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镐京是西周的都城镐京在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是西周时代的首都,又称西都、宗周,周武王即位后,由丰迁都镐京,《诗·大雅·文王有声》篇有:“考卜维王,宅是镐京”。末年迁都洛邑。西周在丰镐建都历时为289年。
西周王朝都城丰镐遗址,在陕西省长安县的沣河两岸。丰京在西,镐京在东,总面积约17平方千米。从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建丰邑,武王作镐京,到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350年间,丰镐一直是西周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西周的都城是什么
西周的都城是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周的先人为了向东开拓,其政治中心从关中西部不断向东迁移,到周文王终于定于丰,在今西安以西丰水西岸。这时的周还只是商王朝的一个诸侯国,随后的武王将政治中心迁到与丰隔水相望的镐。不久,武王伐纣,周取代商朝,统治了中原地区。
当周武王君临天下的时候,镐京作为首都就显得过于偏西,洛阳一带处于中原地区之中心位置,有建都的优越地理条件。武王就有在洛阳建都的想法。
从政治地理角度来看,适宜建都的地点一般有几个层次的考虑,其中有两个层次最为要紧:一是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二是建都地点本身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与人文基础。
在第一层次中的考虑又分为两方面,一是选择全国的地理中心或是有利的控内御外的位置,二是与统治集团的发源地是否相近的原则。
扩展资料
镐京始终不迁的原因有三,上面已经提到:一是关中自然条件好,粮食供应充足;二是离前敌较近,在国家强盛时有利于抵御,而且关中是四塞之地,有险可守;三是与周人之发源地相近,有政治上的后盾。
但是,也有一个重要缺点,即在地理上不是全国中心,于行政治理不便,所以,到了东周王权衰落,抵御外敌力量削弱,就不得不将都城东迁王城,远离犬戎等西北民族的侵扰。
洛阳处天下之中,不但于对全国行政管理十分有利,而且各地贡赋的调集,商贸上的往来也处于道里均衡的有利地位。但缺点是防守困难,中州平原是四战之地,伊洛小平原更无险可守。
所谓东据成皋,西阻崤、渑,背倚大河,面向伊洛的形胜,只是主张建都洛阳的人的说词,真正打起仗来,就如张良所说: “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如果王朝内部有敌对势力的叛乱,则洛阳的安全性不如西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周
西周的都城在哪里
西周的都城在镐京,成周,犬丘。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河南洛阳),宅兹中国、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制礼作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周成王、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周懿王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不断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被迫将都城迁犬丘(陕西兴平东南)。周厉王前后,私有土地日益发展,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预示着奴隶制危机的到来,王权从此衰落。
西周简介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比之商代更加提高,农业繁盛,文化也进一步发展。宗法制和井田制是当时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周王朝强盛时,势力所及,南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甘肃省,东到山东省。
周武王灭众多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强迫封建制的小邦国接受周朝的分封制,周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它是按照诸侯与周王室的亲疏关系而划分的。周王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了“众建诸侯、裂土为民”的分封制。
东征结束后,周公按原来的计划,在东方修建洛邑,以加强对东方的监督。又在洛邑以西修建王城,以军队八师驻守,作为朝会东方诸侯的东都。
西周的都城在哪里?
列表:
1、岐周,陕西宝鸡
2、丰京,陕西西安
3、镐京,陕西西安
4、成周,河南洛阳
5、犬丘,陕西咸阳
西周的历史: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河南洛阳),宅兹中国、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制礼作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周成王、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周懿王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不断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被迫将都城迁犬丘(陕西兴平东南)。
周厉王前后, 私有土地日益发展, 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预示着奴隶制危机的到来, 王权从此衰落。周宣王不籍千亩, 标志着井田制在王畿内的崩溃。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和申侯杀死,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西周的都城是
问题一:西周有几个都城? 严格说是1个
首先是西周和东周(这两个都算是一个周朝)东周时期是和春秋战国时期重叠的(一般所说的周朝是指西周)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建都于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周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问题二:西周的都城在哪里?相当于现在的哪里 西周重要都城
文王、武王――丰京、镐京(陕西长安)
周成王――镐京、雒邑(长安、洛阳)
周穆王――南郑(陕西华县北)
周懿王――犬丘(陕西兴平县)
2.丰镐
2.1.概况
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河两岸,西周王朝都城.《诗?大雅?文王有声》记载:周文王“作邑于丰”,又其子发――武王营建镐京.丰京在沣河以西,镐京在沣河以东,两者隔河相望.丰京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以上,镐京遗址面积在4万平方公里以上,共10多平方公里,包括客省庄、马王村、张家坡、新旺村、冯村、洛水村、普渡村、斗门镇、及昆明池故址一带.
问题三:夏朝的阳城,商朝的亳,西周的都城分别在现在的哪里 夏朝最早的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一说在安徽怀远以北。
商朝:亳(今河南商丘北,据说这是第一次定都。)→殷(今河南安阳,是盘庚迁 都于此).
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东周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
问题四:西周建于何时,都城在哪里 西周(前1046年D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定都于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
问题五:周朝的都城在哪里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都城叫做镐京,在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又称西都、宗周,周武王即位后,由原来的都城丰迁都到镐京,经过周厉王“国人暴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周朝中央政权统治诸侯能力大大唬降,公元前771年,北方的蛮夷民族犬戎攻破镐京,俘虏周幽王,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这一段的周朝史称东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56年)直到周赧王时期(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周朝灭亡。
问题六:西周各各郡国的名字和都城 复制给你:
西周初期主要封国:
鲁国,侯爵,姬姓,始封周公子伯禽,都国于曲阜。存灭:获麟后二百三十二年,顷公二十四年,灭于楚。
蔡国,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度,都国于蔡,昭侯迁州来。存灭:宣公二十八年,入春秋;灵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后十二年,平公复兴;成公十年,获麟后三十四年,蔡侯齐四年,灭于楚。
曹国,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振铎,都国于陶丘。存灭:桓公三十五年,入春秋;曹伯阳十五年,灭于宋;孟子时有曹交(曹君之弟),疑曹地既入于宋,宋以封其大夫,如齐封田文为薛公之类。
卫国,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康叔封,都国于朝歌,戴公庐曹,文公迁楚丘,成公迁帝丘。存灭:桓公十三年,入春秋;出公十二年,获麟后二百七十二年,卫君角二十一年,为秦二世所灭。
滕国,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绣,都国于滕。存灭:入春秋七年,始见《经》;终春秋犹存;《齐世族谱》:春秋后六世,齐灭之;今按《战国策》:宋康王灭滕。
晋国,侯爵,姬姓,始封武王子叔虞,都国于大夏,穆侯徙绛,孝侯改绛曰翼,亦曰故绛,景公迁新田,仍称绛。存灭:鄂侯二年,入春秋;定公三十一年,获麟后一百五年,静公二年,为魏、韩、赵所分。
郑国,伯爵,姬姓,始封厉王子友,都国于咸林,武公迁溱洧。存灭:庄公二十二年,入春秋;获麟后一百六年,康公二十一年,灭于韩。
吴国,子爵,姬姓,始封太王子太伯,都国于梅里,诸樊南迁徙吴,阖闾筑大城都之。存灭:入春秋一百二十年,始见《传》;又十七年,寿梦二年,始见《经》;夫差十五年,获麟后八年,灭于越。
北燕国,伯爵,姬姓,始封召公],都国于蓟。存灭:穆侯七年,入春秋,献公十二年,获麟后二百五十九年,燕王喜三十三年,灭于秦。
齐国,侯爵,姜姓,始封太公尚父,都国于营丘。存灭:僖公九年,入春秋;简公四年,获麟后九十五年,田氏篡齐,迁康公于海上,又七年,康公二十六年,亡。
秦国,伯爵,嬴姓,始封伯益后非子,都国于秦,庄公徙故,宁公迁平阳,德公迁雍。存灭:文公四十四年,入春秋;悼公十一年,获麟后二百六十年,始皇初并天下。
楚国,子爵,芈姓,始封颛顼后熊泽,都国于丹阳,武王迁郢,昭王迁e,旋还郢。存灭:武王十九年,入春秋;惠王八年,获麟后二百五十八年,楚王负刍五年,灭于秦。
宋国,公爵,子姓,始封殷后微子启,都国于商丘。存灭:穆公七年,入春秋;景公三十六年,获麟后一百九十五年,宋王偃四十三年,灭于齐。
杞国,侯爵,姒姓,始封禹后东楼公,都国于雍丘,成公迁缘陵,文公迁淳于。存灭:武公二十九年,入春秋;闵公六年,获麟后三十六年,简公元年,灭于楚。
陈国,侯爵,妫姓,始封舜后胡公,都国于宛丘。存灭:桓公二十三年,入春秋;哀公三十五年,为楚所灭;后五年,惠公复兴;闵公二十一年,获麟后三年,灭于楚。
薛国,侯爵,任姓,始封黄帝后奚仲,都国于薛。存灭:入春秋十一年,始见《经》;终春秋世犹存,后不知为谁所灭;或曰齐灭之。
邾国,子爵,曹姓,始封颛顼苗裔挟,都国于邹,文公迁绎。存灭:仪父始入春秋,终春秋世犹存;后改国号曰邹;杜《谱》:春秋后八世,楚灭之。
莒国,子爵,己姓,始封兹舆期,都国于介根,春秋初徙于莒。存灭:入春秋二年,始见《经》;莒于狂(其廷反)卒之年,获麟后五十年,灭于楚。
小邾国,子爵,曹姓,始封邾公子友,都国于\。存灭:入春秋三十四年,始见《经》;终春秋世犹存;杜《谱》:春秋后六世,楚灭之。
许国,男爵,姜姓,始封伯夷后文叔,都国于许,灵公迁叶,悼公迁夷,旋还叶......>>
问题七:西周和东周时期。都城都建在了哪里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