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彼解己这个习惯的含义?

知彼解己,也叫将心比心的交流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人际关系中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呢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不愿意去先了解对方,然后就妄加判断,妄下结论。这是很多人交流困难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二、知彼解己什么意思

知彼解己的意思是:在要别人理解自己之前首先要理解对方。理解的拼音是lǐjiě,意思是顺着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一定的认知上了解、明白。出自《众妙堂记》。

例句:

1、只要能够知己知彼,就可以一切操之在我,轻松主导战局。

2、为了能够知己知彼,政府投入大量的资源,以增强情报单位的任务。

3、只有你懂他的意思了,毕竟是好朋友,知己知彼。

三、对“知彼解己(冰山)”的理解

昨晚听了周老师讲座,真是受益匪浅,结合本节课的主题 知彼解己(冰山),我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1.先来说说“冰山”这个词,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萨提亚的冰山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如同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巨大冰山,我们普遍只看到外在的行为表现,而它只是露在海面很小的一部分。它包括行为、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

我们应该要把这个“冰山理论”运用在我们实际教学中,碰到"问题学生"应该用眼睛观察,用心倾听,认真听他诉说,用我们的仁爱去融化“冰山”这样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说到仁爱,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我与悦悦的一个小故事。悦悦今年中班,还记得去年开学,我与悦悦初次见面,那时,悦悦的眼里写满了恐惧与陌生,弱小的身体躲在父亲的身后只露出一双惊恐的眼睛,那时我便感觉到那不单单是对陌生人的恐惧,而是发自心底的害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在班上,悦悦总是静静地坐在一处,呆呆地望着同伴玩耍,提不起一丁点儿兴趣,一到午睡,她就抱着被子蜷缩在角落里,那失落的模样就象风中飘零的秋叶,她还只是一个孩子呀,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我真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与她的父母交流才知道,她父母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也不在,父母忙于工作,时常将她托给亲戚照顾,得不到父爱和母爱的她,像一条迷失了方向的小船,渐渐地,越飘越远,渐渐地越发孤独!可我真想看到悦悦这个年龄该有的最天真、最灿烂的笑容于是,每一个早晨,我会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每一个游戏和她共同参与,每一个午睡轻拍她的后背然,虽然悦悦眼中那份恐惧与陌生依然存在,但我并没有放弃,甚至更加执着,因为我相信我的这份坚持能够让悦悦改变!终于,一天早晨,面对悦悦,我正弯下腰想抱她,她却先伸出小手,那一刻,感动、感激、感恩交织在一起孩子,你终于笑了。

知道吗?在老师的心里,你灿烂的微笑让一切都值了,仁爱就这么简单,一颗心去温暖另一颗心。

2.对知彼解己的理解 

顾名思义,知彼解己意思就是先理解别人,在让别人理解自己。然而大多数人却都只会先理解自己,然后在固执己见的强加给别人,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是我认为如果能够知彼解己估计百战也能九十九胜。做到知彼解己没有那么容易,作为教师,我们现在和家长大多一学期只见两三次面,留守儿童,可能也只见一次,然后剩下的沟通方式就是微信或电话。甚至有时都忘了手机对面的那个家长什么样,想要了解对方很难,能够做的只有通过文字语音,充分的去倾听,了解对方的需求,我们现在很多老师在没了解到对方的时候,就着急的告诉他你的观点,你的要求,简单点来说,他想吃苹果,你拼命的给梨,这就造成了对方的反感和不信任。所以有些老师家长工作做的就不是很好。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咱们要做的就是今后在与人沟通交流的时候,认真专心的去倾听,去理解他,就像交朋友一样,然后在给出一些让对方非常舒服并且需要的建议,你知道了解他了,才能更好的让他也了解理解你是真的为他好,站在他的立场帮他,从而达到双方共赢的状态。

再次感谢周老师的精彩授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还要继续学习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去辅导更多的幼儿,努力做一名有仁爱,知彼解己的优秀教师。

四、知彼解己

        今天学习了知彼解己,意思就是先理解别人,再被别人理解。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只是真实的落实到生活中就难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渴望被人理解,同时又想去改变别人,喜欢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别人,还真是矛盾。

        万事万物都有他的运行规律,想要被人理解其实并不是寻求来的,而是发展而来,明白事的因果,同理心去感受对方的快乐、愤怒、痛苦、激动,然后用心去倾听,去真正理解别人,别人自然会来理解你。

五、如何理解“知彼解己”?

这几天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收获多多。尤其是“知彼解己”这个概念,更是让我茅塞顿开。

不过说实话,在一开始接触这个概念时,我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知彼解己,顾名思义,就是先理解对方,再说出自己的建议!

可是自己从小便受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影响,认为这是双方博弈的最高境界。知彼解己却是以对方为主,这又是为何啊?

伟人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自己也实践一番好了!

恰好这两天跟随协会外出考察,是协会成员相互增进了解的好机会。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知己知彼”这个概念发挥作用甚微,反而是“知彼解己”更令我受欢迎。

于是我对此有了一番结论,那就是“知己知彼”应该更适合于双方是竞争关系,在博弈中就会更加有优势,而“知彼解己”更加适用于人交往,这策略简直是百试百灵啊!

知彼解己什么意思(知彼解己怎么读)

如此可见,运用策略还真的需要学会看情况啊!

六、谈谈“知彼解己”

第一次看到“知彼解己”这个词觉得很拗口,怎么读都不顺,所以没去在意。看完七个习惯这本书后,我才明白这个词蕴含着很深的哲理。

“知彼解己”~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

这是进行有效人际沟通的关键。

沟通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技能。人们在清醒时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交流。但是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多偏向读写的训练,说也占一部分,可是从来没有人教导我们去听。

其实在平时的沟通中,“听懂”真的很重要。听懂别人说话,尤其是从对方的立场去聆听,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柯维提出,“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

聆听有层次之分。

第一层是充耳不闻,压根不听别人说话。

第二层是装模作样地听。其实脑子在神游太空。

第三层是选择性接听,只听一部分。

第四层是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

第五个层次,也就是最高层次,移情聆听。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移情聆听不只是理解个别的词句而已。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10%通过语言来进行,30%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0%则得靠肢体语言。所以移情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不必以己度人,也不必费心猜测,你所要了解的是对方的心灵世界。

移情聆听就是心和心的深刻交流。

所以,不管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又或者是陌生人,先用心去聆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聆听他们的内心。

其实每个人都喜欢善解人意的好听众,如果你能适时扮演这种角色,你会惊讶对方毫无保留的程度。

前提是你必须真心诚意为对方着想,不存私心。

这就是“知彼”的最高诠释。

当你完全理解了别人,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时候,你再把你的观点阐述出来,让对方理解你。

这就是“知彼解己”的沟通方法。

我对“知彼解己”这个词的最深刻理解就是:在沟通中,“知彼”在前,“解己”在后;“知彼”比“解己”重要。

所以,以后在和别人沟通时,先用心去“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