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一等功待遇

一等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提前晋升警衔。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个人三等功五千元,个人二等功一万元,个人一等功两万元,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五万元,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八万元。集体奖励的奖金一般作为工作经费由集体使用,原则上不可以向个人发放。获得记一等功以上奖励的个人,可以按照相关的规定提前晋升警衔。

一等功有什么待遇?

一等功退伍待遇如下:

1、安置工作;

2、自主就业增发一次性退役金。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根据服现役年限领取一次性退役金。服现役年限不满6个月的按照6个月计算,超过6个月不满1年的按照1年计算。根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规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退役士兵,优先享受国家规定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

一等功有什么待遇

【法律分析】:首先部队领导和地方相关领导会登门来送喜报,喜报内容包含“一等功臣之家”的牌匾,锦旗等。一路上挂条幅,敲锣打鼓,相当有排面。此外还有现金奖励,具体奖励金额分地区而定。

其次你的事迹将记入老家的县志,说白了就是载入史册,你的事迹会一直保留,流芳百世。再次也是最实惠的,获得一等功可以提前晋衔或者提高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档次,符合条件保送入校,有机会可成为军官。转业、复员回家,地方政府负责优先安置工作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

第四条 军人是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国家和社会尊重、优待军人,保障军人享有与其职业特点、担负职责使命和所做贡献相称的地位和权益,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

第三十三条 国家建立军人待遇保障制度,保证军人履行职责使命,保障军人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

对执行作战任务和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军人,以及在艰苦边远地区、特殊岗位工作的军人,待遇保障从优。

第三十四条 国家建立相对独立、特色鲜明、具有比较优势的军人工资待遇制度。军官和军士实行工资制度,义务兵实行供给制生活待遇制度。军人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国家建立军人工资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军人工资待遇的结构、标准及其调整办法,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荣立一等功的待遇是什么

1.可以提前晋衔

对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军官,可以提前晋衔或者提高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档次;对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文职干部,可以提前晋级别等级或者提高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档次。

2.退役金比例高

比如说本来退役金是五万元,那么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增加30%。不过一等功非常难获得,一般是对国家或者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有机会获得。

3.增加自主择业工资待遇

在参战或参与抢险救灾期间荣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荣誉称号的分别在原有的基础上加3%,5%,8%,10%。在平时工作中因工作成绩突出,做出重大贡献而荣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荣誉称号的分别在原有的基础上加2%,4%,6%,8%.对于同时荣立多次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荣誉称号的,只加最高的两项,累加之后超过100%的,按100%计发。

个人一等功待遇(一等功享受待遇)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第二十一条 奖励的目的在于鼓励先进,维护纪律,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扬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保证作战、训练和其他各项任务的完成。

第二十二条 奖励应当坚持下列原则:

(一)严格标准,按绩施奖;

(二)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

(三)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注重发挥物质奖励的激励作用。

第二十三条 对个人的奖励项目:

(一)嘉奖;

(二)三等功;

(三)二等功;

(四)一等功;

(五)荣誉称号;

(六)八一勋章。

前款规定的奖励项目,依次以嘉奖为最低奖励,八一勋章为最高奖励。

根据需要,中央军委可以设立其他勋章。

一等功臣享受什么待遇

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一等功臣子女自愿应征并符合征兵条件的,优先服现役。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在录取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优学历教育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助学政策。【辟谣】一等功有奖章吗?真相:分析:对于获得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奖励的个人,分别授予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奖章和证书。向获得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奖励的单位颁发证书。荣誉称号由中央军委决定。中央军委主席向个人颁发英国模范奖章和证书,并向单位颁发奖旗。一般每年建军节前夕举行颁奖仪式,也可以根据情况及时授予。荣誉称号的名称根据被授予对象的事迹特征确定。【提醒】一等功有什么待遇?对于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士官,可提前晋衔。2、对于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军官(文职干部),可以提前晋升(文职干部级别)或增加职务(专业技术级别)的工资等级。3、军人死亡立一等功,增发25%一次性抚恤金。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