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二病”是什么意思?
中二病(又称初二症)是伊集院光在广播节目《伊集院光
深夜的马鹿力》中提出,比喻日本青春期的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等特别言行的俗语。当时这个名称不过是伊集院光与听众交流时的特有简称,但由于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共性存在,该名称也就成为了网络上广泛的热门用语。
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中二”是日语对“初中二年级”的称呼,中二病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初二年级青少年的某些病态自我意识。其实它不限于初二年级,也未必算正规意义上的病,这只是一种谑称。
因为“中二病”并不是个严格的定义词,通过不同途径接触它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并且褒贬皆有,争论不休。这类意识都暗暗地强化自己希望的状态(如成熟、理智、与众不同)、并且暗暗排斥不希望的状态(如平凡、内疚、无力感)。比如:
——“我与别人是不同的。”
——“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这才是成熟。”
——“如果有反例,就参看上面三条。”
基本上这是很多人都经历过(或正经历)的一种情况。甚至发展出“人不中二枉少年”的夸张说法。
二、中二病什么梗 中二病什么意思
1、“中二病”指的是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为是的思想、行动和价值观。随着这个词在网络上的广泛运用,“中二病”现在主要指那些自我意识过盛、狂妄,又觉得不被理解、自觉不幸的人,尤其是那些“成形的价值观与尚未脱离的幼稚想法互相混杂”的成年人。
2、说白了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二。详细点就是一些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们幻想一些魔幻和科幻的东西并在动作和语言神态等方式表现出来,而这些行为常常让周边常人觉得很奇葩很尴尬,比如这句经典的“错的不是我,是世界”听完后觉得好羞耻。
三、中二(中二病)是什么意思?
中二病是日语的俗语、网络用语,也是ACG次文化中的萌属性之一;是青春期的一种正常现象。
中二病是“(日本的)初中二年级学生在早期青春期可以见到的渴望成长,而做出逞强的行为和语言”的自嘲词语,在这之后,它转之变成了嘲笑“青春期少年充满爱的空想”的网络语。有别于中坊。在中国大陆,含有一个二字使不少人对不爽的行为也使用这个词,这是不正确的。
“发病”时期约在初中2年级前后,故称为“中二病”,而把有那种情况的人称为“中二病患者”(初二症患者)。虽然称为“病”,但和医学上的“疾病”没有关系。称为“症”才比较贴切。中二病是基于青春期的一种正常现象,并不是洪水猛兽。
就好比一个少年看了一部很火的动漫剧,他会把动漫剧中的人物表现还有“咒语、台词”搬到现实生活中,把自己当成了有“特殊能力”的主角,这种表现就是“中二病”。
扩展资料:
起源与传播——
首次出现在名为『伊集院光のUP'S
深夜の马鹿力』的广播节目中。1999年1月11日放送的该节目中,主持人伊集院光有「我刚得了中二病」这样的发言,从第二周开始增加了名为「得了吗?中二病」的环节,将向听众征集的各种「病例」系统化。
伊集院本人作为标准的举的例子有「『因数分解有个啥用啊?』『大人都是肮脏的』」「寻找真正的亲友吧」等等。这是放送时仅在节目听众之间使用的名称,在节目内部环节结束后就很快被忘掉了,但是2005年时却在网上被再次广泛使用起来。当时2ch生活全版尽是使用「中二病综合串」等名称,自虐意味渐少,嘲笑意味更浓;
从「说出过去的糗事引发大家的怪叫串」中名为“邪气眼”的投稿开始,成为了思春期的少年们面对对于自己满溢着爱的空想嗜好之类的蔑视,特别是对于创作物类似「持有与身高不符的过于宏大的设定和过于夸张的世界观的作品」;
进而变为「非现实的特别的世界观和设定」这样的奚落时固定使用的黑话。另外,作为网络上的黑话,有时也将「中」字变成「厨」字成为厨二病这样的表达。关于如前所述的节目环节结束之后发生的意义的变迁,伊集院本人表示「因为已经不是我创造它时的意义了,对词汇本身没啥兴趣。」
四、中二病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中二病?
中二病,这是源于日本的一个词汇,用来形容青春期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的言行的俗语,因为初中二年级的青少年大多数会有这种特征,所以叫中二病。
随着这个词在网络上的广泛运用,“中二病”现在不只局限于用来形容青少年,也指那些自我意识过盛、狂妄,又觉得不被理解、自觉不幸的人。
私以为,这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一种病,因为来得猝不及防,发作时让人束手无策,而且“无药可救”。
“愚蠢的人类,你们都不懂我”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二病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患上中二病的人通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叛逆,认为自己跟别人很不一样。他们会用一些新奇的行动去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并且自以为很帅很酷,但真相是,周围的人通常对他们感到无法理解。
刚上初中那会儿,我突然开始思考关于世界的问题。例如,也许这个世界是以我为主人公在运转的,我看到什么东西,那个东西才存在于世,而我没看到的时候,他们是不存在的。几年后在高中的政治课上,我才知道这就是哲学家们所说的唯心主义。而更多年后,我发现了另一个真相,原来自己不是哲学家,只是“中二”。
仔细想来,当年上初中的那个我,不只是自我中心,更有些许反常。
我从小就是典型的超级乖、年年三好学生、不用家长操心的那种“别人家孩子”,然而就是这样的我,在初中时和我妈爆发的战争次数,至今仍占据我成长轨迹抛物线的最顶端位置。
如今试着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那个“叛逆”的自己——当时正开始有点“小大人”模样,主见越来越强,对家长的反对意见轻易就感到烦躁,认为自己不被理解,一句稍微刺激点的话就能踩到我的雷区让我爆发,争吵之后还坚决不认错,委屈到世界要崩塌的样子。
明确的自我主张,不容得任何质疑,是那时中二的我“叛逆”的心理状态。至今我仍深深记得,我和我妈妈争吵之后,她那被我气得近乎绝望的表情,就像在说“我乖巧的女儿怎么会变成这么奇怪、执拗又敏感”,而我只是一味地觉得委屈,因为最亲近的家人不懂我,因为全世界都不懂我。
“无法预防”的病因
一个人的成长,在不同阶段之间都存在着过渡期,这通常也是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时期。“中二阶段”就是在幼稚期与成熟期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青少年的“中二病”就是这个特殊阶段的产物。
初中二年级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萌动的成长期,他们对大千世界有着许多好奇和感兴趣的事物,迫不及待成为大人,同时又对于儿童时期的各种事物开始产生一种否定的情感,认为那些是幼稚的、不再适合自己的。
有趣的是,这些“小大人”对于那些“真正的大人”也不是全然认同的,因为他们有太强烈的自我主张,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去构建自我认同的世界。他们的世界观,是上一代的教育和新一代的成长环境融合之后的产物,由于缺乏实践的检验,就像摇摇欲坠的堡垒,随时都可能崩塌。他们就用着这些暧昧的判断基准和病态的自我意识,去决定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成年人看来自然是非常扭曲而滑稽的。
“人不中二枉少年”
大多数人这一生都是有‘中二病’的, 也许“中二”的那个你曾经幻想拯救世界,曾经做出各种多年之后不堪回首的蠢事,曾经目空一切,曾经有着与如今截然不同的三观……但我相信,那份张扬与骄傲,是少年的你独特的气质呀~中二的你自以为是大人模样,用幼稚的有些好笑的行为去填充你的青春,这本身就是人生的趣味嘛!
毕竟,人不中二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