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斑鱼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哪些品种呢?
石斑鱼体型相当大,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100公斤是它们的通病2004年3月,一名商人在广东湛江澎湖湾捕获一条长2.35米、重313公斤的野生石斑鱼,打破了此前中国巨型石斑鱼的体重纪录。这条鱼也被制成标本,陈列在上海科技馆的展厅里。当地渔民在南沙群岛捕获了一条长2.65米、重342公斤的巨型石斑鱼,再次打破了此前的纪录。这条鱼最终被一家以石斑鱼为特色的主题餐厅买下。已知这种石斑鱼舌长30cm,腹重15kg,故称“王牌石斑鱼”。海中石斑鱼有160余种,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湾和南沙群岛有67种。不同种类的石斑鱼,个体大小和性情差异很大:有的性情温和,有的凶猛残忍。但大部分石斑鱼喜欢单独进食,通常栖息在岩石或珊瑚礁底部的海域。
石斑鱼的颌齿不发达,但咽齿发达,所以石斑鱼咬猎物时不会来回咬,而是直接吞咽。20世纪70年代,一名潜水员在加利福尼亚潜水时被一只巨大的石斑鱼吞下。大鱼试图用强大的咽齿骨碾压潜水员,但幸运的是只压下氧气瓶,然后吐出潜水员。这次潜水事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发表在当时的潜水杂志上。常见的石斑鱼有东星斑、龙胆斑、鼠斑、蓝星斑、红瓜斑、豹斑、红斑、凤蝶斑、芝麻斑、虎斑、杉斑、黑丝斑、海蓝斑、花鬼斑、油斑、花英斑、梭罗斑、红指甲斑等。以下景点分别为东星点、云顶点、鼠点
东星斑又称七星斑和豹纹鳃鲈,在中国东沙群岛分布最广。东星斑是鲜红的,上面全是光点。它看起来非常漂亮。然而,东方星斑是凶猛的,它会吞下它能吞下的任何鱼和虾,包括较小的。如果是作为观赏鱼饲养,必须注意不能和小型观赏鱼虾混养。点带石斑鱼,俗称石斑鱼、龙胆石斑鱼、花尾石斑鱼、猪羔斑石斑鱼、枪头石斑鱼、鲢鱼、鲢鱼、紫石斑鱼,是石斑鱼中最大的一种,因此也被称为“石斑鱼之王”。大多数龙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珊瑚礁中。除我国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海南岛南部外,还分布在红海、印度洋、非洲东海岸至太平洋中部、澳大利亚以南、日本南部以北,在东南亚四大名鱼中名列第一。
蜻蜓是海洋中罕见的美食。野生种的体重一般在30-40公斤以上,人工养殖的石斑鱼一般只有1-5公斤。野生蜥脚类动物大多隐藏在珊瑚礁中,不易出现,生长缓慢。60多厘米大小,蜥脚类动物在海里生活了20多年,充满灵性,非常难抓。其药理作用良好,可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龙墩肉质上乘,营养丰富,口感比石斑鱼好,能烹制多种海鲜菜肴。货源稀缺,价格昂贵。在广州市场,每公斤批发价高达190元,餐厅卖200多元,但依然受到人们的青睐。
二、石斑鱼种类具体有多少?
石斑鱼的种类有海红斑,东星斑,西星斑,泰星斑,豹星斑,老鼠斑,老虎斑,青斑,麻斑,金钱斑,杉斑,苏鼠斑、红瓜子斑13种。
市面上常见的有:
1、驼背鲈。
别名:老鼠斑、尖嘴鲙仔、观音鲙。
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台湾、南中国海、菲律宾、印尼、澳洲、关岛等地区。台湾主要产于澎湖及南部海域,数量已甚少。
特征:体呈淡色至绿褐色,头部、体侧及各鳍上具许多隔开的大小不一的圆形黑斑;体侧的一些斑点和奇鳍基部被一个较大的暗斑覆盖。幼鱼上的黑色斑点比成鱼少,其大小与眼睛相同甚至更大。最大体型71 cm。
2、赤点石斑鱼
别名:红斑、过鱼(闽南、潮汕、台湾)
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南中国海、台湾、东海、南韩及日本。台湾北部、东部及南部产量甚丰。
特征: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体灰褐色;头部、体侧和奇鳍上散布小型橙黄色、红色或橘色斑点;体侧另具6条不显之暗横带。背鳍基底具一黑斑。最大体形50cm。
3、点带石斑鱼。
别名:青斑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至非洲东岸、红海,东至西太平洋,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台湾西部及南部海域最多。
特征: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头部及体背侧黄褐色,腹侧淡白;头部、体侧及奇鳍散布许多橘褐色或红褐色小点(与玛拉巴石斑鱼非常相像,此处可用于区别);体侧另具5条不显著、不规则、斜的及腹侧分叉的暗横带,第一条在背鳍硬棘前缘,最后一条在尾柄上。最大可长到100cm,150kg以上。
4、玛拉巴石斑鱼。
别名:青斑、马拉巴、来猫
分布: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之暖水域,西起非洲东岸、红海,东至东加,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台湾主要分布于北部、东部及南部海域。
特征: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体浅褐色,有五条微斜之暗色褐带,有时不显着,腹侧之带有分叉之情形。头部、体侧、胸部、下颌腹面、口缘均具黑褐色斑点(点带石斑鱼为橘褐色或红褐色小点);头部及体侧另具白色斑点及斑块之散布。最大可长到234cm,200kg以上。
5、云纹石斑鱼。
别名:鲈麻(广东南澳)、鲈滑(闽南、台湾)、油斑(香港)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红海,北至日本,南至巴布新几内亚。台湾南部海域有产。
特征:云纹石斑鱼的油脂含量相比其它种类石斑鱼略高,所以得名油斑。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体呈浅褐色,体侧具5条暗色斜横带,横带于腹部分叉,横带内具淡色斑;体侧另具黑色小点;头部于眼下方具3条暗色细纹。最大可达70.0 c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斑鱼
三、瓜子斑特是什么鱼?
瓜子斑是一种高档食用海水鱼类,身体橙红色至黄褐色,有褐红色或深棕色小点布满全身,鱼肉雪白,鱼味浓郁,3斤以上容易有沙皮。食用深海鱼有哪些益处:
(1)减少心脏病危险:深海鱼中的欧米茄-3脂肪酸可以有效的控制心脏病。
(2)降低胆固醇:深海鱼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把胆固醇从血管中带走,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
(3)降血脂:深海鱼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持续降低血脂水平。
(4)健脑益脑:深海鱼所含的DHA能促进视力健全发展和人脑发育及智能发展,亦是神经系统成长不可或缺的养分。
(5)有助于发育和提高免疫力:深海鱼肉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具有均衡营养,能调节体内水分平衡,提高免疫力,帮助伤口复原及愈合。
(6)减少香烟危害:深海鱼肉中含有的氨基酸,可遏制动脉硬化,减少吸烟者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
拓展资料
学名斑_,辐鳍鱼纲鲈形目舵鱼科。又称瓜子_,俗名黑毛、菜毛、粗鳞黑毛,为辐鳍鱼纲鲈形目舵鱼科的其中一个种。
(1)分布范围:分布于全球各大洋之热带、亚热带海域。深度:类栖息深度自潮间带至数十米皆有,水深1~30米。
(2)外形特征:鱼体呈椭圆形,体色为紫黑色,体侧鳞片上多有小黑斑,各鳍基部亦有许多暗色斑点散布,此外身上无其他明显斑纹。头小吻钝,尾鳍分叉,上下叶末梢略钝。背鳍硬棘14~15枚、软条12~15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1~13枚。侧线鳞片数50~56枚。体长可达50厘米。
(4)生活习性:本鱼栖息在岩礁区,属杂食性,冬天主要以藻类为食,夏天则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2~6月为其产卵期。此时为本鱼最肥美的时候。
(5)烹饪方法:为美味的食用鱼,具高经济价值。可洗净于体,在其体侧画三刀,在抹上酒及姜丝,之后再清蒸或以滚烫的蚝油淋上在一起热炒。
四、瓜子鱼吃什么食物?
是火遍了大街小巷的烤鱼摊或者是高档饭店,处处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那么它经常栖息于岩石底质的浅海中,一般体长300—500mm,以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食,为热带珊瑚礁与沿岸鱼类,是一种高档食用海水鱼,橙红色至黄褐色,有褐红色或深棕色小点布满全身,鱼肉雪白,肉厚且爽滑,鱼味浓郁,3斤以上容易有沙皮中国南海诸岛、海南岛、澎湖列岛,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北达日本,南至澳大利亚,红瓜子鱼应吃什么食物?
红瓜子斑是温热深海鱼类以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食,含有蛋白质,还有水分,温度在21度左右,盐度在20度左右。身上这样 可能寄生虫类较多,鱼池,过滤,珊瑚石,海绵你也的经常清洗 还有可以下点消毒药杀菌。 盐度低一点没什么问题的,像海鲜市场基本10度左右,不过你们酒店的要养 所以提高盐度,药的话,像日本黄粉就不错阿,鱼也不用捞起来 下一点下去就行了,其他药的话,像硫酸铜阿,这些也可以阿,就是鱼最好不能在里面,下的少倒没什么事。
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种类,价格都不一样,好的石斑鱼在酒店能卖几百块钱一斤,东星斑、西星斑、泰星斑、豹星斑、老鼠斑、老虎斑、青斑、麻斑、金钱斑、杉斑、石斑鱼属鳍科、石斑鱼属,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鱼类。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赞誉,活鱼运销港澳市场,被奉为上等佳肴,供不应求。其价格昂贵,经济价值高。
分布于福建沿海的石斑鱼有12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且较为常见的种类有赤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青石斑鱼因体色为青褐色,故又称青斑,是福建产量较多的,一种是石斑鱼中的上品。石斑鱼体椭圆形,侧扁,头大,吻短而钝圆,口大,有发达的铺上骨,体披细小栉鳞,背鳍强大,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成鱼体长通常在20-30厘米。
五、石斑鱼养生?
1、按石斑鱼身上的斑点进行分类如:瓜子斑,通常在它身上有一点点白色,好似瓜子大少,所以叫瓜子石斑鱼;芝麻斑,头、身及鳍淡褐色,密布深褐至黄绿色斑点,头部的斑点较细小,像芝麻一样,所以称芝 麻 斑石斑鱼;金钱斑又叫花头梅,因身体上有六角形斑点而得名,它的花纹如银币大小,因而被叫作金钱斑。2、根据石斑鱼的身体形状进行分类如:鼠斑因为头长嘴尖,形状酷似老鼠而得名;豹星斑、老虎斑都是根据身体形状进行分类的。3、根据产地进行分类如:东星斑,蓝色的眼睛中有乌黑的瞳仁,身上布满白色的幼细花点,形似天上的星星,因而称为“星斑”,至于“东”字,是因为它产自中国东部的.东.沙群岛。西星斑也是同样的道理。石斑鱼种类有哪些种类:全世界石斑鱼一共有98个种,我国有30多个种,绝大多数石斑鱼是热带、亚热带的鱼类,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的东海、南海海域。就中国而言,石斑鱼种类主要有:海红斑(点石斑鱼)、东星斑、西星斑、泰星斑、豹星斑、老鼠斑、老虎斑 (褐点石斑鱼)、青斑(青石斑鱼)、麻斑 (布氏石斑鱼)、金钱斑 (黑点石斑鱼)、杉斑 (小齿石斑鱼)、苏鼠斑、红瓜子斑(斜带石斑鱼)、龙趸(巨石斑鱼)。
六、东星斑怎么吃,东星斑的做法
东星斑营养价值
东星斑具有滋补肝肾、延年益寿的食疗功效,肉质皎洁,雷同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常在菜牌里见到的青斑、东星斑、宝石斑、老鼠斑、红瓜子斑,甚至龙趸等,都是石斑的成员,只是由于外形、颜色、条纹、出产水域有所差异而取名。虽然,各自的肉质、味道、捕捉的难易,抉择了它们在价值上的差别。
豆酱煎煮东星斑的做法
主料:东星斑肉300克、芹菜38克、青蒜38克
配料:盐、红椒、普宁豆酱、鱼露、姜丝、生粉、鸡蛋白、鸡蛋清
1、芹菜、青蒜洗净切度;红椒开边切丝。
2、星斑肉起骨切片加入1/4茶匙盐、1/2茶匙生粉、鸡蛋白少许拌匀。
3、烧红锅落油250毫升约100度热,把东星斑肉泡油七成熟捞起,油倒起。
4、芹菜、青蒜落锅爆炒再加入姜丝、普宁豆酱1汤匙、鸡清汤200毫升、盐、鱼露调味,再加入已泡油的斑肉慢火煮至全熟,再加入红椒丝便可上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