
它可以是一个乐谱、一个舞蹈编排或一幅图画,不管它的性质如何,只要能被记录下来,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对任何未经作品所有者同意而使用作品的人采取法律行动。
例如,埃菲尔铁塔的夜景灯光是受版权保护的,因此,未经事先同意,禁止使用铁娘子(Iron Woman)的夜景图。
只要你在某处看到小标志©就会明白,这些作品除了少数例外往往都禁止转载。
著佐权
与「版权」相比,「著佐权」的知名度要低得多,但它却非常有趣。根据 GNU 基金会的说法,以下是它的一般定义:
「著佐权是一种使程序 (或任何其他作品) 免费的通用方法, 它要求程序的所有修改或扩展版本也是免费的。」
这是一个与「版权」完全对立的概念,除了一个细节,著佐权在一个方向上责成用户。虽然这给作品的修改留下了极大的创作自由,但著佐权主要用于计算机代码领域。
事实上,限制或完全封闭基础代码最终会损害其使用,并阻止新想法的形成。
共享创意
在 2000 年,「共享创意」诞生了。共享创意由 Aaron Schwartz 构思,这些新的许可使得将简单性、保护性和共享性结合在一个单一的概念中成为可能。
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在尊重原作者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传播知识和文化。由于有了这些许可,作品的再使用是免费的,但作者仍然可以对某些条件作出限制:
署名 (BY) : 指定是否有任何改动,没有其他限制。
相同方式分享 (BY SA):如果修改,新的创作必须遵守相同的许可 (BY SA)。
无衍生品 (BY ND):如果修改,材料不能再传播。
非商业性(BY NC):与之前的许可证不同,禁止将作品用于商业目的。
你可以将不同的许可结合起来,直到你得到一个非常严格的许可(BY NC ND),但它的优点是,与版权不同,你不必为你的许可付费。
使用共享创意许可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因此允许用户对于想要发布的内容进行相当广泛的定制。
那么,NFT 呢?
这里就涉及到 NFT 及其使用的问题。首先要问自己的问题是:NFT 到底代表什么?答案很简单,NFT 是一种真实性的证明。
它允许你证明你是一个艺术品的作者,买家或卖家,仅此而已。这样的虚拟作品被托管在一个(去)中心化的服务器上,围绕它的所有权利仍然遵守非区块链世界的规定。
这就是为什么在不同的艺术平台上「再利用」的条件是有点模糊的,这方面通常会留给艺术家来决定。然而,我们不应该感到失望: 区块链的基础不就在于每个人在使用加密资产方面的个人授权吗?
然而,有一些项目成功地进一步模糊了这两个世界的界限。以 MarbleCards 为例,非常有趣的是,该项目唯一的创意在于卡片本身,而不是出现在中央圆圈中的图像。
令人惊讶的是,最先做出反应的并不是 MarbleCards 上使用的各种商业项目,而是加密艺术家社区! 事实上,艺术家们认为他们受到了市场的伤害,因为他们的作品在他们的控制范围之外被重新利用,而这个市场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版税。
幸运的是,这场闹剧很快就得到了解决,MarbleCards 将销售的一定比例重新分配给与项目直接接触的艺术家。尽管如此,这些要求也都是根据个人情况来处理的,由艺术家自己来决定是否进行这一步骤。
另一个更近的例子是关于 Valuables 这个项目。这一次的界限更加模糊了:一个 Tweet 有多少是属于你?虽然你是作者,但从技术上讲,帖子的所有内容都直接归公司所有,其肯定没有人想到他们会向社交网络的用户索取版税。
更有趣的是,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形式,因为曾几何时,你的推特是不能删的!
即将面临的挑战
受版权保护的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区块链上项目的去中心化,这些方面倾向于使在其上发布的所有内容都成为永恒不变的。目前将图像直接放在区块链上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越来越多的 IPFS 被使用,所以图像永远不会被任何当局审查或修改。
鉴于使用 NFTs 来宣传自己的艺术家越来越多,甚至像 Deadmau5 这样非常受欢迎的艺术家也开始这样做了,版权和再利用的问题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