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估读估读的原则是什么 估读是什么

1、估读是由于被测量数值介于测量工具最小分度值之间某位置而进行估读的

2、测量度数的时候,精度会受到仪器的影响、人眼视觉误差的影响。

3、因此,中学阶段通常不考虑精度的影响,这个问题是大学时候的问题——不确定度。

4、中学阶段通常更关注视觉误差的影响,为了更精确测量,通常读取到测量仪器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5、比如,刻度尺精度是0.1cm,即1mm,度数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的位置就是0.1,0.2,0.3cm,但是要多读一位,比如0.12cm,0.15cm。

二、在初中物理里,读数怎样读 ?什么时候该估读?

您好!初中物理考试当中,哪些量需要估读,哪些量又不需要估读,有很多同学弄得不是很清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初中物理大纲要求只有长度测量时需要估读。即应在分度值后估读一位,且只估读一位(这一位都是估计,读再多位也没有价值)。如你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那么检查你读数的结果有没有在mm位后再读一位即可(如认为刚好压线也就读为0)。 其它读数时不要求一定估读。即在两条刻度线之间时可以估读,压线时不必估读0。 另外,电表读数时不能估读,如指针指在1V-1.1V之间时,看指针向那一边偏的更大就按那边的值去读。即只有1V(1.0V)或1.1V这两个答案是对的。但初中的题电表的指针一般都是压线的。

祝学习进步!

三、高中物理什么仪器需要估读呀,怎么估读

刻度尺需要估读,其它仪器,包括量筒、托盘天平都不需要估读。

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

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

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最后应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

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如三角尺的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2cm的线段,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无估读数,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注意: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

四、物理上读数 什么时候要估读 怎么估读

就我目前了解的知识来说,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估读,其他的都不用。就如质量啊,密度啊,都不用。估读很简单,估读到你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的下一位就可以了。比如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那么你就得估到0.1mm。我看到楼主的追问说为什么要估读。这是因为一般用刻度尺测量出的长度都是有误差的,就连最精密的仪器在测量时也会有误差,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而估读就是起了减小误差的作用。 欢迎追问。

五、什么是估读?如何估读?有什么要求?

估读指使用精度不高的仪器测量时,如毫米刻度尺,如被测物体的长度介于两条刻度之间,此时为了测量更准确,可再认为估计一位数字,即不可靠数字,但它仍然属于有效数字。此时,读出的数值应该精确到了0。1毫米。

但是,并非所有的仪器都可以估读,有的仪器本身很精确,是不可以估读的,如50分度的游标卡尺,它可以精确到0。02毫米。如再估读,只能增大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