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十大美男都是谁?

古代的十大美男有:潘安、宋玉、子都、宋文公、嵇康、卫玠、韩子高、兰陵王、慕容冲、独孤信其实我认为李逵也很俊美,只不过不符合大众审美。

潘安古时四大美男之首,“貌比潘安,掷果盈车”等词语,但最重要的还是有才情,个人认为没有最帅,只是风格迥异,不同的风情。

宋玉是屈原弟子,他并没有因为其美貌而青云直上,其在官场上混得还是比较差的,一生都没有做过什么大官,虽然靠写得一手好文章和精通音律,也曾接近过楚王,但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连提点建议都没被采纳。但他并没有从此自弃,而是投入到创作中去,也写出了不少好文章。他在屈原骚体的基础上变化出一种新体裁----赋,虽不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算是不辱没师门了。

其实男子美不美要看是哪一个朝代,如果是魏晋南北朝,应该是以阴柔为美的。男子要化妆,抹粉,脸要白,衣裳要宽松飘逸,要瘦不胜衣,要病态羸弱。

结合那个朝代的历史来看,文人墨客大多对国家绝望,放浪形骸,癫狂不羁。老百姓也不正经,天天在家研究谁好看。所以那个朝代出现了很多有记载的美男子。比如卫玠,因为长的好看,每天被粉丝围着,得了抑郁症死了。后来就有了看杀卫玠这个成语。

二、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分别有谁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包括潘安、卫玠、子都、宋文公、宋玉、兰陵王、嵇康、韩子高、慕容冲、独孤信。

潘安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又名潘安仁,字安仁,西晋著名文学家,河南巩义(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籍贯河南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县大潘庄),有"河阳一县花"之称。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为在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批死忠的"粉丝"了。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相关的成语与典故有"掷果盈车"、"河阳一县花"、"金谷俊游"、"辞官奉母"、"潘杨之好"、"连壁接茵"等。潘安,君生颀长而白晳,如花一般俊美精致的五官对于中国人对于男子的审美影响之大,已经变成一种千年形成的标准。潘安成为美男子的代称,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语林详解》

宋玉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出生于战国时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为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隽才辩给,善属文而识音。"他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齐名的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风流倜傥、潇洒干练、反应敏捷、谈吐不凡,所以楚王经常要他陪伴伺候,或游于兰台宫,或游于云梦泽。

卫玠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

卫玠是历史上唯一因为太帅了而被人"看"死的美男子。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时,人们早已听到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这种劳累,终于形成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此即成语"看杀卫玠"的典故。

子都

子都,郑国国都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人,春秋时期郑国公子,《诗经·山有扶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个"子都"大名叫做公孙阏,不仅相貌生得美,还有着一身的好武艺,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郑庄公的大夫。

子都就是因为貌美而受到郑庄公宠爱的。郑国在决定讨伐许国的时候,组织了一次祭天的仪式,在仪式上顺带检阅部队,并提供一辆战车作为战争前鼓舞士气的竞赛奖品。大夫颍考叔乃是一位不服老的将军,他抢了就跑,子都怎么追也追不上,气得直跳脚。兵临许国城下的时候,颍考叔不愧为郑国第一勇士,擎着郑庄公的大旗一下子攻上了城墙,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得意,城下的子都想起争车之恨,越看越不顺眼,在城下抽出一枝箭照着他后心就射了上去,颍考叔顿时一命呜呼。另一位将军瑕叔盈还以为颍考叔是被许国兵杀死的,连忙拾起大旗,指挥士兵继续战斗,终于把城攻破。郑军全部入了城,许国的国君吓得逃亡到了卫国,许国的土地于是并入了郑国的版图。由于子都深受郑庄公的宠爱,在国君的庇护下,居然逃过了罪责。

宋文公

宋文公,宋国国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宋文公没有做国君的时候,是宋国的公子,被唤做公子鲍。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发展的话,本来是轮不到他做国君的,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历史照着非正常的状况发展了下去而让原先的公子鲍坐上了宋国国君的宝座的呢?原因就是因为他长的实在太帅了!

据《左传·文公十六年》记载,公子鲍是一个"美而艳"的大帅哥。后果很严重,被中年守寡、独居深宫而难耐孤寂的王姬看上了,"欲通之"。顺便说一下,这个王姬,是公子鲍的祖母。公子鲍要是不美得惊天动地,何至于让他的祖母对他生出这种念头?作为国家领导人的长辈,她什么男人得不到?何况春秋时期早已礼崩乐坏,谁也管不到她了。可是公子鲍不愿意和祖母私通啊,王姬便千方百计的拍他马屁,连国家都肯送给他,这可以算是"不爱江山爱美男"的典型版本.

韩子高

"昔闻周小史,今歌月下人。玉尘手不别,羊车市若空。谁愁两雄并,金貂应让侬。"这是当年陈文帝特为韩子高所作的。韩子高就是陈文帝的男皇后。

韩子高,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本名蛮子,出身低微,世代以做鞋为生。侯景之乱期间,蛮子寓居京城建康,时年16岁。有次还乡的时候,无意碰上了陈蒨,也就是后来的陈文帝。陈蒨当时正要出任吴兴太守,便问道:"愿不愿意跟我走,共享荣华富贵?"当子高抬起头看见向自己问话的是位年轻英俊的将军时,便点头应允了。"子高肤理色泽,柔靡都曼,而猿臂善骑射,若风。及稍长,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从此韩子高便作为陈蒨的娈童,随陈蒨起居出入,很受陈蒨的宠爱。陈蒨曾对韩子高说:"人曰吾有帝王相,审尔,当册汝为后,但恐同性致嫌尔。"子高叩头曰:"古有女王,当亦有男后。明公果垂异恩,奴亦何辞作吾孟子耶?"虽然最终没有封子高为皇后,但这是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在历史上提出了"男皇后"的概念。可见他俩情爱之深。

这段感情,《陈书·韩子高传》有记载"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不愈,入侍汤药"。陈文帝的任何一个妃子,甚至是皇后都未被提到过"甚宠爱之";而且文帝驾崩前,只允许韩子高一人入寝宫而已,侍奉汤药,直到逝世。

三、在我们浩瀚的五千年文化历史之中,古代的十大美男你知道都有谁吗?

古代的十大美男分别是潘安、卫玠, 慕容冲、独孤信 ,兰陵王、嵇康 ,韩子高  ,子都、宋文公 ,宋玉。

四、古代美男子排行榜

古代美男子排行榜:

1,潘安。

潘岳(247年―300年),即潘安,又名潘安仁,字安仁,西晋著名文学家,河南巩义(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籍贯河南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县大潘庄),有“河阳一县花”之称。

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为在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批死忠的“粉丝”了。

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相关的成语与典故有“掷果盈车”、“河阳一县花”、“金谷俊游”、“辞官奉母”、“潘杨之好”、“连壁接茵”等。

潘安,君生颀长而白晳,如花一般俊美精致的五官对于中国人对于男子的审美影响之大,已经变成一种千年形成的标准。潘安成为美男子的代称,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有个叫左思的相貌奇丑,也学着潘岳的样子去郊游,但每次出门,妇人就往他车上吐唾沫,扔石头,石头倒也满载而归。典型的男性版东施效颦!

2,宋玉。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出生于战国时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为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隽才辩给,善属文而识音。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齐名的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风流倜傥、潇洒干练、反应敏捷、谈吐不凡,所以楚王经常要他陪伴伺候,或游于兰台宫,或游于云梦泽。

《登徒子好色赋》里,写有一位大夫登徒子说:宋玉“为人体貌娴丽玉,口多微辞,又性好色”,宋玉就解释说有曾经有一位绝色美貌的东家之女登墙偷窥自己三年,但他都对人家不理不睬,因此不能说自己好色。

3,子都。

子都,郑国国都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人,春秋时期郑国公子,《诗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意思是说,一个女孩子本来跟某帅哥有个约会,可是她等啊等等啊等,心上人帅哥哥没有见到,却见到了一个愚驽蠢笨的傻瓜。

在这首诗里,“子都”被用作了帅哥的代名词,或者也可以说,子都是众多郑国少女——不排除某些少男——梦中的白马王子和假想的约会对象。

少女们都以能见到那位帅名满全国的子都为荣,为了能见他一眼,甚至不惜呆呆的苦等几个小时,由此便可以想象出,当子都未见而见到蠢夫的时候,少女会有多么的悲伤,哀怨和惆怅了。

《孟子》又曰:“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哎呀,连亚圣孟夫子都说“不知子都之姣者”是不长眼睛的人,可见子都可真真正正的的确确是个大帅哥了。

子都,春秋时期郑国人,大名叫做公孙阏,子都乃是其字。子都这个人,不仅相貌生的美,还有着一身的好武艺,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郑庄公的大夫。

大帅哥子都是帅名远播的美男子,其容颜之美不仅震动了以庄公为代表的统治阶层,而且也得到了以郑国女子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和以孟夫子为代表的子孙后代的认同,仅凭这一点,子都之入选美男榜,便实在是实至名归的了。

4,宋文公。

宋文公,宋国国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宋文公没有做国君的时候,是宋国的公子,被唤做公子鲍。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发展的话,本来是轮不到他做国君的,能一辈子安安稳稳的做个公子,已经足够他祷诵好几遍阿弥陀佛的了。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历史照着非正常的状况发展了下去而让原先的公子鲍坐上了宋国国君的宝座的呢?原因就是因为他长的实在太帅了!

《左传·文公十六年》记载,公子鲍是一个“美而艳”的大帅哥,于是乎中年守寡,独居深宫而难耐孤寂的半老徐娘王姬便看上了他,“欲通之”。可是公子鲍不愿意啊,怎么办呢?王姬便千方百计的想尽办法。

昭公九年,宋昭公外出打猎,这正是上天赐予王姬的良机啊,于是她便派人把昭公干掉,而迎立昭公的弟弟公子鲍当了国君。

一段因帅得国的千古神话终于成为现实。(据《左传》,昭公田猎,乃是王姬所使,且昭公亦知襄夫人将杀己,然也无可奈何,只能坐以待毙,可见昭公实在襄夫人控制之下,王姬欲献国于公子鲍,实是易如反掌)。

那么这位帅哥,帅得令祖母倾心而折节欲通的宋文公,除了帅之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应该说还不错,起码要比他的哥哥,有“无道”之称的昭公好了许多。

《左传》里说他“礼于国人”,《史记》中说他“贤而下士”,然而不管怎样,即便是因帅得国,也还是要付出代价的,至于代价是什么,大家稍稍想想便自然能够猜到。

5,嵇康。

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

嵇康是中国古代少有的美男作家,精通文学、玄学和音乐,同时英俊潇洒,别人形容他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史称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最有说服力的故事是,某次他去森林里采药,竟被樵夫误以为仙人下凡,其风姿可窥一斑。

据《琴议》记载:嵇康非常喜爱《广陵散》,经常弹奏它,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死前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的形象。

6,卫玠。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关于卫玠的美,《晋书》里用词有“明珠”,“玉润”等等,他为人喜怒不表于形,总之是个面无表情的玉人。

这孩子自幼风神秀异,坐着羊车行在洛阳街上,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璧人”。洛阳居民倾城而出,夹道观看小璧人。可这玉人特爱开口。当时风气最盛行清谈,爹妈怕卫玠磨牙磨得太累影响身体健康,就限制他说话,真叫人吃不消。

后来,卫玠到东晋都城建业(今南京)。建业的官员们久闻卫玠艳名,立即答应予以重任。江东人士听说来了个大明星,人山人海地围观,挤得卫玠举步艰难,使他一连几天都无法好好休息,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

这个典故就是《世说新语》中的“看杀卫玠”。(所以我们的fans在追星的时候都应该斯文一点,小心把偶像给看死了)。

卫玠一生,没在政治上兴风做浪,没为中国文艺或科技的发展做贡献,军事方面更是碰也没碰过。这么个人,居然在《晋书》上有传记,可见“美男”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传记里反反复复强调:俊美。

7,韩子高。

韩子高貌美,美过中国少年瑰宝周小史(晋代有名的娈童),处于乱军之中,敌人挥舞长枪白刃疯狂砍杀,可一旦遇到韩子高,竟然会抛掉手中的兵刃,竟然没有一个人舍得伤害他的一根毛发,史说:“乱卒挥白刃,纵挥间,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数矣”。

可见此君貌美到了什么程度?他绝非仅有漂亮的脸蛋,他身材修长,善于骑射,形体俊美,肌肤诱人,实在是英武异常,令人痴迷而不能自拔。多少纯情少女,包括陈朝公主,都疯狂暗恋子高,竟然因为日夜思念而咳血身亡。

五、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1、潘安

所处时代:西晋

潘安是西晋时期著名的美男子,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深受女子的爱慕和追捧,到现在还会用“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美貌。

2、宋玉

所处时代:战国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诗人,也是有名的美男子,他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令很多女性为之倾倒,创作了很多有名的诗词歌赋。

3、高长恭

所处时代:北齐

高长恭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陵王,是北齐时期的的名将,他貌若潘安,温良敦厚,音容兼美,在当时声名远扬,还深受士兵的拥戴。

4、公孙子都

所处时代:春秋

公孙子都是春秋时期郑国人,有着“春秋第一美男”的称号,不仅相貌英俊,而且武艺高超,深受郑庄公的宠爱,就连孟子都曾称赞过他的美貌。

5、卫玠

所处时代:晋朝

卫玠是晋朝著名的玄学家,也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他年仅五岁时就有着超乎常人的容貌,长大成人后更是惊为天人,被认为是玉人,又像明珠一样光彩照人。

6、慕容冲

所处时代:十六国

慕容冲是十六国时期西燕的第二位统治者,他不仅容貌俊美,而且骁勇善战,在十二岁时就有着龙阳一样的姿貌。

7、宋文公

所处时代:春秋

宋文公是春秋时期宋国第24任国君,他容貌俊美,乐善好施,深受国人拥戴,其祖父宋襄公的夫人还曾想与他私通。

8、韩子高

所处时代:南朝

韩子高是南北朝时期陈国的将军,他出身微寒,生性恭谨,容貌美丽,看上去如美貌的女子一般,深受陈文帝陈蒨的宠幸,对他加以重用。

9、独孤信

所处时代:南北朝

独孤信是南北朝时期的名将,他容貌俊美,善于骑射,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美男之一,为官时也深受百姓拥戴。

10、嵇康

所处时代:三国

嵇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他身长七尺,容貌出众,而且博览群书,十分有才华,还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六、古代十大美男子 古代十大美男子有谁

1、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又名潘安仁,字安仁,西晋著名文学家,河南巩义(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籍贯河南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县大潘庄),有“河阳一县花”之称。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为在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批死忠的“粉丝”了。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相关的成语与典故有“掷果盈车”、“河阳一县花”、“金谷俊游”、“辞官奉母”、“潘杨之好”、“连壁接茵”等。潘安,君生颀长而白晳,如花一般俊美精致的五官对于中国人对于男子的审美影响之大,已经变成一种千年形成的标准。潘安成为美男子的代称,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语林详解》

2、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出生于战国时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为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隽才辩给,善属文而识音。他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齐名的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风流倜傥、潇洒干练、反应敏捷、谈吐不凡,所以楚王经常要他陪伴伺候,或游于兰台宫,或游于云梦泽。

3、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卫玠是历史上唯一因为太帅了而被人“看”死的美男子。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时,人们早已听到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这种劳累,终于形成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此即成语“看杀卫玠”的典故。

4、子都,郑国国都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人,春秋时期郑国公子,《诗经·山有扶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个“子都”大名叫做公孙阏,不仅相貌生得美,还有着一身的好武艺,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郑庄公的大夫。

5、宋文公,宋国国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宋文公没有做国君的时候,是宋国的公子,被唤做公子鲍。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发展的话,本来是轮不到他做国君的,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历史照着非正常的状况发展了下去而让原先的公子鲍坐上了宋国国君的宝座的呢?原因就是因为他长的实在太帅了!

6、韩子高,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本名蛮子,出身低微,世代以做鞋为生。“昔闻周小史,今歌月下人。玉尘手不别,羊车市若空。谁愁两雄并,金貂应让侬。”这是当年陈文帝特为韩子高所作的。韩子高就是陈文帝的男皇后。

7、兰陵王(541年―573年)名高长恭,又名高孝瓘、高肃,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王。兰陵王高长恭相貌柔和内心豪壮,声音姿容很不错。被后世称为“四大美男”之一。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戴上狰狞的面具。

8、嵇康,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人,他不仅精通文学、玄学和音乐,同时也非常英俊潇洒,别人形容他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史书说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最有说服力的故事是,有一次他去山上采药,竟被樵夫误以为仙人下凡,其风姿可窥一斑。

9、慕容冲,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这个小字凤皇的美少年是前燕开国皇帝慕容隽的幼子。五胡十六国时期倾国倾城第一人。短短二十几年的人生,如扫帚星行空,轰动之大把北国江南所有美女都比化了。可惜五胡十六国这段历史不出名,他也跟着被尘封。

10、独孤信,本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鲜卑族,云中(今山西大同)人,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曾经孝武帝西行迁徙时,事情发生得很突然,独孤信单骑在泸涧追上了他。孝武帝赞叹说:“武卫将军竟然能够辞别父母,捐弃妻子儿女,从远方前来跟随我。时世混乱就能看出忠良,这岂能是假话呀。”某日,独孤如愿到郊外打猎,等到晚霞满天,策马回城,迎风急驰,帽子无意中偏到一边,妖邪俊美之貌当现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