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新区和特区有什么不同之处?

      发展目标和发展的时间不同,能力大小和支持程度也不同。

       城市新区,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地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城市化伴经济,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出现了一系列随着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所以建立城市新区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特区是经济特区的简称,经济特区是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的,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的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是以强有力的措施和经济政策以及投资环境来吸引经济发展,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呢?说白了,城市新区是解决所有基础的问题,比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社会问题等。是不同时代的政策设计,它是想要找一个合理的地方做实验,进行改革开放。而经济特区主要是把重点目标放在了经济发展上,是为了解决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而诞生的摇篮。他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经济发展。新区是国家规划和扶持的城区,而特区是国家重点扶持对象。总体来说,新区和特区都是为了国家总体发展而存在的左膀右臂。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有什么其他问题也可以提问,如果可以请点赞关注,谢谢!

二、城市发展新区的意义

作为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的有效辐射区域,城市发展新区未来将发挥“联动主城、传递周边”作用,在“轴向拓展、产城融合”方式的思路下推进各项建设,并将成为重庆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

位处大都市核心区和拓展区“粘连地带”的城市新区,是重庆书写新“四化”的主战场,将着力培育战略性、支柱型的千亿级、百亿级的产业集群

刘国华说,作为一个县城,外来人的不断加入,是这座城市“磁力”不断增强的表现。但他认为,客观地讲,由于受种种限制,目前重庆铜梁的经济还没全速“跑”起来,“我们一直在等待飞得更高的机会。”

在这次五大功能区建设有关《意见》中,重庆铜梁区与重庆涪陵区、重庆长寿区、重庆璧山区等12区县及万盛、双桥两个经开区一道,“跻身”于“城市发展新区”的“盘子”。

城市发展新区是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的有效辐射区域,“它内连都市核心区和拓展区,外接‘两翼’,是大都市与生态区的‘粘连地带’。”

在主城东部,依托国家级重庆长寿经开区、重庆涪陵工业园区,将打造重化工为主导的综合产业基地。

在渝西,依托重庆永川、重庆江津、重庆璧山、重庆双桥、重庆大足、重庆荣昌等工业园区,将打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依托重庆合川、重庆铜梁、重庆潼南工业园区,将打造机械加工、轻纺食品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

在渝南,对资源枯竭导致暂时困难的重庆綦江(含万盛)、重庆南川等板块,将加大对其产业转型的扶持力度,构建“载能型产业”和“城郊休闲旅游”集群。

“这样的产业结构划分,更能充分挖掘利用这一地区内多年积淀下的产业基础。”重庆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说,目前,渝西地区工业产值只有5000多亿元,“根据意见确定的定位,这个片区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城市发展新区“内绕”都市功能拓展区,“外连”生态涵养和生态保护区,具有“联动主城、传递周边”的地理优势和宽广的发展腹地、较好的产业基础,“联动与传递”是发展新区需要做好的文章

“区位条件改善后,积极主动地对接主城,一直是重庆江津城市发展的重点。”重庆江津区委书记陶长海说,过去,重庆江津城市发展的重点主要放在长江以南的几江半岛。近年来,他们把长江以北的双福、德感、滨江新城等一并纳入中心城区,市委《意见》的出台,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强化“联动主城”战略。

城市发展新区包括哪些-城市发展新区的意义

重庆江津能够持续推进这一战略,主要得益于自身交通条件的大幅改善———就在6月26日,重庆江津鼎山长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5分钟,从重庆江津城区可到重庆外环高速和重庆九龙坡区西彭组团……30分钟,从重庆江津城区可到达重庆主城核心区……

“正是重庆这些年大力实施的‘半小时主城’,使得重庆江津由跑步向主城靠拢到逐渐融入主城。”陶长海说。

“跑步融入主城区”的,还有“西大门”重庆荣昌。今年底,渝蓉高速公路将建成通车,加上已通车的渝遂蓉高速和渝内蓉高速公路,渝蓉地区之间的三条直接通达高速公路,把重庆荣昌区这个曾经“镇守边关”的城市变成了地理位置很优越的长寿。

受惠于这三条高速公路的,还有重庆永川、重庆双桥、重庆大足、重庆潼南、重庆铜梁、重庆璧山等区,依赖便利的交通网络,这些区县近几年都与主城实现了较好的产业联动。

比如重庆永川,它是唯一集高速公路、铁路和吞吐量为45万吨的水运码头齐备的交通枢纽中心,这不仅影响渝西周边区县,直接辐射到四川泸州、宜宾、合江等地,还可以发挥“传递”功能。

专家认为,从区域发展的大格局看,城市发展新区的“联动与传递”功能,还有望在更高层次上得以实现。李勇分析说,“渝蓉经济带肩负着带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使命。但仅靠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难以形成大范围的有效带动,而城市发展新区的规划,就有可能使这种带动发挥作用。”

“重庆要实现新的增长极,也要建立这样一个能够发挥‘联动与传递’作用的外围经济区。”李勇说,把渝西地区定位为城市发展新区,就是要在渝蓉地区之间的区域,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城市集群,使超大城市重庆和特大城市成都的“哑铃型”发展变为“带状”支撑,使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 。

三、国家将对雄安新区进行怎样的规划,新区包括现在的哪些地方?

201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在《纲要》中对雄安新区的发展定位是: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要建设成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本次新区规划范围包括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行政辖区(含白洋淀水域),任丘市鄚州镇、苟各庄镇、七间房乡和高阳县龙化乡,规划面积1770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距北京、天津均为105公里,距石家庄155公里,距保定30公里,距北京新机场5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地质条件稳定,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雄安新区的建设目标:

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城市功能趋于完善,新区交通网络便捷高效,现代化基础设施系统完备,高端高新产业引领发展,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白洋淀生态环境根本改善。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实现城市治理能力和社会管理现代化,“雄安质量”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作用明显,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成效显著,为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提供中国方案。新区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努力建设人类发展史上的典范城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中国政府网-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