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是在哪里

江西省九江市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它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白鹿洞书院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

九江,简称“浔”,为江西省设区的市(地级),古称柴桑、江州、浔阳,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

九江市地处长江、京九铁路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有“江西北大门”之称。

九江地势地貌较为复杂,呈东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倾斜的趋势,主要以江南丘陵为主,形成以丘陵、山地、滨湖平原、沿江平原等多元化地形地貌综合体。

九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7度,年降雨量1300-1600毫米,其中40%以上集中在第二季度;年无霜期239-266天,年平均雾日在16天以下。

九江是座靠水的港口名城,水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资源136.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41.8亿立方米,可开发的水力资源32.9万千瓦。

白鹿洞书院位于哪里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唐朝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渤养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人进出,又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

白鹿书院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白鹿洞书院为五组院落中第三组,位于棂星门院东,紫阳书院西。白鹿洞书院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方位格局上布局考究,为大四合院建筑;建筑材质结构主要为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白鹿洞书院有御书阁、明伦堂、白鹿洞和思贤台等建筑景点。

白鹿洞书院在哪里?

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

白鹿洞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其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

白鹿洞书院以其悠久的办学历史,深远的文化影响而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白鹿洞书院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又与江西吉安的白鹭洲书院、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江西南昌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南宋理学家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带,白鹿洞书院誉享海外。

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坐落于哪个省?

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坐落于江西省。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距离南昌市约120公里,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被誉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南唐升元四年(940),开国皇帝李知诰在此“建学置田”,号“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命国子监九经教授李善道为洞主,使之成为与金陵(今南京)国子监齐名的官办高等学府,此为白鹿洞书院办学之始,至今已有1080年的历史,比英国牛津大学(1168年创)早228年,比英国剑桥大学(1209年创)早269年。

扩展资料:

白鹿洞书院最盛时,有360余间建筑,屡经兴废,今尚存礼圣殿、御书阁、朱子祠等。据悉,我国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有7000余所。

但因时久境迁,世事沧桑,保留至今的书院极少,像白鹿洞书院一样保留和修复得如此完好的书院,更是屈指可数。书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佳花名木,姿态各异;碑额诗联,比比皆是。这充分体现了古书院攻读经史、求索问道、赋诗作联、舞文弄墨的特色。院内最引人入胜的是“慎思园”两侧的碑廊,明清两代的石刻甚多,现仍存一百余块。

参考资料来源:鹤壁市政府——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在哪里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庐山市五老峰的南麓。相传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这条鹿通人性,能到县城将主人要买的书、纸、笔、墨等如数购回,所以当时的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称他们的住所为白鹿洞。

我国古代著名书院白鹿书院位于

我国古代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白鹿洞书院位于五老峰东南,全院山地面积为3000亩,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山环水合,幽静清邃 ,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

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李渤隐居这里读书,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长庆间(公元821--943年)李渤任江州(今九江)刺史,便在白鹿筑台榭,植花木。南唐元四年(公元940年)朝延在此设庐山国学,亦称白鹿国库,白鹿国学,匡山国子监,与金陵国子监齐名。后书院历经沦桑,屡兴屡废。至到南宋朱熹知南康军,方得以兴盛。

扩展资料:

白鹿洞书院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后又与江西吉安的白鹭洲书院、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江西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级政府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12年,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参考资料来源:庐山景区——白鹿洞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