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是什么?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如下:
人际交往的范畴内,所谓的四种距离分别指的是: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其实即每个人都需要保持一个和他人之间相对适中的距离,因为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私人空间怀有本能的保护欲,一旦私人空间遭受过度的侵犯,就会产生焦虑和不安,甚至感到愤怒和无法容忍。
人际交往的基本条件:
人际交往的客观动机:人与人进行交往时,双方都希望自己得到的使用价值大于付出的使用价值。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人际交往总是以双方的成本价值为基础,实现等价交换。
传送者和接受者双方对交往信息的一致理解。
交往过程中有及时的信息反馈。
适当的传播通道或传播网络。
一定的交往技能和交往愿望。
对对方时刻保持尊重。
二、人际交往的距离
小伙伴们有没有观察过乘公交地铁时最先上车的大都喜欢坐靠边的位置,这是因为人们都不喜欢私人空间被侵入,那么关于人际交往的空间到底该怎么把握呢?
首先是亲密距离,一个人与最亲密的人之间的距离在0-45cm之间,研究表明,经常接受母亲抚摸的婴儿神经系统反应较快更活泼更健壮,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为重要最为敏感的距离。
第二、个人距离的范围是45cm-1m之间,人们可以在这个范围内亲切交谈又不至触犯对方空间,熟人和朋友在街上相遇多在这个距离内问候和交谈。
三、社交距离:一般在1m-3.5m之间,其中1-2m通常是社交中处理私人事务的距离,比如去银行取款输密码,银行要求其他客户必须站在1m线之外,2-3m一般是商务会谈距离。
四、公众距离一般在3.5-7m左右,超过这个距离人们就无法用正常音量的语言交流了,所以,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会走下讲台朗读课文来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三、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为公众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
1、公众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通常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
2、社交距离:大概是120-370cm,就像隔一张办公桌。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
3、个人距离:大概45cm-120cm,大概伸手能碰到对方,虽然认识,但没有特别的关系。这是在进行非正式的个人交谈时最经常保持的距离。
4、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
四、人际交往的定义是什么
人际交往是和谐相处的一部分,是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人际交往是为了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必要的生活协作的手段;也是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的方式;同时也是人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安全感的需要,可见人际的重要性。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