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古典名著里的成语有哪些?
吴下阿蒙:wú xià ā méng
[释义]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处] 晋·虞溥《江表传》:“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缓兵之计:huǎn bīng zhī jì
[释义] 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孔明用~;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釜底抽薪:fǔ dǐ chōu xīn
[释义] 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 《三十六计》第十九计。
虚张声势:xū zhāng shēng shì
[释义] 张:铺张,夸大。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出处]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七步成诗:qī bù chéng shī
[释义] 称人才思敏捷。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篇: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做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
[释义] 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 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中国古典名著有哪些?
1、《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3、《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4、《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儒林外史》脱稿后即有手抄本传世,后人评价甚高,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
5、《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也在一定程度上讨论了妇女问题。
四大古典名著里的成语
四大古典名著里的成语是:
一、《三国演义》的成语:
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割须断袍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三足鼎立
乌合之众
缓兵之计
死心塌地
虚张声势
步步为营
锦囊妙计
七步成诗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吴下阿蒙
才高八斗
对酒当歌
煮豆燃萁
七步之才
八斗之才
老骥伏枥
望梅止渴
单刀赴会
木牛流马
鞠躬尽瘁
二、《红楼梦》的成语:
骨肉分离
太虚幻境
曲径通幽
鸳鸯在梁
风水宝地
寻花问柳
耳鬓斯磨
锦衣纨裤
饫甘餍肥
茅椽蓬牖
瓦灶绳床
晨夕风露
阶柳庭花
了然不惑
自怨自叹
高谈快论
人非物换
静极思动
消愁破闷
追踪蹑迹
好货寻愁
谋虚逐妄
胡牵乱扯
贬恶诛邪
伤时骂世
酌酒吟诗
偷香窃玉
敝巾旧服
三、《水浒传》的 成语:
腥风血雨
心满意足
一马当先
逼上梁山
不识泰山
飞檐走壁
一箭之遥
人困马乏
改邪归正
徇私舞弊
积草屯粮
天诛地灭
探头探脑
有头有尾
民穷财匮
指手画脚
两相情愿
四、《西游记》的成语:
三头六臂
拖男契女
三五成群
长年累月
福星高照
一本正经
好自为之
好吃懒做
神通广大
呼风唤雨
普度众生
法力无边
关于古典名著的成语有哪些?
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望梅止渴,偷梁换柱,瞒天过海, 画饼充饥,围魏救赵,借刀杀人,趁火打劫,无中生有,暗度陈仓,笑里藏刀,顺手牵羊,李代桃僵,声东击西,隔岸观火,打草惊蛇,釜底抽薪,树上开花,关门捉贼,远交近攻,浑水摸鱼,借尸还魂,抛砖引玉,调虎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