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常火锅菜谱

家常火锅的做法和配料

用料

锅底材料:鸡1只、姜葱、洋葱、盐、胡椒粉、料酒

涮料:蟹味菇、鸡菇、海鲜菇、金针菇、蘑菇、香菇、平菇、粉丝、香菜

蘸料:白芝麻酱、芝麻油、辣油、蒜末、鲜酱油

做法

制作锅底汤:

1、准备鲜鸡一只洗净切成小块

2、将鸡块放沸水里煮一下去腥

3、捞出在清水里冲洗干净

4、锅里放清水,放入鸡块烧开后撇去浮沫,加点料酒,下入葱姜、洋葱,用中火炖至鸡肉软烂即可

准备涮料:

1、香菇去根斜划四下,成十字花形

2、蘑菇刷洗干净后,密密地切上若干刀,底部不要切断

3、平菇撕成条

4、其它的都剪去根部洗净即可

5、粉丝先用清水泡软

6、将鸡汤倒入火锅,加盐、胡椒粉、葱姜、料酒烧开

7、放入各种菌菇,放入粉丝和香菜即可

8、用白芝麻酱、芝麻油、辣油、蒜末、鲜酱油调成蘸料蘸食即可

2

筒骨海鲜火锅

用料

火锅材料:筒骨二根,甜玉米一根,姜一块,小葱一小把,盐适量。

火锅配菜:鲜虾,鱿鱼,鱼丸,虾丸,龙虾棒,蟹肉棒,金针菇,香菇,生菜适量。

酱料材料:生抽,芝麻酱,拌饭酱,鸡精,芝麻油,小葱,青椒红椒碎,熟芝麻各少许。

做法

1.准备材料,筒骨洗净剁成大段。

2.玉米切块,姜切片,葱洗净后打结。

3.砂锅中放入凉水和筒骨,水量稍多些要完全淹住筒骨。

4.大火烧开持续煮2-3分钟,将血沫用滤网完全去除干净。

5.将玉米,姜片,葱结加入锅中一起煮开。

6.煮开后将火调小,小火炖1.5个小时左右。

7.炖到筒骨上肉软烂时加入盐调味,火锅汤底就做好了。

8.鱿鱼去除黑膜后斜切十字花刀,开水中放少许料酒焯烫至卷曲立即捞出,和其他火锅配菜一起上桌即可。

3

香辣鲈鱼火锅

用料

【汤底原料】:

鲈鱼一条 母鸡汤一锅(懒得炖可以用浓汤宝)

【汤底配料】:

洋葱一个 干辣椒适量 花椒半茶匙 八角一个 香菜三棵带根

蒜苗两根 青红尖椒各一个 姜一块

【汤底调料】:

豆豉酱 一汤匙 郫县豆瓣半汤匙(豆豉推荐小康和福临门风味豆豉)

盐一茶匙 胡椒粉一茶匙 干淀粉

做法

1,鲈鱼去头后片掉鱼肉,骨头切块,鱼肉斜45度片鱼片,比水煮鱼稍微厚一点。鱼头切三块。洗净血污用盐,胡椒粉腌十分钟。

2,拍上干淀粉,抖落多余的干粉。

3,热油炸微黄后,捞出再一次放入油锅炸金黄。

4,洋葱切片,姜切片,香菜用根。

5,锅里放油,比炒菜稍微多一点,小火炸香花椒,八角,干辣椒。出红油后,放入姜,洋葱,香菜根。

6,炒好的料拨在一边,锅斜一点,把豆豉和豆瓣酱放入,小火炒出红油。

7,混合炒出浓郁的香味。

8,把鱼片放入混合均匀即可,出锅放入香菜叶,蒜苗,青红尖椒。

4

羊肉火锅

用料

羊腿肉 、郫县豆瓣2勺、八角3颗、桂皮2个、花椒1小把、干辣椒5个、生姜3大片、油 、盐 、料酒 、生抽 、老抽 、萝卜 、莴苣 、千张 、大蒜苗

做法

1.羊腿肉切成麻将块大小,用淡盐水浸泡半小时后洗净。

2.在锅中加入清水和洗净的羊腿肉,加一点料酒。煮开后继续煮3分钟,然后捞出羊肉,用清水洗干净浮沫,沥干待用。

3.另起炒锅,加油、桂皮、八角、花椒,小火爆香后加入干辣椒、生姜和郫县豆瓣,炒出红油后加入羊肉,改大火翻炒至每一块羊肉均匀沾上调料。

4.沿锅边淋上料酒,继续炒制到酒味散去,然后淋上生抽、老抽翻炒均匀。

5.加开水至没过羊肉,继续煮~(若要下的菜比较多可以稍微多加一点水)

6.水沸腾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左右,羊肉快熟的时候下入萝卜块这类难熟的菜。过5分钟下莴苣、千张等易熟的菜。

7.至羊肉软烂,青菜煮熟,关火,表面放大蒜苗就可以准备吃了。

5

冬阴功火锅

用料

材料:鲜虾适量、香菇或其他菌菇适量、高汤一大碗、香茅干五六小段、良姜干三块、干辣椒3个、冬阴功酱 1.5盒(灌装的话1.5大匙)

柠檬叶五六片、青柠1/4个、椰粉5大匙、鱼露2匙、炼乳2汤匙、砂糖1匙、鸡精少量、香菜1棵

做法

1、材料准备:全部都是网购的干料,鱼露和炼乳还有椰粉一般的超市都可以买的到;

2、锅中放入自己熬好的骨汤和清水,放入香茅干、良姜干、干辣椒、干柠檬叶、青柠一起煮开;

3、再放入冬阴功酱料;

4、放入椰粉,放多些味道会更浓郁;

5、放入炼乳,此时搅拌煮开后汤汁已经非常浓醇美味了;

6、再加入少许鱼露;

7、加盖焖煮10分钟,美味汤底成功了;

8、选用的虾只要是新鲜的都可以,看各自喜好了;

9、菌菇是必备的,草菇很鲜美,但家里没有就拿香菇代替了;

10、加入食材后,滚汤略煮至熟即可,接下来就可以拿这锅冬阴功火锅汤底来涮配菜吃了。

二、药膳火锅菜单

1、当归牛尾火锅

当归50克,牛尾1条,毛肚、瘦猪肉、冬瓜片、菜花各250克,鸡爪、鸭血各100克,鸭肫5只,水发海带、鲜冬菇各100克,料酒25毫升,姜、葱、蒜各30克,冰糖20克,盐15克,胡椒粉、味精各5克,肉汤2500毫升。特点是汤鲜味美,肉质香嫩,具有补血益肾、强筋壮骨的作用。但感冒发热者忌食,小儿慎食。

2、绿豆藕素火锅

鲜藕片500克,冬笋、绿豆、豆腐干各150克,油菜心、菜花、黄豆芽、水发黑木耳、粉条各75克,姜片、葱花、大蒜、精盐各20克,白糖40克,排骨汤2500毫升,味精少许。特点是清香甜咸,浓郁可口,具有养血生肌、健脾开胃、清热解毒之功效。绿豆需用温水泡涨再下锅。

3、银杏全鸭火锅

银杏100克,仔鸭1只(1000克左右),鸭掌10只,鸭汤、毛肚、黄豆芽、豆腐各150克,熟猪油100克,大蒜、葱花、姜片各25克,醋、盐各15克,胡椒粉、味精、花椒各4克。特点是汤汁清香,鲜味可口,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定喘止咳效用。注意:银杏要煮熟、去芯,不可多吃。

3、玉竹海参火锅

水发海参400克,玉竹100克,鲜香菇、水发玉兰片、猪舌各150克,午餐肉、毛肚各100克,黄豆芽、白菜心各250克,姜片、葱花、大蒜各20克,麻油、味精各10克,骨头汤2500毫升。该火锅汤鲜可口,细嫩味美,具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之效。

4、山药凤尾虾火锅

山药片20克,鸡肉(带骨)400克,凤尾虾300克,水发墨鱼、瘦猪肉(切片)、水发海带、木耳各200克,熟猪油50克,葱花、姜片各30克,胡椒粉、味精各3克,料酒25毫升,精盐15克,骨头汤3000毫升。此火锅汤清味鲜,爽口奇香,风味别具,有健脾、补胃、益精之功效。

5、牡蛎猪肉火锅

鲜牡蛎肉250克,瘦猪肉500克(切片),猪心1个,鸭血、鸡肠各100克,鸡爪5只,鲜冬菇、鱼丸各150克,水发粉丝、白菜心各250克,胡椒粉、味精各5克,麻油15克,清汤2500毫升。此火锅鲜嫩软糯,浓香可口,具有补血补气、宁心安神效用。注意:牡蛎肉要新鲜,不能用死牡蛎。

6、砂仁鲫鱼火锅

鲜活鲫鱼500克,砂仁2克,泡发冬笋、粉丝各100克,豌豆苗、白菜心各150克,料酒15毫升,姜片、葱、蒜各30克,精盐15克,排骨汤2500毫升。此火锅味美汤鲜,鱼肉鲜嫩,有开胃、利湿、止呕之效。

7、牛鞭壮阳火锅

牛鞭(切片)700克,羊肉片500克,鸡肉片300克,枸杞子30克,菟丝子20克,肉苁蓉、生姜、麻油或花生油各20克,鲜香菇、金针菇、水发海带、白萝卜各100克,嫩绿叶菜、黄豆芽各150克,料酒40毫升,五香粉1包(约30克),花椒、葱花、大蒜、姜片各20克,胡椒粉、味精、食盐、糟辣椒各10克,牛肉清汤2500毫升。此火锅肉质糯嫩,汤鲜味美,冬季尤为适用,可暖肾壮阳、补益精髓,但外感风寒者忌食,儿童也不宜食用。

三、火锅菜单都有哪些?

包菜、大白菜、豆芽、黄瓜、香菇、黄花菜、藕片、香菜、生菜、小青菜、土豆片、金针菇、蘑菇、黄花菜、海带、豆腐皮、腐竹、白粉皮、黑粉条、粉条、粉丝、冻豆腐、日本豆腐、素鸡、茶干、豆腐泡、千张结、鸡翅、鸡爪、鸭舌、蟹柳、香肠、红肠、羊肉卷、羊肉串、牛百叶、鱿鱼、鱼片、猪腰、猪脑、里脊肉、牛肉、驴肉、鸡蛋、锅巴、水饺、南瓜饼、米饭、方便面、鱼丸、虾丸、鸭肠、午餐肉;三鲜锅底、鸳鸯锅底、全辣锅底;麻油碟、麻辣腐乳碟、油碟。

火锅的历史:

火锅(Hot Pot[1]  ),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时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到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

火锅一般而言,是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世界各地均有类似的料理,但主要在东亚地方特别盛行。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暴汗淋漓,酣畅之极,解郁除湿,适于山川之气候,今发展为鸳鸯锅,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老少咸宜,至冬之佳品。

典型的火锅食材包括各种肉类、海鲜类、蔬菜类、豆制品类、菌菇类、蛋类制品等,将其放入煮开的清水或特制的高汤锅底烫熟后食用。有些吃法还会蘸上调味料 一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