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已经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熟知的灭绝动物如下:

1、渡渡鸟:渡渡鸟于1681年灭绝,又称毛里求斯多多鸟、愚鸠、孤鸽,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也是毛里求斯唯一被定为国鸟的已灭绝鸟类。

2、北美旅鸽:是一种特别喜欢旅行的鸽子,鸽形目鸠鸽科鸠鸽亚科的一种。又称漂泊鸠,为近代绝灭鸟类中著名的代表。

3、爪哇虎:是一种曾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灭绝。

二、什么是埃及重脚兽

重脚兽科是已灭绝的重脚目下的一类哺乳动物。它们的化石于中东、非洲、亚洲及罗马尼亚发现。重脚兽科的外表像犀牛,但是它们却与犀牛并不怎么接近,反而与蹄兔目、象及索齿兽目更为接近。

重脚兽科首先于始新世中期出现,土耳其原始的也是在该时期出现。重脚兽科下最后存在的属是重脚兽属,它们首先于始新世末的法扬出现,并于渐新世早期与其他埃及重脚科一同灭绝。是在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发现,当地是雷兽出没最西边的地方。

三、白犀牛和重脚兽谁更厉害?为什么?

这两物种都是食草动物,他们有着共同特点,都是巨型庞大的哺乳动物。若要比厉害。这个人类未成见到两种物种进行搏斗,不能妄自下定论。

重脚兽可以追溯到800万年前,在阿曼以及西南,埃及地区发现化石,生存时期晚始新世,始新世(约距今5300万年~距今3650万年),值得注意的是,那个时期是导致原始大型生物集群灭绝的时代。

白犀牛是现存犀牛中最进化、最聪明、最晚出现(早更新世200万前)的,智力是现存犀牛中最高的,大脑为重达360克。存活至今。但是较高的医用价值,他们已在灭绝的边缘,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肯尼亚去世,终年45岁,野生白犀牛已不复存在,最后的挣扎就看人工授精是否成功。

两种生物都存活较长的时间,重脚兽因星体撞击地球而亡,白犀牛因人类买卖而亡,二者不是同一时代,所以,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可比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一定要保护地球,保护这些动物,不要让他们灭绝,它们今日的下场可能将是我们人类下场的前兆,谢谢!

#自然# #环境#

重脚兽又称埃及重脚兽,因为发现于埃及阿尔西伊二世宫殿附近得名。

这种巨型草食动物看上去就像犀牛,“角”是中空的,牙齿适于咀嚼河边粗硬的植物。

埃及重脚兽生活在3700万年前,大小似现代的犀牛,身躯笨重,四肢粗壮,脚宽阔而展开,头上有一对巨大的、并列生长的角,身后有一条细短的尾巴。 重脚兽身高2.5米,体长4米左右,体重4吨,与白犀牛相比,白犀牛各方面稍逊一筹,但只因角的配置不一样,重脚兽4只角(前面并排长着两只大角,大角后还有并排的两只小角)白犀牛有两只,角的密度也不同,但重脚兽的角的用途不在于搏斗,主要用于种内斗争,加上角内遍布血管和神经,所以难以用来防御,但在它们生活的时代和地点,很少有动物可以威胁得到它们。这一点比较白犀牛逊色,

埃及重脚兽外表像犀牛,肩高约1.8米及长3米。它们的特征是有一对从鼻端伸出巨型像刀的角,,及有另一对细小结节状的角在头顶,仅在大角的后面。虽然它们的骨骼粗壮,但它们是从适于行走的祖先演化而来,估计能够像象或犀牛般奔跑。它们的肢骨像象的,而非像犀牛。埃及重脚兽有完整的44颗牙齿,是原始的胎盘动物的齿列,这显示它们是选择性食性的。由于它们的体型较大及肌肉发达,并不容易被猎杀。但是,肉齿目亦可以猎食细小的年幼的埃及重脚兽。

白犀体大威武,是陆生脊椎动物中居于第二位的庞大动物,仅次于非洲象、非洲森林象、亚洲象,比河马大。

体长为340-420厘米,尾长为55-65厘米,肩高165-205厘米,体重1,300-3,600千克,3,600千克是目前最大个体的白犀牛记录,虽然人工圈养的非野生白犀牛也有超过4000千克的。体躯浑圆粗壮,皮肤光滑,厚约3-4厘米,只有耳边和尾端才有毛,也没有大褶和皱纹形成的甲胄,头部特长,大约为120厘米,眼睛很小,分别长在头部两侧。

管道状的耳朵可以旋转,听觉较为灵敏;嘴里的颊齿为非常厚的石灰质层;上唇平而宽,呈方形,故有宽吻犀及方吻犀之称;角长在鼻子上,两只角一大一小、一前一后。

白犀的角也是所有犀牛中最长的,最高纪录为158.7厘米,细长如鞭,高高耸立,极为特殊,而通常前角较长而稍微向后弯曲,长度为60-90厘米,后角较短,长度为50厘米左右,雌兽的角较雄兽的更长。它的角不是骨质的,而是上皮组织的衍生物,由角质纤维堆积而成,所以并没有长在骨头上,而是长在皮肤上,但却格外坚硬和锋利,是其自卫和进攻的武器。

白犀牛可分为北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和南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两个亚种,南白犀与前者不同的是有一个凹形的前额和较长的齿列。

结论是:前者为假犀牛,后者为真犀牛

四、埃及重脚兽:大型哺乳类酷似犀牛/长有一对匕首状角

埃及重脚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史前哺乳动物,诞生于3700万年前-2300万年前的始新世末期,外形和现代的犀牛极为相似,体长可达4.5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鼻骨上方长有一对粗壮的长角,第一批化石是在埃及托勒密二世皇后的宫殿中发现的。

埃及重脚兽的体型

在始新世时期,埃及重脚兽属于哺乳类动物中体型较为庞大的一种,体长可达4.5米,体重达到了4吨以上,即便是身高也有2.5米,几乎比一个成年人还要高上70厘米左右,因此它奔跑起来的时候就像是一座山在滚动,不仅外形非常类似现代犀牛,而且它的体型和犀牛也差不多大,类似大角雷兽。

埃及重脚兽的外形特征

埃及重脚兽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它的鼻骨上方长有一对匕首状的长角,内部呈现中空,但是看起来非常粗壮,并且在眉骨上方也长有一对细小的骨质角,它的四肢虽然像大象腿一样粗壮,但是并不能完全伸直,虽然体型庞大,但属于植食性生物,拥有着44颗牙齿,能够轻易的碾碎植物的果实和根茎。

埃及重脚兽(埃及重脚兽天敌)

埃及重脚兽的生活习性

埃及重脚兽虽然长有一对非常硕大的尖角,但是由于其中结构呈现中空,并且布满了血管,因此它并不能像现代白犀牛一样用它来进行攻击和打斗,不过它如此硕大的体型在当时基本上很少有动物会招惹它。再加上它常年生活于水中,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动,所以很少受到肉食动物的侵扰,但是肉齿目动物还是会选择幼年瘦小的埃及重脚兽为狩猎目标。

埃及重脚兽的化石发现

埃及重脚兽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埃及皇后阿尔西诺伊二世的宫殿中发现的,当时这批化石正好埋藏于宫殿废墟之中,成为了现在唯一的完整埃及重脚兽化石,因此为了纪念这位皇后就以此为名了,但这一物种中包含了两个种属,第二种则是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发现的。

五、不太出名的几种史前生物,有的体型和恐龙差不多

洞熊

洞熊是一种生活于更新世亚欧大陆的史前怪兽,和短面熊一样,也是当时地球上最恐怖的动物之一。

在很多的洞穴里,科学家都曾发现过洞熊的骨架,比如我国的周口店,也有洞熊的化石出土。

现代的熊一般体重只有350公斤,最重的也不超过800公斤。而洞熊不一样,它们身躯极其庞大,体重超过1吨。

不过,在对洞熊牙齿做同位素鉴定后,科学家指出:这种恐怖的史前生物基本上是素食主义者,仅在很少的情况下才会吃肉。

巨犀

巨犀是地球 历史 上出现过的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生活在3400万-2300万年前。

巨犀科一共包含12个属,其中,准噶尔巨犀是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2米,肩高5.28米,脖子直立起来时,头部甚至可以高达9米,大约是3层楼的高度。

科学家估计,最重的巨犀大约有20吨。和巨犀相比,现代最高的陆生动物长颈鹿也只有它身高的2/3,最大的陆生动物非洲象更是像一个小不点,毫不起眼。

矿砂兽

是现代马、貘、犀牛的“亲戚”,外形看起来就像是树懒一样,动作迟缓,前爪有钩子。不同的是,矿砂兽不是“爬行”,它们靠后腿支撑,前肢辅助来行动。

除了辅助行走之外,矿砂兽的前爪还可以保护自己。毕竟移动这么迟缓,如果不具备点防御能力,岂不是食肉动物的活靶子?

蒙古安氏中兽

生活于4000万-3500万年前的中国和蒙古,名称来自于化石发现者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

蒙古安氏中兽是 历史 上出现过的体型最庞大的陆生肉食动物之一,一般认为,它的体重可以达到2吨。

蒙古安氏中兽的外形看起来有点像狼,不过,它们和狼没什么太大关系。最主要的共同点,就是同样凶狠,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板齿犀

最大的特点,就是头上的巨角。据古生物学家研究,板齿犀的角最长可以超过2米,和一个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差不多。

要知道,板齿犀本身就长达8米。因此,有这样的巨角一点也不稀奇。一般来说,一头板齿犀的肩高都可以超过3米,最高可达3.5米,是两个成年人的身高。它们的体重可以达到8吨,远远超过了现代的各种犀牛。

埃及重脚兽

这种生物看起来很像犀牛,强壮的身躯,短小的四肢,长长的角。不过,它们和犀牛没有什么关系,“撞脸”仅仅是个巧合。

埃及重脚兽的身高2米左右,体长大约4米,比现代的最大犀牛——白犀稍逊一筹。

不过,埃及重脚兽的角和犀牛有些区别,它是中空的,因此没有那么强壮。古生物学家推测,它的角很可能也不像犀牛的角一样有那么多用处。

尽管如此,这也没什么关系。毕竟以埃及重脚兽的体型,当时的非洲大地上,几乎没有什么生物能威胁到它们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