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刻指的是多少分钟?
一刻指的是十五分钟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叫做日晷的计时工具,它把一个时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一份叫做一刻,而根据上面的分析来看,一份正好是西方计时方法中的十五分钟。
古人使用“日晷”观察日影方位变化来推算一天的时间;改良圭表、日晷的缺点,运用漏壶中水位高低变动来计量时间。古代这些简单而有效的计时仪器,充分展现了先人的智慧。
历史:
铜壶滴漏计时仪器,主要是观察水位上升或下降时,箭刻上所显示的刻度来推算时间。如果壶内装满水,水刻从底部小孔滴出,一天一夜刚好滴完。将一昼夜二十四小时,均分在箭刻的一百个刻度上,一个刻度就等于十四分四十秒。
自东汉以来,历代都曾改革漏刻制,改百刻为十二倍数,如九十六、一百零八、一百二十。如《汉书.哀帝纪》中载:“漏刻以百二十为度。”颜师古.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到清初《时宪书》施行后,正式将一昼夜百刻改为九十六刻,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分八刻,一小时为四刻,而一刻就是十五分钟,一直沿用至今。
二、一刻是多少分钟
小正12roLI :您好.
一刻为15分钟,一小时分四刻.
另外:一刻泛指时间很短,顷刻、立刻、即刻、此刻.例:等一刻我马上就来.说明时间不太长.
祝好,再见.
三、过一刻是多少分钟?
过一刻是15分钟。
西方的计时方法是把一天平均分成二十四份,每一份是一个小时,而我国古代是把一天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是一个时辰,另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叫做日晷的计时工具,它把一个时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一份叫做一刻,而根据上面的分析来看,一份正好是西方计时方法中的十五分钟。
扩展资料:
时间单位:
1、更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05:00
“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2、点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24分钟。“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点”就是指凌晨04:1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刻钟
四、一刻钟是多少分钟?
一刻钟等于十五分钟。
是因为古代是用一天12个时辰计时,一个时辰是八刻,所以一刻钟是十五分钟。
一刻钟的由来
在没有钟表的古代,人们用一种叫铜壶滴漏的工具来计算时间。它的原理是在铜壶底部穿一个圆孔,壶中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壶中装满水后,水从孔中滴出来,一天一夜刚好滴尽。一天一夜为24个小时,所以箭上的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就是24个小时除以100,等于14分24秒,是为一刻钟。
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辰(一时辰合现代2小时),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
五、一刻是指多少分钟?
一刻钟等于15分钟。在我国古代一天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为八刻,被称为一个“大时”,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用这个方法进行换算,一刻钟也就是15分钟。
古人计时也说“刻”,这一时间概念源自于古老的计时工具日晷和漏壶。日晷是在一圆盘当中垂直树立一杆,利用阳光下立竿见影的移动来计时,并以盘上刻痕为时间标记,即所谓的“晷度日刻”。
最初用漏壶计时,一昼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刻”和我们现在说的一刻钟在时间长短上有出入,直到清代改为一百刻为九十六刻,一刻才完全等同于现在所说的十五分钟。
其实日晷这种古代计时方法,早在6000年前古巴比伦就开始使用了,中国也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学会了使用日晷。到了1270年,西方国家参考日晷发明了早期的机械钟,由此可以看出古人的聪慧!
六、钟表上过一刻是多少时间?
一刻意思是指15分钟;亦指一会儿,片刻。 2、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即为14.4分钟,至 清 初定为九十六刻,一刻即为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