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透膜是什么?是什么原理?
当光射到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时,若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光有可能发生全反射;当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反射光有半波损失对于玻璃镜头上的增透膜,其折射率大小介于玻璃和空气折射率之间,当光由空气射向镜头时,使得膜两面的反射光均有半波损失,从而使膜的厚度仅仅只满足两反射光的光程差为半个波长。膜的后表面上的反射光比前表面上的反射光多经历的路程,即为膜的厚度的两倍。所以,膜厚应为光在薄膜介质中波长的1/4,从而使两反射光相互抵消。由此可知,增透膜的厚度d=λ/4n(其中n为膜的折射率,λ为光在空气中的波长)。
增透膜
光具有波粒二相性,即从微观上既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波、又可以把他理解成一束高速运动的粒子(注意,这里可千万别把它理解成一种简单的波和一种简单的粒子。它们都是微观上来讲的。
红光波的波长=0.750微米
紫光波长=0.400微米。
而一个光子的质量是
6.63E-34
千克.
如此看来他们都远远不是我们所想想的那种宏观波和粒子.)
增透膜的原理是把光当成一种波来考虑的,因为光波和机械波一样也具有干涉的性质。
在镜头前面涂上一层增透膜(一般是"氟化钙",微溶于水),如果膜的厚度等于红光(注意:这里说的是红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时,那么在这层膜的两侧反射回去的红光就会发生干涉,从而相互抵消,你在镜头前将看不到一点反光,因为这束红光已经全部穿过镜头了.
增透膜的知识原理和作用
增透膜的原理是把光当成一种波来考虑的,因为光波和机械波一样也具有干涉的性质。 可见增透膜的作用是减少反射光的强度,从而增加透射光的强度,使光学系统成像更清晰。
增透膜原理是什么?
当光射到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时,若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光有可能发生全反射,当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反射光有半波损失。对于玻璃镜头上的增透膜,其折射率大小介于玻璃和空气折射率之间,当光由空气射向镜头时,使得膜两面的反射光。
增透膜原理的能量方面解释在光学元件中,由于元件表面的反射作用而使光能损失,为了减少元件表面的反射损失,常在光学元件表面镀层透明介质薄膜。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当光线进入不同传递物质时(如由空气进入玻璃),大约有5%会被反射掉,在光学瞄准镜中有许多透镜和折射镜,整个加起来可以让入射光线损失到达30%至40%。
现代光学透镜通常都镀有单层或多层氟化镁的增透膜,单层增透膜可使反射减少至1.5%,多层增透膜则可让反射降低至0.25%,所以整个瞄准镜如果加以适当镀膜,光线透穿率可达95%,镀了单层增透膜的镜片通常是蓝紫色或是红色,镀多层增透膜的镜片则呈淡绿色或暗紫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透膜
什么是增透膜 增透膜作用是什么
1、微观上来讲的。红光波的波长=0.750微米, 紫光波长=0.400微米,而一个光子的质量是6.63E-34 千克, 如此看来他们都远远不是我们所想想的那种宏观波和粒子。 增透膜的原理是把光当成一种波来考虑的,因为光波和机械波一样也具有干涉的性质。
2、在镜头前面涂上一层增透膜(一般是氟化钙,微溶于水),如果膜的厚度等于红光(注意:这里说的是红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时,那么在这层膜的两侧反射回去的红光就会发生干涉,从而相互抵消,你在镜头前将看不到一点反光,因为这束红光已经全部穿过镜头了。
增透膜原理 增透膜原理是什么
1、增透膜的原理是把光当成一种波来考虑的,因为光波和机械波一样也具有干涉的性质。
2、在镜头前面涂上一层增透膜(一般是氟化钙,微溶于水),如果膜的厚度等于红光(注意:这里说的是红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时,那么在这层膜的两侧反射回去的红光就会发生干涉,从而相互抵消,你在镜头前将看不到一点反光,因为这束红光已经全部穿过镜头了.
3、增反膜是用光疏到光密有半波损失,然后薄膜片的厚度为λ/4n,这样来回就二分之一个波长,加上半波损失,就回去一个波长,两个相干相长,就可以增加反射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这样就可以减少在透射过程的能量损失,一般两层透镜作用不明显,一般采用多层膜,最强可以达到99%。而光学镜头为减少透光量,增加反射光,通常要镀增反膜。可以说理论作用与增透膜恰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