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65年。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在中国两弹试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1958年8月1日,103机完成了四条指令的运行,这标志着由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正式诞生。103机采用磁芯和磁鼓存储器,内存仅有1KB,运算速度为每秒30次。仅一年之后,104机就成功问世,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1万次。从30次到1万次,只走过一年多的时间。

简介:

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自行研制的“银河-I”。它的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以上。

“银河-I”研制始于1978年5月,在1983年12月通过国家鉴定。在1984年,“银河-I”模型还在天安门前参加了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检阅。

我国第一台计算机(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几几年?)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二、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

1956年,国家成立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科研人员开始对计算机技术快速地消化吸收。国营738厂用时8个月,完成了第一部计算机的制造工作。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我国电子计算机研究历史:

103机研制成功后一年多,104机问世,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1万次。1964年,第一部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5万次。随后我国计算机的研发不断加速和升级,并创造着更多的第一。

1973年,我国第一部百万次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150机研制成功。紧接着1983年,我国第一部每秒运算亿次级计算机“银河一号”问世,它将我国带入了研制巨型机国家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