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大行星”的公转和自转周期是多少?
火星公转周期: 686.98 日 ,自转周期: 1.026 日
水星公转周期: 87.70 天,自转周期: 58.65 日
金星公转周期: 224.70 日,自转周期: 243.01 日
木星公转周期: 4332.71 日,自转周期: 0.41 日
土星公转周期: 10759.5 日,自转周期: 0.426 日
天王星公转周期: 30685 日,自转周期: 0.426 日
地球公转周期:369.天6时9分10秒,自转周期 0.9973 日
海王星公转周期:164.8日,自转周期:约18小时
二、木星运转的周期是多少?九星连珠多少年一次?
木星的自转周期是9小时50分30秒,公转周期约为11.86年.
九星连珠(九星联珠)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天象.九大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转,它们的轨道大小不同,运行的速度和周期也不一样,通常他们散布在太阳系的不同区域中.但经过一定的时期,九颗行星会同时运行到太阳的一侧,会聚在一个角度不大的扇形区域中,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联珠”.一般来说,行星的数目越多,会聚在一起或排成一线的机会也越少.
纯粹数学意义上的九星连珠几乎不可能发生,如果把行星轨道近似为圆形,那么数学上的九星连珠周期就是每个行星公转周期的最小公倍数,这绝对是难以想象长的时间.
通常天文学上的九星连珠只是把行星会聚的范围精确到某个较小的扇角θ角范围内.
科学家根据计算结果,选出了近300年间(1850-2150年)7个以上行星的“行星连珠”,θ角的最大值,把角度小于13度的列入“行星连珠”,这种天象共有17次,距现在最近的一次“行星连珠”发生在2000年5月20日零时,θ角12.6度.此时,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冥王星,这七大行星排列在12.6度的范围内,上一次“七星连珠”发生在1965年3月6日9时,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冥王星排列在9.3度的范围内.2149年12月6日4时发生的将是“八星连珠”,其余16次都是“七星连珠”.2000年5月20日这样的“行星连珠”为30年一遇,就人的一生来说是少见的,但从时间的大尺度来看是频繁发生的,并不罕见.
在公元前3001年到公元3000年,这6000年间情况如何呢?科学家告诉我们,θ角在5度以下的“六星连珠”发生49次,“七星连珠”3次,“八星连珠”以上的情况没有或不会发生.如果把θ角扩大到10度,“六星连珠”有709次,“七星连珠”有52次,“八星连珠”有3次.
要认定发生“九星连珠”的话,得把θ角扩大到15度,即使这样,“九星连珠”在6000年间也只发生一次,这就是2149年12月10日发生的“九星连珠”,θ角是14.8度.
三、八大行星公转周期是多少八大行星公转周期有多长
1、金星公转周期是224.71自转一周243天。
2、土星公转的会合周期是378天。
3、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木星赤道部分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两极地区的自转周期稍慢一些。
4、水星公转周期是87.9693天,自周期58.6462天。
5、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日。
6、火星公转周期是686.98天,自转周期:24小时37分22秒。
7、天王星公转周期:30799.095地球日(84.323326年)自转周期:约15.5小时。
8、海王星公转周期:约164.8个地球年。平均密度:1.66g/cm3。
四、八大行星公转自转周期
1,水星 58.6462天 (58天 15.5088小时)
2,金星 243.0185天 (逆向旋转)
3,地球 0.997268天 (23.9344 小时 / 86,164秒)
4,火星 1.025957天 (24.622962小时)
5,木星 0.413538021天 (9小时 55分 29.685秒)
6,土星 0.4440092592天 (10小时 39分 22.40000秒)
7,天王星 0.718333333天 (17小时 14分 24.00000秒, 逆向旋转)
8,海王星 0.67125000天 (16小时 6分 36.000 00秒)
扩展资料:
在天文学上,自转周期是一个天体沿自转轴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例如,昼夜平分、昼夜更替、昼夜长短三者都是地球上所固有的自然现象,虽然都涉及到昼夜状况,但成因却各不相同。
昼夜平分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这一地球特性所决定的。
昼夜更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的,因光源来自太阳,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就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自转周期
五、八大行星公转周期表是什么?
1、水星,公转周期:87.70 天。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
2、金星,公转周期:224.701天。
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出现于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又是昏星,黄昏后出现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3、地球,公转周期(日):365.2422。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太阳系第五大行星。
4、火星,公转周期:686.98 日。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近,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国古代称“荧惑星”,火星在心宿内发生“留”的现象称为荧惑守心。火星(希腊语: 阿瑞斯)被称为战神。
5、木星,公转周期:11.8618 年。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亦为太阳系行星中质量最大的一颗,它的质量是所有其他的7颗行星的总和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被称为“行星之王”。
6、土星,公转周期:10832.327天。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为“镇星”,是太阳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在罗马神话中,土星(Saturn)是农神的名称。
7、天王星,公转周期:84.323326年。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8、海王星,公转周期:60327.624天。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