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有的藏品有哪些

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文物系统文物收藏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的总数已达109197件,现已全部在国家文物局建档备案。在全国保存一级文物的1330个收藏单位中,故宫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绝无仅有的国宝。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北京故宫所藏的宋孩儿枕 故宫博物院常设展览 《珍宝馆——故宫藏珍贵文物展》—皇极殿庑房 养性殿 乐寿堂 颐和轩 《石鼓馆——秦国石鼓专题陈列》—皇极殿东庑 《钟表馆——故宫收藏钟表展》—奉先殿(馆内11点和14点有钟表演示) 《青铜器馆》—承乾宫 《清宫戏曲展》—畅音阁 阅是楼 《溥仪生活展》—丽景轩 《清代妃嫔生活展》—永寿宫 《皇朝礼乐展》—弘义阁 《清宫卤簿仪仗展》—太和门西庑 《天府永藏展》—保和殿西庑 《清代武备展》—弘义阁迤南西庑 《万寿庆典展》-乾清宫西庑 《皇帝大婚展》-乾清宫东庑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编号中,那些成对的文物编号是什么意思?

这些文物都属于机密文件,不会在网上公布的,中国旅游景点,是没办法查询到的。 通过这些数字故宫这些黑科技,游客们可以打开网页或手机,就可以领略空无一人的壮美紫禁城美景,进入Vr模式还可以沉浸式体验,走进大殿,甚至“坐”上龙椅。未来还将增加四季模式,增加不同天气、时间里的故宫场景,为古建筑打上“时间的烙印”。

此外,故宫第一款以建筑文化为主题的黑科技app也将出现,大量故宫专家的研究成果集中发布,引领参观者探索建筑知识和其背后的宫廷故事。在官网上的“故宫名画记”中,将会有345幅名画高清亮相。我们可以通过数十亿级像素的超高清影像,流畅的缩放体验,不但能让观众用更大、更精、更细的方式一览故宫藏画,还能通过标注、收藏,建立自己的“私人藏画馆”。全新上线的“数字多宝阁”运用了高精度的三维数据立体全方位地展示文物的细节和全貌,我们可以零距离360度“触摸”文物并与之互动。

“数字文物库”在公开更多的藏品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还将慢慢增加很多藏品信息。故宫还表示,未来还将不断增加,满足故宫文化爱好者、专家学者欣赏、学习、研究文物的需求,也将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更为有利的支撑。此外,这些数字故宫的黑科技还具备了更便捷的故宫行前规划能力,用户可以时时享受建筑点位收藏、在线虚拟游览、提前发现精选推荐等服务。如Ai导览助手通过语音、文字多种形式交互,提供问询一站式服务。

当下正处于全新的数字时代,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变革”,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博物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好“数字博物馆”在现下的语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今天发布的这些数字产品,也是故宫博物院在过去二十年间持续探索数字信息技术的一次集中的展示。数字博物馆的发展,从最初仅仅是将收藏品数字化,到现在增加互动交流功能,其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故宫官网重磅推出的“数字文物库”。

在数字化手段的帮助下,故宫博物馆开始尝试“游击展览”,来证明他们并不需要花这么长时间来准备一次专题陈列。数字化提供了“物、人、数据”三者之间的双向多元信息交互通道,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信息传递模式,从而实现博物馆服务、保护和管理的智能化自动控制与优化。

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已出炉,你知道有哪些吗?

京故宫博物院1日公布了首批18大类藏品的目录。这在中国大型综合博物馆尚属首次。据了解,故宫博物院公布藏品总目的范围,既包括故宫博物院一、二、三级珍贵文物,也包括了一般文物和陶瓷标本。首批公布的18大类藏品为铜器、金银器、珐琅器、玉石器、雕塑、织绣、雕刻工艺、其他工艺、文具、生活用具、钟表仪器、珍宝、宗教文物、武备仪仗、帝后玺册、铭刻、外国文物、其他文物,共计662784件藏品。其余7大类藏品亦将在今后陆续公布。

故宫博物院藏品(故宫博物院藏品编号)

《五牛图》,它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韩滉擅画人物和畜兽,以绘田家风俗和牛羊著称,《五牛图》卷就是他的传世名作。而且《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画作中五牛造型准确,形态各别,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五牛图》曾是南宋皇室的收藏,此后历经赵孟頫、太子书房等收藏,明代后期为项元汴所有。清初为宋荦收藏,乾隆初年藏于汪学山“求是斋”,后进入乾隆的宫廷收藏中,八国联军侵华时流出清宫。上世纪50年代,经特批,《五牛图》从香港被回购,重归故宫。《五牛图》刚收回时伤痕累累,1977年经故宫专家重新揭裱、补笔、全色,这幅珍贵画作才重新焕发生机。故宫武英殿西配殿里展出了一张1977年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工厂的修复记录,通过展出的照片,观众可以看到《五牛图》从残破不堪到完好如初的复原过程。

正如很多名迹都有“双胞胎”一样,日本某美术馆也藏有一件传为韩滉所作的绢本《五牛图》。如何证明进贡单中的《五牛图》就是中国观众眼前的这幅《五牛图》呢?故宫专家介绍,一来此画留存的乾隆题跋落款时间与尹继善进贡时间相符。二来要收到书画名迹,除了财力,有鉴定眼光也非常重要。尹继善当时任职江南,是八旗文坛的领袖人物,与风雅名士过从甚密,他能得到《五牛图》真迹并献给皇帝,是合情合理的。

《伯远帖》的作者王珣是“书圣”王羲之的远房侄子。王珣的书法出自家学,其祖父、父亲、弟弟都擅长书法,王氏一族在书法史上占据巅峰位置。《伯远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当年就被乾隆帝集齐了,放在养心殿的暖阁里,同时把贮藏这三件书法瑰宝的房间,特别命名为“三希堂”。有趣的是,这样一段往事在延禧宫内展出的乾隆《行书三希堂记卷》等得到了印证。

当年在这“三希”中,乾隆尤其喜爱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自从他得到这一帖后,每年入冬下雪时,他一定把帖册取出来欣赏一番,并且在裱框的四周写字赋诗。四十多年里,从未间断。此后,这“三希”也经历波折,其中《快雪时晴帖》成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中秋帖》和《伯远帖》则留在北京故宫。有趣的是虽然当年乾隆帝最偏爱《快雪时晴帖》,不过此后研究表明《快雪时晴帖》其实是唐摹本,而《中秋帖》也是宋代米芾的临本。为此,此次展出的《伯远帖》特别珍贵,因为这是“三希”里晋人真迹,也是迄今为止晋人墨迹中唯一署有名款的真迹。

北京故宫博物院里都有什么文物?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座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是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故宫博物院在1949年以后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文物总数达到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故宫除明清建筑外,还有书画、瓷器、铜器、玉器及其它各类工艺品。

北京故宫的藏品有哪些?

故宫博物院目前收藏有186万件文物,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清代宫廷遗存,今天我们称它为“清宫旧藏”。清宫旧藏有的源自前代皇室的递藏,有的系由宫廷营造体系——内务府造办处与苏州,南京,杭州三织造等共同承旨制作,另有每逢年节地方官吏的贡品,甚至不乏来自少数民族政权或西方国家的馈赠礼物。

这些文物历经岁月淘洗,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物证,其中有一部分以金、银、玉、翠、珍珠等制作而成,不但材料珍贵,甚或还原著名匠师的设计制造,可谓精美绝伦,竭尽巧思。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工艺技术水平,显示出皇权至高无上的气度与尊严,皇家富丽精致的品味与好尚。

北京故宫目前所展示的藏品大类可分为:珠宝、金银、玉石、盆景、象牙制品等。与此同时,很多入藏的文物并不方便收藏于库房,例如:宫殿门前的铜缸、铜狮、麒麟、獬豸、香炉、甚至是丹陛石都是与故宫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