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消寒图》为什么需要一天只写一个笔画?
《九九消寒图》在古代相当于古人的一种解闷方式,也是为了记录从入冬到初春的一段时间,表达当时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九九消寒图》距今已经流传了几百年
在古代到了冬季,人们出行不便就要长时间呆在家中,久而久之就会觉得无聊,这是就产生了《九九消寒图》,当时的文人雅士就是利用《九九消寒图》,在冬天这个娱乐活动少的时间段中用来给自己解闷。在《帝京景物略》中就有提到《九九消寒图》的一种画法,就是从初冬开始前,文人雅士就开始在一张白纸之上绘画梅花,他们先是画出一张有着九片花瓣的九朵梅花的白描线稿,从九九开始的第一天算起,每天涂一片花瓣,一直到九九结束,一张梅花图也就画好了,这也就是最为常见的《九九消寒图》。
除了用来解闷之外,《九九消寒图》还是那时的人们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而做的一种时间上的记录,入冬便是一九的开始,人们就利用《九九消寒图》来记录这一天,直到九九时春天到来。因此在很多学堂就会教小孩子画简易版的《九九消寒图》,其中结合对天气的记录,让孩子自己去计算春天的到来,这就如同现在的日记一般,让孩子利用《九九消寒图》记录自己一个寒冬的时光。
到了清代《九九消寒图》也就逐渐开始向诗的方向发展,人们会选择一句九字,每字九笔的诗句,每日一笔消磨时光。因此《九九消寒图》必须八十一天完成其实并没有太过神秘的寓意,只是人们消磨时光,等待春天的一个趣味活动罢了。
二、多少人知道,什么是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汉族岁时风俗。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在冬至汉族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汉族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较后代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生恐惧感,直接影响人民情绪,甚至会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当时汉族人民为挨过漫长冬季,遂发明以数九等的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