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三大石窟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一般指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以开凿年代为序)。
一、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以其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闻名于世,飞天和反弹琵琶也成为最鲜明显著的敦煌文化。也是建造时间最早的一座佛教石窟,前秦时期就已经修筑完成,历经了几个时代的兴建,因此敦煌莫高窟的规模和艺术成就是非常高的,是佛教艺术发展的顶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窟之一,这座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代表了佛教艺术的第一个顶峰杰作。其中包含了大小窟龛252个,佛像近5万1千尊。展现了云冈石窟的规模之宏大,并且云冈石窟靠武周山而修建的,气势十分磅礴大气。代表了典型的公园5-6世纪的中国佛教文化。
三、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1万余尊。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可谓是建造时间最久的一座石窟。一直从隋唐至宋代,不算最初北魏的修建,又连续修建了400余年之久。并且位于悬崖峭壁之上,其中所藏的佛像数量高达11万尊。代表了当时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相关说明
敦煌莫高窟有5万多件古代的文物,其衍生而出的典籍被称为是敦煌学,但是在近代遭到了严重破坏,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是2008年我国最佳旅游品牌景区,其中的昙曜石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巅峰经典杰作,龙门石窟不仅反映出我国5-10世纪皇室信佛的兴衰变化,同时侧面反映出我国历史上的经济状态,有着重大意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大石窟
二、中国三大石窟
中国三大石窟指: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龙门石窟为中国各大石窟之首,位于河南省洛阳市。
中国三大石窟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主要文物有:藏经洞、九层楼、飞天壁画等。
云冈石窟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开凿,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开凿60多年,主要文物有:昙耀五窟。
龙门石窟的营造自北魏至清末,是鱼跃龙门传说的所在地,著名景点有:卢舍那大佛、“剪刀手”佛像、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
三、三大石窟分别是哪个朝代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
云冈石窟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开凿。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
四、三大石窟是什时开凿的?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建元二年(366年)。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460年)。
龙门石窟龙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
五、中国的三大石窟都是什么时候开凿的 ?
敦煌莫高窟
据唐代的文字记载(莫高窟三三二窟的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及一五六窟前壁上墨书《莫高窟记》),是在符秦建元二年(公元三六六年,东晋名画家顾恺之活跃的时期),有沙门乐僔西游到了敦煌,其后又有来自东方的法良禅师,先后各造了相邻近的佛龛。这是莫高窟的开始,但现在都已不存在了。现存四百九十余个洞窟。以壁画为代表,一九五一年统计的结果是:魏代二十二,隋代九十六,唐代二○二,五代三十一,宋代一○○,无代八,清代四。魏代洞窟多集中在第二层的中央部分约二百米长的崖壁上,隋代的修建是从两端分别向南北延长。唐代的洞窟继续向南北两端发展。宋代以后各窟,多是用旧窟重修改建的。这些洞窟中的魏代到宋代的一部分比较重要,因为这一时期现存的美术实例非常稀少,而特别是绘画艺术的实例,但莫高窟的遗存是异常丰富的。莫高窟的壁画、雕塑和装饰美术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宗教美术的发展的脉络。
龙门石窟
开凿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诸朝,开凿时间长达四百多年。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00多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佛塔70余座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 1千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