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外貌的句子
1、《西游记》第四回——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2、《西游记》第十四回——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藤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额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馀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
扩展资料
孙悟空,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神通初成的孙悟空先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后被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得知职位低卑后生气返回花果山,并战胜托塔天王和三太子的讨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为齐天大圣,并在天庭建齐天大圣府,奉旨管理蟠桃园。
因醉酒搅乱王母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躯,阴差阳错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
之后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对其围剿亦不能将其打败,后来在与如来的打赌斗法中失利,被压在如来舍去一手化作的五行山(唐时更名两界山)下五百余年悔过自新。
后经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法号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自唐代出现西游传说,一直延续至明清,明代出现这些传说的集大成本《西游记》。孙悟空在历代的这些民间神话里,被中国人奉为神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悟空
二、孙悟空的外貌描写
根据《西游记》原著描述,孙悟空的外貌是:
1、拐子(腿的下部与脚相连处)脸、别颏腮(凹陷皱缩的脸)、雷公嘴(尖鸟嘴)、红眼睛的一个痨病魔鬼。
2、圆眼睛,查耳朵(张开耳朵),满面毛,雷公嘴。
3、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象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
4、你这厮,骨挝脸(瘦削的脸型),磕额头(额头凸出),塌鼻子,凹颉腮,毛眼毛睛,痨病鬼,不知高低,尖着个嘴,敢来冲撞我老人家!
5、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咨牙露嘴)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三、《西游记》孙悟空的外貌描写是什么?
具体如下:
孙悟空的外貌描写长得圆圆的眼睛,大大的耳朵,披着头发,耒红的嘴巴,脸胜瘦,尖尖的嘴巴缩着脸颊,身体就像一只吃松果的猴子,虽然它像人类,它的脸颊却比人类少。从老虎肚子上切一块方形的虎皮,放好一张,围在腰上,扯一根葛根,扎紧,盖住下体。
白布短而直地披在身上,虎皮脱下,连在一处,打一个马面折子,缠在腰上,藤条扎起来,像个行者。黄发箍,金眼睛;身穿锦布,腰间系虎裙;手握金箍铁棒,踩一双麂皮靴;宫口,新月腮别土星,茶儿额颅宽,獠牙向外生。
人物能力:
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它来自四大古典小说的西游记。生于东胜神州祖籍,自开天辟地始,由仙石而生。他通过带领一群猴子进入水帘洞而成为猴王,被尊称为“美猴王”。之后,千山万水以菩提为师学艺,取名孙悟空,学习了大平仙诀、地魔七十二变、筋斗云等高超法术。
刚成神通的孙悟空,先是大闹龙宫拿金箍,然后大闹地府查生死簿。后来,他被上天追求,取名比马温。得知自己地位低微后,愤然返回郭华山,打败了托塔王和三王之讨伐,逼迫玉皇大帝将其打造为齐天大圣,并在天上建了齐天大圣府来管理蟠桃园。
四、描写孙悟空的外貌特征
孙悟空外貌特征为雷公嘴、孤拐面、火眼金睛、黄发金箍、一身黄毛、两块红股。 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对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