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入屠苏是什么意思?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屠苏”指的是屠苏酒屠苏酒在古代是一种用于防病疗疾的药酒,人们一般会在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
屠苏的介绍
屠苏酒起于晋,昔人有居草庵,每岁除夕,遗闾里,药一帖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酒尊,合家饮之不病瘟疫。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元日》
王安石〔宋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yí)岁除:一年已尽,“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二声(阳平)。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王安石的元日中春风送暖入屠苏是什么意思?
1、此句的意思是: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2、词意解释: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3、原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简析:《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注意到,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5、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今存《王临川集》。
春风送暖入屠苏指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思
1、风送暖入屠苏的意思是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这里的“屠苏”被译作“美酒”,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浸泡的酒,当时民俗,在正月初一时,家家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屠苏酒。
2、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的入,当作饮、喝的意思,而入的本义为有两种,一种是进,由外到内,如进入、入梦。另一种是适合,恰好合适,如入选、入耳。
3、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全诗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说鞭炮响转眼间一年一过,屠苏酒暖心房春风吹拂。旭日升千门万户多明亮,庆新春到处是新鞭炮换旧符。
4、结合诗的意境,这里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可以译为在爆竹声响里面送走过去的一年,春天的暖风开始吹进我们的家园。
春风送暖入屠苏指的是什么
“春风送暖入屠苏”指的是春节时古人要饮用屠苏酒的风俗。相传在古代,每逢正月初一时,古人都要饮用屠苏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屠苏酒指一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
《元日》
王安石〔宋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爆竹发出的响声中,旧的一年离去了,春风带来了温暖,我们在春风中畅饮屠苏酒。
千家万户迎接着初升的太阳,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赏析
《元日》描写古人迎接新春的热闹景象,表达了作者意图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全诗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紧扣题目,表现出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描绘出旭日的光辉照耀千家万户的场面。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春风入暖送屠苏屠苏是什么
“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是王安石初拜相并开始改革时的作品,描写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春风送暖入屠苏”一般解释是“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这个解释已经约定俗成。
就好像“杜康”指美酒一样,“屠苏”代指屠苏酒,我们甚至都不需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