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苏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苏轼

苏 轼:北宋文学家眉州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的儿子。嘉佑进士。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元丰二年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而入狱。哲宗亲政时出任知州,其后多次被贬,元符三年病死于常州。

2、苏洵

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眉州眉山人。深得欧阳修推誉。以文章闻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主张抗击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很不满。由于文学上的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苏武

苏武: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人,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匈奴羁留十九年,牧羊于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啮雪吞旃,而仍杖汉节,为保持民族气节树立了榜样。

汉宣帝将苏武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褒赞他爱国忠贞的节操。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苏武去世,享年八十余岁。

4、苏秦

苏秦:河南洛阳人,战国时的纵横家,曾成功地劝说六国国王联合抗秦,身佩六国相印,可谓三寸不烂之舌能抵百万雄兵。

5、苏颂

苏颂:福建省泉州人,北宋天文学家、药学家,官至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他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有《新仪象法要》遗世,叙述水运仪象台的结构和制造。在医药方面,编著了《图经本草》,对药物学的考订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轼、百度百科——苏洵、百度百科——苏武、百度百科——苏秦、百度百科——苏颂

二、苏姓历史名人

苏资琛、苏雪林、苏希洵、苏四十三、苏兆征等。

1、苏资琛:共产党党员,1950年任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1963年任陕西省副省长。1895年出生于薛曲村,1974年5月15日去世。

2、苏雪林:作家,屈赋研究。代表作品有《蝉蜕集》等。1897年3月26日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县丞衙门里,1999年4月21日去世。

3、苏希洵:法学家、教育家,归国著有《现代宪法的趋势》、曾任新桂系政府秘书长、教育厅长。代表作品有《中越商务与旅越华侨》等。1890年出生于广西武鸣县,1970年去世。

4、苏四十三:回民新教起义军首领,门宦斗争中抵抗老教、官军;领导多族民众进行反清起义后被镇压。1729年出生于青海循化厅撒拉查加工古节烈庄,1781年去世。

5、苏兆征: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领导省港大罢工、策划制定广州起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1885年11月11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淇澳村东溪坊,1929年2月25日去世。

三、姓苏的名人有哪些 名人内容介绍

1、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

2、苏轼:(1038~1101) 字子瞻,宋眉州眉山人,为苏洵长子。诗、词、文、书、画均有名,为文雄浑奔放,诗亦清疏隽逸,为北派大宗。王安石倡行新法,轼上书痛陈不便,得罪安石,被连贬数州。在黄州时,筑室于东坡,号东坡居士,后累官至端明殿侍读学士。卒谥文忠。着有东坡集、东坡词等。

3、苏辙:(1039年-1112年)北宋时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位成都市西南)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

4、苏步青:(1902.9.23-2003.3.17),原名苏尚龙。浙江省平阳县人。著名数学家。

四、苏姓的历史名人

苏姓,是一个华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2位,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45位。

历史上部分姓苏的名人

苏秦(前?——前317年),字季子,战国时期的洛阳(周王室直属)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苏秦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劝说六国国君联合,堪称辞令之精彩者。于是身佩六国相印,进军秦国,可是由于六国内部的问题,轻而易举就被秦国击溃。

苏代,战国时纵横家。东周洛阳人。苏秦族弟。初事燕王哙,又事齐愍王。还燕,遇子之之乱,复至齐、至宋,燕昭王召为上卿。或云秦兄弟五人,兄代、厉、辟、鹄,并游说。秦最少,故字季子。案秦弟代,代弟厉,《战国策》、《史记·苏秦传》皆同,唯谯周《古史考》、鱼豢(《典略》为异。

苏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中国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苏峻(?-328年),长广郡掖县(今属山东)[1]人,字子高。晋朝将领,士族,仕郡为主簿。永嘉之乱,他结垒于本县,后率所部数百家泛海南行,至于广陵(今江苏扬州)。王敦叛乱前夕,苏峻先后为东晋淮陵内史和兰陵相。苏峻既是朝廷命官,又是各自所统流民之帅。西晋末年,纠合流民数千家结垒自保。后率众南渡,元帝任为鹰扬将军。以破王敦功,进使持节、冠军将军、历阳内史,有锐卒万人。庾亮执政,解除苏峻兵权,征为大司农。他于咸和三年(328年),以讨庾亮为名,与祖约起兵反晋,攻入建康,大肆杀掠并专擅朝政。不久温峤、陶侃起兵讨伐,苏峻战败被杀。

苏绰(498-546)南北朝时期西魏大臣。字令绰。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人。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深得宇文泰信任,拜为大行台左丞,参与机密,助泰改革制度。曾创制计帐、户籍等法,精简冗员,设置屯田、乡官,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苏章,字儒文,东汉扶风平陵(今属陕西咸阳西北)人。苏章年少博学,善作文,曾负笈从师,不惮千里之遥。安帝时,举贤良方正,为议郎。举陈朝政得失,语言率真恳切。后出任武原县令,时逢荒年,他开仓放粮赈饥,使三千多户度过饥荒。顺帝时任冀州刺史。后来,苏章调任并州刺史,摧折豪强,触怒了当权者,因而被免官,乃隐居乡里。当时东汉政治日渐腐朽,民生凋蔽,有人向朝廷举荐苏章,认为他是定国安邦之贤才,朝廷也愿再任用他,苏章终以年大推辞。苏章家居赵郡,其后代至苏则为魏东平宰相,家族繁衍,形成苏氏赵郡派系。

苏威(534-623):隋代宰相。字无畏。其家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大族。父苏绰,西魏名臣。北周时,苏威袭爵美阳县公。隋代建立,隋文帝杨坚任他为太子少保,兼纳言、民部尚书。他建议减轻赋役,被采纳。后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苏威很有才能,历任要职,与高颎参掌朝政,齐协力辅佐隋文帝。政刑大小,均参与筹划。文帝修订隋代典制,律令格式多为苏威所定。开皇九年(589)被任为尚书右仆射。十二年,有人告发他和主持选举的吏部官员结为朋党,任用私人,遂被免除官爵。此后,屡次起用,屡被免官。大业元年(605),他继杨素为左仆射。三年,因事罢免,后又以太常卿、纳言参掌朝政,加开府仪同三司,颇受尊重,不久又被罢免。他对隋炀帝不敢直言进谏,遇事多承望风旨。隋末,反贼宇文化及弑炀帝,以苏威为光禄大夫。化及败,苏威降李密;李密败,苏威又归王世充。世充称帝,署苏威为太师。唐平王世充后,苏威求见秦王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渊,均遭拒绝。武德六年(623)病死于长安。

苏良嗣(606年-690年2月24日),封爵温国公,唐朝官员,陕西雍州武功人(今属西安市),苏世长之长子。受父亲影响,苏良嗣刚正不阿,高宗时,担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后为雍州长史。武则天临朝,苏良嗣迁工部尚书,封温国公。后为西京留守,武则天为之赋诗饯行,赏遇甚厚。不久,苏良嗣被迁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因遭人诬陷、牵连,心中郁闷,抱疾而亡,终年八十五岁。武则天为此辍朝三天,举哀于观风门,敕令百官至宅赴吊。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苏汉臣,北宋末南宋初画家。生卒年不详。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一说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为北宋宣和画院待诏,南渡后又复职,隆兴初画佛像称旨,任承信郎。

苏天爵(1294~1352)元代文学家。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少时从安熙学习,后又以吴澄、虞集等为师。

苏天福(?-1863) 清朝捻军起义首领。一作添福。河南商丘永城市裴桥乡苏平楼人,回族。曾做过贩羊、卖油生意。开过粉坊,是贫苦农民兼小商贩。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打到河南,他结捻聚义,占据永城。1854年在安徽亳州与张乐行组成捻军,举行捻党起义,控制了淮北地区的广大农村和城镇。曾在夏邑击败河南团练大臣徐广缙,在归德(今商丘)城包围了以祝□为首的团练。1855年各路捻军齐集雉河集,举行会议,他被推为五大旗头领之一,任黑旗总目,称“顺天王”。次年雉河集失守,随张乐行率部南下,活动于正阳关、三河尖一带,1857年接受太平天国领导,被封为“立天候”。1861年随部北归雉河集。1863年雉河集再度失守,与张乐行同清军僧格林沁部决战,失败后,被杀害于亳州义门集附近的周家营。

苏兆征,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香港海员大罢工、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的领导人。

姓苏的男明星:

苏有朋、苏国梁、苏照彬、苏醒、苏永康、苏打绿、苏志燮等等。

姓苏的女明星:

苏笠汶、苏幼珍、苏青、苏岩、苏玉华、苏怡贤、苏明明等等。

五、姓苏的历史名人都有哪几位?

说到“苏氏的历史名人都有哪几位”,那首先要从苏氏发祥说起。苏氏发祥于河南温县,当时处于中国古代周朝。周朝迁都洛阳,史称东周,苏姓为官者及其苏氏族人,也都随之迁徙洛阳。因而“苏氏的历史名人”,要从周朝说起。

1. 周朝,苏忿生,西周开国功臣之一,与周公、召公齐名。因封于苏,故称苏忿生。

2.春秋战国,苏代,战国时期纵横家;其弟分别为苏厉(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披六国相印,合纵抗秦)、苏辟、苏鹄。

3.汉朝,苏武,西汉中郎将,出使匈奴,被扣,不屈节,十九年后还。汉朝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4.三国-魏国,苏则,东平相,都亭侯。深得曹操、曹丕倚重。

5.晋朝,苏峻,兰陵相、冠军将军、历阳内史、散骑常侍、大司农,封邵陵郡公;苏蕙,魏晋三大才女之一,千古奇女子,五岁学诗,七岁学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学织锦,姿容美艳,传世之作仅一幅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制织锦《璇玑图》,著有回文诗4206首。

6.隋朝,苏威,尚书左仆射、太师、宰辅,四贵之一,授开府仪同三司,封邳国公。

7.唐朝,苏良嗣,唐睿宗时任宰相,武则天时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苏瓌,唐中宗时任宰相,封许国公;苏味道,武则天时期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苏颋,唐玄宗时任宰相;

8.宋朝,三苏:苏洵,北宋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苏洵之子,北宋翰林学士、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北宋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唐宋八大家之一。

9.金朝,苏保衡,金朝汉人,金世宗时期尚书右丞。

10.元朝,苏克明,蒙古族,属孛儿只斤氏,蒙古苏氏始祖,为元顺帝皇叔,封义王。1368年,元朝崩溃前夕,义王携家眷遁至山东,易名更姓,沿袭至今。

11.明朝,苏民,兵部右侍郎;苏佑,苏克明之玄孙,文学家,兵部尚书。

12.,清朝,苏明良,雍正年间任台湾总兵官,后官至福建陆路提督;苏四十三,撒拉族人,反清起义领袖;苏元春,清末湘军将领。

因为民国时期和现代,已经不属于“古代”范畴了,所以就不继续列举了。

六、姓苏的历史名人

苏天赐(1922年-2006年8月25日),广东阳江人,著名画家,历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苏阿芒(1936年11月-1990年9月),原名苏承宗,安徽石台人,国际世界语博物馆馆员,国际世界语协会驻华代表。

苏高礼(1937.3)山西平定人。 擅长油画与教学。。

苏百钧 (1951.8) 广东广州人。 擅长中国画、美术教育。

苏天赐(1922.7)广东阳江人。 擅长油画。

苏朗(1938.9) 原名严国保,湖北武汉人。 擅长版画、漫画、连环画。

苏绍连:台湾诗人

苏凡凌:台湾作曲家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平阳人,著名数学家。

苏德隆(1906年7月9日-1985年4月3日),江苏南京人,流行病学家,公共卫生学家。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苏秉琦(1909年10月4日-1997年6月30日),河北高阳人,著名考古学家。

苏元复(1910年4月19日-1991年6月17日),浙江海宁人,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

苏良赫(1914年2月14日-2007年6月27日),直隶丰润人,工艺岩石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工艺岩石学开拓者之一。

苏昭旭:台湾铁道专家

苏昭铭:台湾知名交通学者。

苏耀祖:前运输署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