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称呼八代祖宗?

八代称呼: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

在祖宗十八代中,分为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除却上面的八代,还有一位鼻祖。

这九代是十八代中的上九代,按次序称谓:

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扩展资料

除了上九代,还有下九代,按次序称谓:

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ūn)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 

祖宗十八代的每一代人的叫法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辞书《尔雅·释亲》,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亲属关系表述的著作,后世沿用的很多称呼都源自于这里。《尔雅·释亲》具体创作的年代已不可考,后世也多有增删和更改,自汉朝以后,书中的内容就基本定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祖宗十八代

二、祖宗十八代的称呼

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称呼如下:

向上序依次为: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向下序依次为: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耳孙。

自己,是上九代与下九代的分水岭,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内。

甲骨文中,示+且=祖,祖表示父之父。大+示=宗,宗代表大示。

《尔雅》:'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从己而数﹐是为八叶﹐则与晋说相同。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按﹐《类篇.耳部》:"晜孙之子为耳孙。"后多以"耳孙"泛指远代子孙。

扩展资料

探源

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书中说: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

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书中说:耳孙者,谓祖甚远,仅耳目闻之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祖宗十八代

三、祖宗十八代怎么称呼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从小到大分别为:耳、云、仍、晜、来、玄、曾、孙、子、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祖宗十八代怎么称呼?来看看我给你带来的祖宗十八代的称呼大全。

祖宗十八代的称呼大全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按次序称谓:

生己者为父母,

父之父为祖,

祖父之父为曾祖,

曾祖之父为高祖,

高祖之父为天祖,

天祖之父为烈祖,

烈祖之父为太祖,

太祖之父为远祖,

远祖之父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书中说: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

下按次序称谓:

父之子为子,

子之子为孙,

孙之子为曾孙,

曾孙之子为玄孙,

玄孙之子为来孙,

来孙之子为晜(读kūn)孙,

晜孙之子为仍孙,

仍孙之子为云孙,

云孙之子为耳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

书中说:耳孙者,谓祖甚远,仅耳目闻之也。

直系

父系

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

母系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

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旁系

父系

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

大妈:大爷的妻子

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

婶:叔叔的妻子

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

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舅妈:舅舅的妻子

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

姨夫:姨的丈夫

姻亲

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

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

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

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

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

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

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

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

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

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

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

拓展内容: 祖宗十八代的称谓

上九代

鼻祖(始祖):九世祖

远祖:八世祖

太祖:七世祖

烈祖:六世祖

天祖:五世祖

高祖:四世祖

曾祖:三世祖

祖父(爷爷):简称“祖”,二世祖

父亲(爸爸):简称“父”,一世祖

自己

自己,简称“己”。“自己”是上九代与下九代的分水岭,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内。

下九代

儿子:简称“子”,一世孙

孙子:简称“孙”,二世孙

曾孙(重孙):三世孙

玄孙(元孙) :四世孙

来孙:五世孙

晜孙:六世孙

仍孙:七世孙

云孙:八世孙

耳孙:九世孙

来源

远祖:远祖、太高、太尊、先、祖先、先君、先人、祖考等,皆可称远祖。

始祖:始祖、鼻祖,皆可称始祖。

高祖:曾祖的父亲。高祖、高祖王父、显考、长祖、高门等皆可称高祖。

高祖母:曾祖之母,亦可称高祖王母。

曾祖:祖父的父亲。曾祖、曾祖王父、曾祖父、皇考、府君、太翁、次长祖、曾翁、曾门、曾大父、曾父、曾太公、大王父、王大父等,皆可称曾祖。

曾祖母:祖父之母,亦可称曾祖王母。

(曾祖的兄弟及兄弟之妻,称“族曾王父”“族曾祖父”,“族曾王母”“族曾祖母”)

祖父:父亲的父亲。祖父、王父、大王父、祖王父、大父、祖君、祖翁、公、太公等,皆可称祖父。对人称其祖父曰“家公”。称人之祖曰“尊祖父”。称已故祖父曰“亡祖”“亡考”“皇祖考”“府君”“先祖”“先子”“先亡丈人”等。称人之已故祖父曰“大门中”。

(祖父的兄弟称“从祖祖父”“从祖世父”“从祖叔父”“从祖王父”“伯翁”“叔翁”)

祖母:父亲的母亲。祖母、王母、大母、太母、祖婆等,皆可称祖母。称人祖母曰“尊祖母”。称已故祖母曰“皇祖妣”。祖父之妾称“季祖母”“妾祖姑”。从祖祖父之妻称“从祖祖母”“从祖世母”“从祖叔母”“从祖王母”“从祖母”“季祖母”“伯祖妣”等。

中国人“三姑六舅”,对本祖一脉上下或亲戚关系称谓有严格的规定,在现实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难题,一个上下差7代的晚辈不知道如何称呼比自己大8辈的长辈,出现令人难堪的场面。现在依据中国《汉语大辞典》、东汉的《尔雅释亲》和《春秋公羊传庄公四年》等史书考证,才确定了中国人本族内“上下九辈”的称呼: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书中说: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

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un)孙,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即:子、孙、曾、玄、来、晜(kūn)、仍、云、耳。书中说:耳孙者,谓祖甚远,仅耳目闻之也。“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为证也!

附:《尔雅释亲》:

01 父为考,母为妣。

02 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

03 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

04 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

05 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

06 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07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祖宗十八代称呼大全图(祖宗十八代称呼大全图带语音)

08 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

09 父之姊妹为姑。

10 父之从父晜弟为从祖父,父之从祖晜弟为族父。

11族父之子相谓为族晜弟。

12 族晜弟之子相谓为亲同姓。

13 兄之子、弟之子,相谓为从父晜弟。

男人的宗族称谓(拟)

14 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15 王父之姊妹为王姑。

16 曾祖王父之姊妹为曾祖王姑。

17高祖王父之姊妹为高祖王姑。

18 父之从父姊妹为从祖姑。

19 父之从祖姊妹为族祖姑。

20 父之从父晜弟之母为从祖王母。

21 父之从祖晜弟之母为族祖王母。

22 父之兄妻为世母,父之弟妻为叔母。

现代版亲属称谓表

23 父之从父晜弟之妻为从祖母,父之从祖晜弟之妻为族祖母。

24 父之从祖祖父为族曾王父,父之从祖祖母为族曾王母。

25 父之妾为庶母。

26 祖,王父也。

27 晜,兄也。──宗族

28 母之考为外王父,母之妣为外王母。

29 母之王考为外曾王父,母之王妣为外曾王母。

30 母之晜弟为舅,母之从父晜弟为从舅。

31 母之姊妹为从母。

32 从母之男子为从母晜弟,其女子子为从母姊妹。──母党

33 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

34 姑之子为甥,舅之子为甥,妻之晜弟为甥,姊妹之夫为甥。

35 妻之姊妹同出为姨。

36 女子谓姊妹之夫为私。

37 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

38 女子谓晜弟之子为侄,谓出之子为离孙,谓侄之子为归孙。

39 女子子之子为外孙。

40 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

41 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

42 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妻党

43 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44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没则曰先舅、先姑。

45 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夫之兄为兄公,夫之弟为叔,夫之姊为女公,夫之妹为女妹。

46 子之妻为妇,长妇为嫡妇,众妇为庶妇。

47 女子子之夫为壻,壻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

48 父之党为宗族,母与妻之党为兄弟。

49 妇之父母、壻之父母,相谓为婚姻。

50 两壻相谓为亚。

51 妇之党为婚兄弟,壻之党为姻兄弟。

52 嫔,妇也。

53 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婚姻

四、祖宗十八代都怎么称呼,这些称呼都出自哪里?

上按次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书中说:因人怀跆,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

下按次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孙,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书中说:耳孙者,谓祖甚远,仅耳目闻之也。

五、祖宗十八代称呼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一起来看看祖宗十八代的称呼是怎样的吧。

祖宗十八代称呼大全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按次序称谓:

生己者为父母,

父之父为祖,

祖父之父为曾祖,

曾祖之父为高祖,

高祖之父为天祖,

天祖之父为烈祖,

烈祖之父为太祖,

太祖之父为远祖,

远祖之父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书中说: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

下按次序称谓:

父之子为子,

子之子为孙,

孙之子为曾孙,

曾孙之子为玄孙,

玄孙之子为来孙,

来孙之子为晜(读kūn)孙,

晜孙之子为仍孙,

仍孙之子为云孙,

云孙之子为耳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

书中说:耳孙者,谓祖甚远,仅耳目闻之也。

【直系】

父系

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

母系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

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旁系】

父系

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

大妈:大爷的妻子

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

婶:叔叔的妻子

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

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舅妈:舅舅的妻子

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

姨夫:姨的丈夫

姻亲

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

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

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

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

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

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

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

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

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

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

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

六、18代家族辈分称呼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从小到大分别为:耳、云、仍、晜、来、玄、曾、孙、子、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祖宗十八代: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序依次为:父母,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下序依次为: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晜[kūn]孙,仍孙,云孙,耳孙。

扩展资料:

1、五服:

血脉的传承,人们把同一个祖宗的后代分为好多种。人们口中常常出现的谁和谁是不出五服的兄弟,意思是两个人关系很近很近。

所谓的五服,其实,就是指你自己和你的高祖、曾祖祖父和父亲,从你自己往前推四辈就是了。

2、六亲:

有人常常会用一个词来形容没有人性,连自己的亲戚都不照顾的人——六亲不认。六亲的说法向来有很多种,人们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它是指六种亲属关系——父亲和儿子,兄和弟,父亲的姐妹,外甥和舅舅,妻子的亲人和丈夫的亲人。

而另一种说法中,它是指父和子、兄和弟、夫和妇。还有一种说法,六亲变成了父亲、母亲、兄弟和妻子、儿女六个亲人。

3:九族:

九族这个说法,一般来讲都用在古代的法律中,被诛九族的人,一般也免不了被抄家,因为,要隔绝被犯人家属复仇的危险,所以,一定要用这两种办法斩草除根。

这种冷酷的刑罚从秦朝就开始流行了,秦始皇一开始制定的刑罚牵连的人只是三族,到后来慢慢的越杀越多,最后,杀到了九族。

其实,所谓的九族,也就是指父亲那边的三族、母亲那边的三族和妻子那边的三族。

不过,关于九族,说法也是不一的。有人说是从高祖开始,一直数到玄孙。有人说是父亲那边的四族、母亲那边的三族、妻子那边的二族。具体的就不赘述了,反正在现代人的观点中,九族是个泛指亲属的概念。

不过,还有比诛九族更狠的,明代方孝孺被杀的时候,同时被诛杀的可是他的十族,这个第十族就包括了他的弟子在内。

4、祖宗十八代:

祖宗十八代,顾名思义,上九代,下九代,这其中的所有人都是在这十八代当中。这里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自己,简称“己”,“自己”是上九代与下九代的分水岭,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祖宗十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