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将军是谁
【虎贲将军】可考证的有:东汉张鸣、马廖、任傀,鲁国孔融,魏韩茂、张纯、李肃、典韦、许褚等
【虎贲】
“虎贲”一词来源于《书经》中的《牧誓(上)》篇:“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此后,“虎贲”称号成为历代英勇无敌的军队的最高荣誉。
【虎贲校尉】
官名,汉武帝置。八校尉之一,掌轻车,秩比二千石。所属有丞及司马,领兵数或与其余七校尉相近,即七百人左右。虎贲意为勇猛如虎。轻车为轻捷便于驰骤的兵车。东汉并入射声。
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
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
【虎贲中郎】
是汉朝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警备团团长,负责保卫国家最高领导人。领导汉朝的虎贲骑兵。三国魏,蜀、吴沿之。东晋哀帝罢。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复置。齐、梁、陈及北魏、北齐沿置。唐时避讳,或称武贲中郎将。魏,晋、宋为第五品。梁为五班。陈七品。北魏、北齐均为第六品。
另外,古代也把宫廷禁卫军的将领称为虎贲,也称勇士为虎贲。
【汉朝虎贲军】
武帝时期,取军中遗孤与各将官子孙统为一军,号为虎贲军,立虎贲校尉为军事长官。虎贲军不受任何人节制,仅全权受命于皇帝一人。
史书上记载:匈奴单于倾举国之力(约30万人)进攻西汉王朝,西汉王朝大怒,调遣3000余虎贲军士夜袭匈奴营地,不但打败了匈奴,而且展现了骁勇的血性。《野记》“袭营斩敌16万,追击沿途斩敌9万,至于北疆斩敌3万”,最后已经不管路程遥远,遇敌披靡,深入直到杀死匈奴单于,才班师回朝。后来,匈奴一蹶不振,不敢来犯。
【元朝虎贲军】
元朝的正规军分为宿卫和镇戍两部分。前者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大都、上都及其附近地区,和作为中央军队镇压叛乱和起义;后者镇戍全国的战略要地和边疆。早期的宿卫军多为汉军。虎贲军属宿卫军。当时今承德中西部的驻军,就是虎贲军的部队。
【抗日战争时期】
上高会战中,余程万指挥国民党军队74军57师坚守下陂桥阵地,冒着炽烈的炮火与日军第34师团浴血奋战,为57师赢得了“虎贲”的荣誉称号。其个人及其部队的著名事迹是“常德守卫战”。1944年1月李琰任74军57师第四任师长。
【史料记载】
《东观汉记》曰:马援从陇西太守,迁虎贲中郎将。
又曰:马后不以私家干朝廷,兄为虎贲中郎将,讫永平世不转。
又曰:明德太后姊子夏寿等,私呼虎贲张鸣与敖戏争斗,上特诏曰:”尔虎贲将军,蒙国厚恩,位在中臣,宿卫禁门,当进人不避仇雠,举罚不避亲戚。今者反於殿中,交通轻薄,虎贲兰内所使,至命欲相杀於殿下,不避门内,畏懦恣纵,故不逐捕,此皆生於不学之门所致也。”
又曰:马廖、任傀皆从羽林监迁虎贲中郎将。
《续汉书》曰:鲁国孔融为北军中候,三日,迁虎贲中郎将。
《後魏书》曰:韩茂膂力绝人,尤善骑射。太祖曾亲征丁零翟猛,茂为中军,执幢。时大风,诸军旌旗皆偃仆,茂于马上持幢,初不倾倒。太宗异而问之,征茂所属,具以状对。太宗谓左右曰:“记之。”寻征诣行在所,试以骑射,太宗深奇之,以茂为虎贲中郎将。
《张纯别传》曰:纯字伯仁,郊庙、冠婚、丧纪礼仪多所正定。上甚重之,以纯兼虎贲中郎将,一日数见。
《三国演义》第三回曰:卓大喜,观其人,乃虎贲中郎将李肃也。
《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曹军亦有虎贲双雄 将军典韦和许褚。
三国演义李肃怎么死的
李肃,董卓帐下武将,任虎贲中郎将,吕布的同乡,主动请命为董卓说服吕布来降。诸侯联军伐董卓之际,李肃协同华雄镇守汜水关,为华雄出谋划策,击败缺粮的孙坚军。后王允、吕布策划谋害董卓,拉拢李肃同谋,李肃因久不升迁,心怀不满,与吕布一拍即合,共同谋杀了董卓,又为吕布先锋,与牛辅军交战,兵败被吕布斩首示众。
虎贲中郎将的史书记载
应劭《汉官仪》曰:虎贲中郎将,古官也。《书》称武王伐纣,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擒纣於牧之野。言其猛怒,如虎之奔赴。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贲郎。古有勇者孟贲,改奔为贲。中郎将,冠两鹖尾。鹖,鸷鸟中之异劲者也。每所攫取,应爪摧碎。鹖尾,上党所贡。
《周礼·夏官下虎贲氏》曰:“虎贲掌先後王而趋以卒伍。军旅会同,亦如之。舍则守王闲。(闲,┕苫互也。)
《尚书·牧誓》曰: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
《周书》曰:古有虎贲士千人,以牛投牛,以马投马,以车捧车。
《汉书·百官公卿表》曰:期门仆射,秩比千石。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贲郎,置中郎将,秩比二千石。
《东观汉记》曰:马援从陇西太守,迁虎贲中郎将。
又曰:马后不以私家干朝廷,兄为虎贲中郎将,讫永平世不转。
又曰:明德太后姊子夏寿等,私呼虎贲张鸣与敖戏争斗,上特诏曰:”尔虎贲将军,蒙国厚恩,位在中臣,宿卫禁门,当进人不避仇雠,举罚不避亲戚。今者反於殿中,交通轻薄,虎贲兰内所使,至命欲相杀於殿下,不避门内,畏懦恣纵,故不逐捕,此皆生於不学之门所致也。”
又曰:马廖、任傀皆从羽林监迁虎贲中郎将。
《续汉书》曰:鲁国孔融为北军中候,三日,迁虎贲中郎将。
又曰: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主虎贲宿卫也。)左右仆射、左右陛长各一人。(仆射主虎贲郎将,陛长主直,虎贲朝会在殿之下。)
又曰:虎贲武骑皆鹖冠、虎文单衣,襄邑岁献织成虎文云。鹖者,勇雉也,其斗死乃止。
又曰:虎贲中郎将,秩比二千石。虎贲中郎,比六百石。虎贲侍郎,比四百石。虎贲郎中,比三百石。节从虎贲,比二百石。皆无员数,掌宿卫侍从。虎贲武骑皆?冠,虎文单衣。
谢承《後汉书》曰:建武十八年,夏旱,公卿皆暴露请雨。洛阳令着车盖出,门候何汤将卫士钩令车,收案。有诏免令官,拜汤虎贲中郎将。上常叹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何汤之谓也。”
《汉官典职》曰:虎贲中郎将,主虎贲千五百人,郎多至千人。
《汉名臣奏》曰:丞相薛宣奏:“汉兴以来,深考古义,推万变之备,於是制宣室出入之义,正轻重之罚。故司马殿省阙至五六里,周卫击刀斗禁门。自近臣侍侧尚不得著剑入,防未然也。陛下圣德纯备,海内晏然。此国家之明制,必前後备虎贲。”
《汉旧仪》曰:期门骑者,陇西工射猎人。及能用五兵,材力二百人。王莽以为虎贲郎。
刘谦之《晋纪》曰:桓玄欲复虎贲中郎将,疑应直与不。访之僚佐,咸莫能定。参军刘兰之对曰:“昔潘岳为《秋兴赋》,序云:‘兼虎贲中郎将,寓直於散骑之省。’以此言之,是直官也。”
《後魏书》曰:韩茂膂力绝人,尤善骑射。太祖曾亲征丁零翟猛,茂为中军,执幢。时大风,诸军旌旗皆偃仆,茂于马上持幢,初不倾倒。太宗异而问之,征茂所属,具以状对。太宗谓左右曰:“记之。”寻征诣行在所,试以骑射,太宗深奇之,以茂为虎贲中郎将。
《九州春秋》曰:袁术为虎贲中郎将。张让杀何进,术斫阁起火。(《魏志》曰:术烧南宫嘉得青门也。)
《环济要略》曰:汉武帝好微行,因置期门郎,与之期於殿门。平帝改为虎贲中郎。
《张纯别传》曰:纯字伯仁,郊庙、冠婚、丧纪礼仪多所正定。上甚重之,以纯兼虎贲中郎将,一日数见。
《三国演义》第三回曰:卓大喜,观其人,乃虎贲中郎将李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