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贸区是个什么概念?

常说的“自贸区”主要有两种:

1、一种叫做 “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根据WTO相关规则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所形成的区域,比如说 中韩自贸区、北美自贸区

2、另一种叫 “自由贸易园区”,是某一国或地区在自己境内划出的一个特定区域, 单方自主给予特殊优惠税收和监管政策。

而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既借鉴了欧美国家自由贸易园区的经验和做法,又在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环境等传统自由贸易园区功能的基础上、金融领域的扩大开放,为“自由贸易园区”增加了新的内涵和发展空间。和国内现有的 保税区相比, 自贸试验区堪称“升级版”,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带动金融、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变革这早已 超越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定位。再从名称上的“ 试验”两个字也可以看出,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就好比是 国家推动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一块“试验田”,寻求能够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建设, 发挥示范带动、

二、自由贸易区到底是什么意思?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就性质而言,自由贸易区可分为:商业自由区和工业自由区。前者不允许货物的拆包零售和加工制造;后者允许免税进口原料、元件和辅料,并指定加工作业区加工制造。

而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原则上是指在没有海关“干预”的情况下允许货物进口、制造、再出口。

“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的主权国家是不受其他国家干预或限制,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的国家,比如中国,那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的的关境以外。

扩展资料:

随着时间的发展,自由贸易区发展逐渐呈现以下特点:

1、数量不断增加

最典型的是美国对外贸易区的迅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开始下降,与此同时,美元贬值,失业人数增加。

在此情况下,为了刺激对外贸易发展,各州纷纷设立对外贸易区。到1980年,全美的自由贸易区增加到77个,到1994年底,自由贸易区已达199个,贸易分区达285个,总数为484个。

2、功能趋向综合

随着自由贸易区数量的持续增长,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

早从70年代开始,以转口和进出口贸易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和以出口加工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就已经开始相互融合,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趋向综合化。原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都可在区内自由进出,在区内可以进行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销、制造、拆装、改装、加标签、分类、与其他货物混合加工等商业活动。

因此,世界上多数自由贸易区通常都具有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仓储、加工、商品展示、金融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综合起来就会大大提高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由贸易区

三、自贸区跨境与离岸的区别

自贸区跨境是指国内内地的自贸区的业务

离岸就是国外的离岸业务地

四、什么叫自贸区

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Zone,简称FTZ)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1]

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1]

2014年12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区,并扩展上海自贸区的实施范围。[2]

2015年4月20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3个自贸区,并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3-8]

2016年8月3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个自贸区。[9]

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7个自贸区。[9]

至此,中国形成“1+3+7”共计11个自贸区的格局。[9]

世界自由贸易大会于2016年11月5日在中国澳门召开。[10]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下的“一带一路”合作机会。[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