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最出名的特产是什么
百度搜索----------‘鄱阳湖城之家’------------
鄱阳特产:黄芽头、银鱼、藜蒿、春不老菜 珠湖银鱼、东湖鲫鱼、鄱湖鳜鱼以及藜蒿、春不老菜等天然食品堪称一绝。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的甲鱼酒独树滋阴补酒之帜,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的脱胎漆更是巧夺天工。鄱阳金、银、铅、锌、煤碳、萤石等矿产丰饶。特产:黄芽头、银鱼、藜蒿、春不老菜 珠湖银鱼、东湖鲫鱼、鄱湖鳜鱼以及藜蒿、春不老菜等天然食品堪称一绝。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的甲鱼酒独树滋阴补酒之帜,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的脱胎漆更是巧夺天工。鄱阳金、银、铅、锌、煤碳、萤石等矿产丰饶。
百度搜索----------‘鄱阳湖城之家’------------
鄱阳特产:黄芽头、银鱼、藜蒿、春不老菜 珠湖银鱼、东湖鲫鱼、鄱湖鳜鱼以及藜蒿、春不老菜等天然食品堪称一绝。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的甲鱼酒独树滋阴补酒之帜,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的脱胎漆更是巧夺天工。鄱阳金、银、铅、锌、煤碳、萤石等矿产丰饶。
鄱阳的特产是什么?
1.四季时鱼 鄱阳自古“稻饭鱼羹”,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地处鄱阳湖滨,鱼是除稻之外的主食之一,长此以往,食有所择,烩有所究,于是有“春鲇、夏鲤、秋鳜、冬鳊”四季时鱼之分。 2. 鄱阳三鲜 四季时鱼为大多数人所知,鄱阳三鲜的称谓很多人不大清楚。不过把这三种鱼说出,人们也就不感到生疏了,这就是银鱼、鳗鲡和鲚(即凤尾鱼)。 3.独特虫鱼 虫鱼学名暇虎鱼,亦称春鱼,端午节前后才有;体长约15-20毫米,通体晶莹,散有黑点。鄱阳人以它为待客珍品,或佐以炒蛋,炒春不老腌菜,炒辣椒以及作羹、或为面的底汤,无不鲜美。 4. 鲜嫩虾仁 虾仁,又称虾米,有干鲜两种,是鄱阳湖大鲜虾去壳挤制而成。 5.上等珍珠 鄱阳在唐朝贞观年间便有人采撷珍珠。本县中部的珠湖,便因历史盛产天然珍珠而得名。 6.庙前白莲 白莲,又称家莲,主产于本县三庙前,凰岗及其它乡镇也都有出产。 7.横溪大豆 横溪为本县拓港乡所属,这一带所产皮豆,因颗粒大、色泽好、出浆多、味鲜美而闻名远近,所以称之为"溪豆"。 8.清塘莲藕 太阳埠乡清塘村,有塘因盛产莲藕而著名。 9.鄱阳镇"春不老" 春不老为本县名菜,仅产于鄱阳镇东湖四岸,上士湖的西门高门一带,也就是在鄱阳镇旧城周边生长,出城数里则变之为芥。 10.湖洲藜蒿 鄱阳湿地面积大,野生藜蒿产量达数十吨之多。 11.脱胎漆器 鄱阳脱胎漆产品有300多种,花色达2000多件,曾远销港、澳、东南亚、日本、欧洲和北美,是我国髹漆工业的重要产地。 12.莲湖瓜子 鄱阳种植瓜子的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有鄱阳人洪皓带来西瓜种子回乡种植。 13.驿前渔钩 鄱阳是淡水鱼的重要产地,渔具生产工艺先进,其中用铁丝制作的渔钩,至今仍是鄱阳县的独特产品。 14.饶河戏 宋朝以南戏为基础,经过元、明两个朝代,饶河(鄱阳)人在南戏和弋阳腔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发展,变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以板击节的高腔,与乱弹、徽剧、秦腔、昆曲等皮黄声腔溶融揉合,形成了唱腔丰富、剧目众多,乡土气息浓郁的饶河戏。因此,鄱阳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戏剧之乡”的称号。
鄱阳湖银鱼是海鲜吗?
既然是鄱阳湖出产的淡水银鱼,自然只能算是湖鲜或河鲜,算不上是海鲜。
鄱阳特产鄱阳湖银鱼。都昌产银鱼历史悠久,明朝时列为地方贡品,曾荣获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鄱湖银鱼透明,头平偏,口大,牙锐,背鳍和脂鳍各1个,晒干后似雪白银条,故名“银鱼”。鄱湖银鱼肉美味鲜,营养丰富,有益脾、润肺、补肾、去虚、增阳、滋阴等功效,属上等滋养补品。
鄱阳湖的银鱼和太湖等地的银鱼不同。鄱阳银鱼全属定居型一类,不是回游型,故而味道特别鲜美。每到金秋十月,渔民们就用密网在湖中扬帆随风跑网。渔民们多把鲜银鱼晒制成淡银鱼干。如果赶上好天气,银鱼干雪白得象萝卜丝一样。阴天凉干的银鱼就泛黄了。虽然色泽不一样,但它们的营养价值都很高。在100克银鱼干中,含蛋白质72.1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0.5克,还含有钙、磷、铁等,具有益脾、润肺、补肾、去虚等功能,适宜脾胃虚弱的人食用。
关于鄱阳湖的特产--银鱼
银鱼 yínyú
(《纲目》)
英语名:whitebait
【拉 丁 名】Hemisalanx prognathus Regan
亦称冰鱼(icefish)或玻璃鱼(glassfish)。
银鱼科(Salangidae)银鱼属(Salanx)多种半透明鱼类的统称。见於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很少长於15公分(6吋)。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
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太湖银鱼,历史悠久,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大银鱼和雷氏银鱼。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
【异名】
王余(《尔雅》郭璞注),蛤残鱼(《尔雅翼》),银条鱼(《日用本草》),面条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大银鱼(《鱼类分类学》)。
【来源】
为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动物银鱼的全体。
【动物形态】
银鱼,体细长,近圆简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
【生存环境与分布】
可以生活于近海的淡水鱼,具有海洋至江河洄游的习性。分布山东至浙江沿海地区,尤以鄱阳湖,长江口崇明等地为多。我国的太湖盛产银鱼。少数种类分布到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库页岛地区。
【化学成分】
可食部100克含:水分89克,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物1.4克,灰分1.0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
【性味】
《日用本草》:"味甘,平,无毒。"
【归经】
《本草求真》:"入脾、胃。"
【功用主治】
补虚,健胃,益肺,利水。
①《日用本草》:"宽中健胃,合生姜作羹佳。"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利水,润肺,止咳。"
③《医林纂要》:"补肺清金,滋阴,补虚劳。"
④《随息居饮食谱》:"养胃阴,和经脉。"
【相关传说】
从前,水晶宫龙王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银果,女的叫银花。一日,龙王派它俩到人间查看生物生长情况。在人间,它俩看到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十分羡慕。以后,它俩的感情日益深厚,于是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相敬相爱的自由生活,再也不愿回水晶宫了。后来,龙王知道了,认为银果、银花违犯令条,罪不能容,便派水兵水将,将它俩捉拿回宫问罪,并传旨将银果、银花打出水晶宫,永为全身透明的小鱼。从此,银果,银花只能在浅水处游动。它俩感情深厚,银花在人间有身孕了,肚子日渐大起来,游动也很缓慢。银果随着银花总不远游,并为银花寻找食物。不料这又被龙王知道了,龙王顿时大怒,即刻传旨,不许出生。银果、银花一听,悲痛万分,相互流泪不止。银果说:“这不是让我们断子绝孙吗?”银花接着说:“我们已是夫妻,怎能没有儿女,我决意破肚而死。这样能保全后代繁衍下去。”说罢,银花便游向碎石,破腹产卵而死。银果一见银花死去,它安置好卵子,也很快死去了。这是一段神话故事,不足为信。但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确为事实。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
银鱼营养分析
银鱼属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高脂血症患者食之亦宜。中医上认为其味甘性平,善补脾胃,且可宜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
鄱阳湖里面都有什么鱼
一、鲥鱼
鲱科鲥属的一种鱼类。体侧扁,长70厘米,银白色,分布于中国、朝鲜、菲律宾沿海,是一种名贵食用鱼。鲥鱼为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鲥鱼在长江的产卵场,比较集中在鄱阳湖及赣江一带,少数逆水而上到洞庭湖入湘江,极少数上溯到宜昌附近。
二、鄱阳湖银鱼
鄱阳特产鄱阳湖银鱼。都昌产银鱼历史悠久,明朝时列为地方贡品,曾荣获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鄱湖银鱼透明,头平偏,口大,牙锐,背鳍和脂鳍各1个,晒干后似雪白银条,故名“银鱼”。
三、雷鱼
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分布山东至浙江沿海地区,尤以鄱阳湖,长江口崇明等地为多。我国的太湖盛产银鱼。少数种类分布到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库页岛地区。
四、鳡鱼
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鳡属。俗称黄鱄、黄钻、黄颊鱼、竿鱼、水老虎、大口鳡、鳏。鳡鱼在我国分布最广,黑龙江流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红河及其支流,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湖等大水域都有分布,而其中以长江为最多。
五、鲌
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鱼类的统称,又名白鱼。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型经济鱼类。在中国分布很广,除西北高原外,各江、河、湖泊都有,也见于苏联及朝鲜,图们江与鸭绿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