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术语-手掌后白肉际穴

手掌后白肉际穴为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转筋在两臂及胸中者,灸手掌白肉际七壮。”《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手掌后白肉际穴。位于掌后腕横纹中点稍前赤白肉际。

定位:位于手掌后,腕远侧横纹中点稍前处,左右计二穴。

取穴:手掌后白肉际。

与经穴关系:位于手厥阴心包经掌部之循行经路上,“大陵”穴直下方。

主治:霍乱转筋。

刺灸法:直刺0.2 0.3寸。艾炷灸3 7壮;或艾条灸5 15分钟。

1、李经纬.《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2、郝金凯.《针灸经外奇穴图谱》:陕西人民出版社,1963年

二、赤白肉际处具体位置是哪里啊

就是大拇指跟部那啊,比较肥大的那块肉.是在手心那面的.那不是那块肉显示的有白的有红的,所以是赤白肉际

三、刮痧之十二经穴位位置介绍 二

刮痧之十二经穴位位置介绍 二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经脉循行始于手小指指端尺侧少泽穴承接心经,向上 历经手掌、腕部、前臂,前行经缺盆(锁骨上大窝)进入胸中,与心脏联 络。继而沿着食管下行,通过膈肌进入腹腔,抵达胃部,归属于小肠。

从缺盆分出的支脉,沿着颈部上行,经面颊至外眦,转向耳部,进入耳中。

(1 )少泽穴

位置: 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 甲角0.1寸(指寸)。

功效: 利咽开窍,活络通乳,清 热醒神。

主治: 神经分裂症、脑血管病、咽 喉肿痛、乳汁不足、卒中昏迷、 乳 腺炎、头痛、目翳、鼻衄(鼻出血)、 疟疾等

(2)前谷穴

位置: 在手尺侧,微握拳, 当小 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 头赤白肉际。

功效: 通经活络,清热疏风。

主治:手指麻木、头项强痛、产 后缺乳、扁桃体炎、乳腺炎、腮腺 炎、耳聋、耳鸣、目痛、颊肿、疟 疾等

(3)后溪穴

位置: 在手掌尺侧, 微握拳, 当 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 横纹头赤白肉际。

功效:清心安神,疏经活络, 散 风清热 。

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头项强 痛、鹅掌风、热病、感冒、臂痛、 耳聋、目翳、癫痫、瘫痪等

(4)腕骨穴

位置:在手掌尺侧, 当第5掌骨 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 赤白肉 际。

功效: 疏经活络. 清热散风。 主治:尺神经麻痹、 颈项强痛、

扭伤、肩臂酸痛、小便短赤、口舌1 生疮、落枕等。

(7)支正穴

位置: 在前臂背面尺侧, 当阳谷 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功效: 安神定志,舒筋活络,清 热养阴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尺神经麻 痹、肘臂痛、精神病、 头痛、目 眩、颊肿、消渴、癫狂等。

(8)小海穴

位置:在时内侧,当尺骨鹰嘴与 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功效:安神定志,舒筋利节,清 心导火。

主洽:颈淋巴结核、颈项强痛、 小便短赤、精神病、目眩、耳聋、 牙痛、颊肿、臂痛、震颤、癫痫、 瘫痪等。

扭伤、肩臂酸痛、小便短未赤、口舌 生疮、落枕等。

(7)支正穴

位置: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 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功效:安神定志,舒筋活络,清 热养阴。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尺神经麻 痹、肘臂痛、精神病、头痛、目 眩、颊肿、消渴、癫狂等。

(8)小海穴

位置:在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 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功效:安神定志,舒筋利节,清 心导火。

赤白肉际的准确位置(赤白肉际处准确位置)

主治: 颈淋巴结核、颈项强痛、 小便短赤、精神病、目眩、耳聋、 牙痛、颊肿、臂痛、震颤、癫痫、 瘫痪等。

(9)肩贞穴

位置: 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 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功效: 清头聪耳,舒筋利节。

主洽:脑血管病后遗症、上肢肿 痛、肩胛酸痛、肩周炎、耳聋、耳 鸣、瘫痪等。

(10)鹏俞穴

位置: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 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功效: 化痰消肿,舒筋利节。

主治:脑血管病后遗症、肩胛酸 痛、臂痛无力等

(11)天宗穴

位置: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功效: 理气消肿,舒筋利节。

主治:上肢肿痛或麻痹、颊颌肿 痛、肩胛酸痛、乳房疾病、臂肘 痛、瘫痪等。

(12)秉风穴

位置: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 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功效: 止咳化痰,散风活络,舒 筋利节。

主治: 支气管炎、颈项强痛、臂 痛、麻痹等。

(13)曲垣穴

位置:在肩胛部, 冈上窝内侧 端,当儒俞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的中 点处。

功效: 疏风止痛,舒筋利节。

主治:肩臂疼痛麻痹、呼吸困难 等。

(14)肩外俞穴

位置: 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 下,旁开3寸。

功效:祛风止痛,舒筋活络。

主治: 颈项强痛、肩背酸痛、肘臂 冷痛、低血压、胸膜炎、肺炎等。

(15)肩中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 下,旁开2寸。

功效: 疏经活络, 宣肺解表。

主治: 支气管扩张、肩臂酸痛、感 冒、咳嗽、哮喘、吐血等。

(16)天窗穴

位置: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 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

功效: 利咽聪耳,清热散风。

主治:咽喉肿痛、颈项强痛、咽喉 炎、聋哑、耳鸣等。

(17)天容穴

位置:在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 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 功效: 消肿降逆,清热化痰。

主治:咽喉肿痛、牙痛、耳聋、耳 鸣、颊肿等。

(18)颧醪穴

位置: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 颧骨下缘凹陷处。

功效: 疏经止痛,清热散风。

主治:三叉神经痛、眼睑痉挛、 口 眼蜗斜、目痛、牙痛、面肿等,

(19)听宫穴

位置: 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 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功效: 清脑聪耳。

主治:下颌关节炎、 外耳道炎、失 声、 耳聋、耳鸣、 眩晕 头痛、耳 痛、 牙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