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为什么简称为“皖”

安徽省简称为皖,又称八皖,是有历史根源的.

在安徽省境内的潜山县,有座天柱山;历有潜山、皖山、皖公山、万岁山诸名天柱峰深踞群山之中,峰顶拔尖,故称潜(尖)山。西周时天柱山一带册封过一个由皖伯作领主的皖国,故改为皖山,皖,原有美好、明媚的意思,安徽省简称为皖,亦由来于皖山、皖水。相传皖伯执政时,体察民情,施以德政,后人为纪念他,又改皖山为皖公山。旧传,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汉武帝南巡,亲临皖山设台祭岳,百姓高呼万岁,故也有万岁山之称。后来汉宣帝又敕封天柱山为南岳,从此名声远扬。至于湖南的南岳衡山则是以后的事了。

据《清史稿》记载:清初以前,安徽、江苏(包括现在的上海市)是一个省江南省。到康熙六年(1667),清政府为了减轻吏事繁冗,把江南省一分为两,设安徽、江苏两省;乾隆二

二、安徽为什么叫皖

安庆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

秦始皇统一全国前,今安庆地域曾建立过众多的氏族方国和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未形成统一的行政区。春秋时期,西周为屏潘王室,先后分封过皖伯国、宗子国和桐子国。《古今图书集成》卷八十六载:“皖伯,史逸其姓氏。故只称周大夫”。“周大夫于皖,而皖 之名始著。”“地与山皆以大夫名天下,传后世。”古皖方国在当时就具有较高文明,成为江北地区的大国,与中央王朝保持亲善关系,西周武王定它为伯爵国,春秋时期,楚国北上使皖成为附庸国,以后在吴国与楚国的争斗中,皖常叛楚而依附别国,楚借口将它消灭,建成皖邑,归属楚国。皖国的治所名叫皖城(即今潜山县梅城)。后世习惯于称呼安庆一带的长江水域为“皖江”之名,合称安庆为“八皖”之地。这就是清代以后安徽省简称“皖”的历史来由。

宗子国今枞阳地,也是偃姓,与淮夷种族中的群舒部族关系密切。国都在今下枞阳镇。春秋时,仍为宗子国,楚国北上后,为楚附庸。鲁文公十二年(前615)春,群舒叛楚。夏,为楚来,故都废为邑。战国时期,仍属楚国。

桐子国,偃姓,在今桐城市北,与群舒方国关系密切。春秋时期,先后为北上争雄的南方大国吴、越、楚国的附庸。周敬王十二年(前508)夏,桐子国叛楚,为楚灭,成楚邑。战国时期,属楚国。

还有一个舒国,地跨今庐江与桐城,都会在今庐江县城池乡,偃姓。这个方国比较分散,有舒蓼、舒庸、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部落,皆同宗异国,统称“群舒”。春秋后期,相继被楚消灭。舒国成为舒邑(县),是后来庐江郡的治所,县城仍在今庐江县西南40里的城池乡城池村。

这四国,时而联合,时而兼并,直到春秋中期相继被崛起于江汉平原的楚国所灭。

三、安徽省为什么叫皖

安徽省与皖产生联系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史料记载,在两千多年前的东周时期,今天的安徽省安庆市潜山有一方小国——皖国。因为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诸侯国,所以在战国时期便成了楚国的疆土。虽然皖国在历史上并没有很大的名气,也没有很久远,但是当时皖国的国君也就被称为“皖公”,在执政期间勤政爱民,国富民强,后人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便将皖山成为“皖公山”,也是古南岳,现称为天柱山,安徽简称“皖”的由来也是因此而来。

清朝康熙年间,统治者将江南省一分为二,取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设立安徽省,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设立江苏省。又因为安徽省境内有著名的皖山,所以皖便成了安徽省的简称。

图片

但是与黄山、九华山齐名的安徽三大名山之一的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在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景区内千峰竞奇,万壑藏幽,其间遍布悬崖怪石,幽谷灵泉,苍松翠柏,集“雄、奇、灵、秀”浑然一体的自然风光。它的主峰是天柱峰,海拔达到了1488.4米,突兀群峰之上,高耸入云间,四周嶙峋峭绝,尤其是云海笼罩之下宛若置身于仙境之中。

图片

天柱山不仅自然风光优越,而且人文气息厚重。早在汉武帝时,就被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比如1200多年间近300方石刻的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天柱山在历史上被道教、佛教视为宝地,千百年来,众多名道高僧在此讲经传道,采药炼丹,留下许多传奇故事。历代文人墨客为其挥笔泼墨,如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陆游等,无不为天柱山胜景所吸引,他们或吟诗作文或刻石勒名,留下了许多传世的诗文和珍贵的人文景观。天柱山的自然和人文的景观在一起构成了这座与黄山、九华山齐名的大山。它被历史遗忘的只是安徽简称的由来,它的美在历史的流转中,不曾被遗忘。

图片

清朝康熙年间,全国各地徽商遍地,当时的徽文化非常盛行,但是徽文化并不仅限于安徽一带,它主要来源于安徽歙县以及江西婺源一带,统治者设立安徽省后,依据安徽省境内的皖山和皖水,将安徽省简称皖。

四、安徽简称皖的由来安徽简称皖怎么来的

1、安徽简称皖是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的,这要从安徽省的建立说起,安徽省建立于清朝康熙年间,因为当时的安徽境内有皖山,而且春秋时期还存在过古皖国,所以简称安徽省为皖。

2、安徽省所管辖的府有八个,古时还多出现“八皖”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