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上朱元璋的媳妇马栾英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朱元璋的媳妇马皇后,名秀英(1327年一1382年)安徽宿州人。她是仁慈、善良、俭朴、爱民的一代贤后;她敢于在明太祖施行暴政时进行劝谏,保全了许多忠臣良将的性命;她善待后宫嫔妃,不为娘家谋私利开创了明朝后宫和外戚不干政的风气。她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秀英--马皇后。
二、谁知道朱元璋老婆马皇后是怎么死的
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四月,马皇后突然抱病。八月,病逝,年51岁。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一1382年)八月初八,本名不详,是归德府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想寻找马皇后的族人分封官爵,马皇后拒绝说:“分封爵禄偏爱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律。”马皇后坚决拒绝才停止了这件事。然而有时谈到父母早亡,马皇后常常痛哭流涕。
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马皇后在睡觉的时候得病。群臣请求祈祷祭祀,求取太医院的良医诊治。马皇后对朱元璋说:“死生,是命运的安排,祈祷祭祀有什么用处呢!况且医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药不能见效,恐怕会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各位医生吧?”
病情加重时,朱元璋问她想说什么。马皇后说:“希望陛下能够求取贤能的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始至终,认真对待,子孙都能够贤能,大臣百姓都能够有所依靠罢了。”
马皇后在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丙戌日(八月二十四)去世,享年五十一岁。朱元璋非常伤心,于是从此不再立皇后。
扩展资料:
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马氏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马氏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氏和他患难与共。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氏为皇后。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对于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将,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有所节制。
马氏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册后以后,仍亲自带领公主、嫔妃刺绣和纺织。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平时粗茶淡饭,缝补旧衣。嫔妃皆敬服,都将她比拟为东汉时的明德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慈高皇后
三、朱元璋的老婆是 谁?
明代朱元璋皇后马秀英 明朝的开国皇后马氏 1332年-1382年(民间称为 大脚皇后 ),朱元璋结发之妻,寿51岁。汉族,宿州市灵璧县人,本名不详,但部分野史与地方戏曲称之为 马秀英 ,不过《明史》上未见记载。生于公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八月初八,时值壬申,肖猴,幼年失怙。在以三寸金莲为美为贵,妇女皆缠足的元代,马秀英坚不裹脚,故被人称为〃马大脚〃。马秀英十二岁时为其父好友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收养,二十一岁时嫁给朱元璋,与其共同渡过十五年患难与共的征战生涯。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立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册立马秀英为皇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积劳成疾的马皇后在南京病故,终年51岁。死后被溢为孝慈高皇后,葬于钟山之阳,即朱元璋死后合葬的明孝陵。 大脚马皇后 本是一位极具反叛精神的平凡女子。她生于乱世,有胆有识,在艰难逆境中,全力帮助朱元璋成就大业,五次救朱元璋死里逃生。做了皇后后,虽大富大贵,仍不娇,始终不忘民间劳苦,不改勤俭本色,不变平民心态,时常用自己的言行规劝、影响朱元璋。她惩奸佞亳不手软,扶良善鞠躬尽瘁,保忠臣机智灵活,助皇上能屈能伸,革陋习坚决果敢,倡新风大马金刀。朱元璋称她〃家有贤妻,犹国之良相〃。她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诸后乃至命妇民妇皆以其为楷模,争相仿效。她是史家公认的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贤后。 马皇后本是宿州人,父母名字已失传,史书仅作马公、郑媪。马公早逝,因生前与郭子兴是莫逆之交,故此马皇后自幼养育郭子兴府内,认郭子兴为义父。初,明太祖朱元璋因贫穷流离,投奔郭子兴帐下,立有功,郭子兴便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他为妻。 马氏随朱元璋征战数十年,夫妻共患难,感情深厚。朱元璋自立为帝的同一天(洪武元年,1368年),册封这位结发之妻为皇后,也同时封她所生的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洪武二年,追封岳父马公为徐王,岳母郑氏为徐王夫人,在朱家太庙东向建祠祭祀。 当朱元璋还是郭子兴下属时,曾被郭子兴所猜疑,粮荒时不得粮食,马皇后偷窃炊饼,藏于怀中送给朱元璋吃,由于炊饼很热,以致马皇后胸前的肉竟被烫焦,而以这样的方法,朱元璋得以温饱,但马皇后自己却时常不得宿饱。后来二人贵盛时,朱元璋将之比作“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每每对群臣称述皇后贤慧,可比唐长孙皇后。朱元璋于内室中将此话向马皇后说时,马皇后却说:“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趁机向朱元璋进谏,可见其贤慧。 一国之母 马皇后位正中宫以后,并未露出暴发户的脸孔,反而节俭严谨,也不许寻找马氏远支族人继承马公爵位,限制外戚们弄权祸国的可能性。朱元璋嗜杀多疑,马皇后仁慈善良,常谏劝,挽救了不少大臣们的性命。 谥号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追尊母亲为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明世宗朱厚熜再次追尊马皇后为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后世简称孝慈高皇后。 子女 关于马皇后的子女,众说纷纭。有的说,朱元璋那些嫡子一个也不是她生的,而是她的养子,她只生了两个女儿。 《明史》记载朱元璋前五个儿子(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明太宗、周定王)都是马皇后所生。根据《明实录》明太宗生于1360年4月17日,周定王生于1361年7月9日。这种情况历来都被怀疑,特别是在混乱的年代,姬妾如云的环境中,岂能任由马皇后独自负担生育的任务,而且明人早就指出“或曰高皇后无子”。其他明人说得比较婉转,或者给朱氏留一点面子。如潘柽章《国史考异》:“按今玉牒云:第四子今上,第五子周王,高后所生也。”郎瑛《七修类稿》:“高后生二子,出今鲁府玉牒。”《南京太常志》:“孝陵神位,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 孙贵妃生周王。”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三沈元华条:“奉先庙制(南京太庙奉先殿)高后南面,诸妃尽东列,西序惟碽妃一人,具载南京太常寺志。善高后从未怀妊,岂惟长陵,即懿文太子亦非后生也。”李清《三垣笔记》:“南太常志载成祖为碽妃所生,讶之。钱宗伯谦益有博学名,问之,亦不能决,以志言东侧列妃嫔二十余,西侧止一碽妃。因启寝殿验之,入视果然,乃信。”刘继庄《广阳杂记》明成祖母为瓮氏,蒙古人,以其为元顺帝妃,故隐其事。“宫中别有庙藏神主,世世祀之,不关宗伯。有司礼监为彭躬庵言之,少时闻燕之故老为此说,今乃信也。”以上都是明人的记载。 正史记载,马皇后前后生五子二女: 长子懿文太子朱标,次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晋恭王朱�6�1,四子明成祖朱棣,五子周定王朱橚;以及二女宁国公主,四女安庆公主。 也有说明成祖夺了侄儿皇位,想更一步名正言顺(朱元璋嫡庶之分很严重),便说是马皇后的儿子,这样以嫡子的身份继承为帝便不为过。
四、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
前两日看完了胡军版的46集电视连续剧《朱元璋》,觉得该剧非常经典。该剧是10多年前的老剧了,过去怎么就没引起我的注意,只到前两天才发现它,并夜以继日看完了它。下面我带来的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 篇1
朱元璋,私生活糜烂,动用公权强抢很多美艳女子,并且还爱嫖,最不能忍受的却是抢功臣陈友谅的妻子,而且连政治对手的女子都不放过。
他虽然这么荒淫无道,但是历史上很少有留下朱元璋这点的骂名,那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朱元璋除了好色有个底线之外,还有他的马皇后。
马皇后是何许人也?为何朱元璋的事情跟她有很大关系呢?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氏为皇后。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对于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将,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有所节制。
马氏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册后以后,仍亲自带领公主、嫔妃刺绣和纺织。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平时粗茶淡饭,缝补旧衣。嫔妃皆敬服,都将她比拟为东汉时的明德皇后。
马皇后,祖上曾是当地富豪,她能诗会画,自幼聪明,性格又是倔强,等到她6岁的时候,当时女人都需要缠足,而她就是拒绝缠足,家人也没办法。就因为此,她被称为“马大脚”,可见这也是位从小有自己主张的女人。
有一次,马大脚的父亲因为杀人要去避难,没办法,就把自己的女儿托付给生死之交郭子兴,郭将马视为己出。但是后面马的父亲不幸遇难,加上元朝政治腐败,郭子兴也不得不奋起反抗。
郭子兴举旗起义,攻占凤阳,而当时,朱元璋就在他手下当兵,因为朱元璋骁勇狠猛,很快就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并且把马大脚赏婚给了他。
从此,这位马大脚就一直帮助丈夫。话说有一次,郭子兴因为面子的一件事情,把朱元璋给禁闭了起来,也不给吃的,这位仁慈的马大脚知道后,从厨房偷了一块刚蒸出来的馒头,偷偷的揣到衣服里给朱元璋吃,但是因为馒头太烫,把皮肤都烫伤了。可见朱元璋和马大姐当时有多恩爱。
而朱元璋也不负这位马大姐的期望,1368年正月,朱元璋收货了胜利的果实,第一件事就是立马大脚为马皇后,让马皇后在后宫可以独一无二的存在,但是马皇后一直秉行做事不铺张浪费的腔调,并且带动大家一起节俭。平时粗茶淡饭,带动士兵的夫人们一起做针线活。可见,朱元璋爱她是有理由的。因为马皇后这样做,不仅可以以身作则,让下面的人不敢大手大脚,还招揽了群众,团结了民心。
马皇后体贴民心,保护百姓和臣下,这点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功德传于宫内外。不仅如此,他还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恶行,劝告朱元璋很多行为,不要滥杀无辜,并且刀下留人。这样的妻子和国母,试问谁会不怜爱尊重?
好色多疑的朱元璋一生自负,却对马皇后务必尊重并且不离不弃。这样的皇后让人尊敬,也让人不得不佩服!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 篇2
朱元璋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谓“明太祖”。有一次,他把浦江人郑濂召到京城金陵(今南京)。这郑濂是个普通人,因为他自祖上开始到他这辈,朱元璋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谓“明太祖”。有一次,他把浦江人郑濂召到京城金陵(今南京)。这郑濂是个普通人,因为他自祖上开始到他这辈,十世同居,子孙不分家。这是挺不容易的,郑濂便因此而远近闻名了。
明太祖问他:“你家里现在有多少口人呀?”
郑濂答道:“有一千多口。”明太祖非常感慨地说:“一千多口人不分家,在一起住、一起吃,是世上所罕见的,你这真是天下第一家呀!”随后,给了他丰厚的赏赐,让他回去了。
他们的谈话被马皇后在隔壁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朱元璋虽说当了皇上,可是对这位元配夫人还是惧怕三分。回到后室,马皇后对朱元璋说:“陛下可得小心郑濂这个人呀!”
朱元璋不明白她的意思,马皇后说:“当初陛下靠自己一个人打天下,得了江山;他这一家子一千多口人,要是夺咱们的天下,还不容易吗?”
皇后的“提醒”让朱元璋大吃一惊,出了一身冷汗,非常后悔把郑濂放走。他马上又一次召见郑濂。
郑濂琢磨着皇帝这样急迫地召见他,不会是好事,猜想皇上是不是听了什么人的话要加害于他。朱元璋见了他不动声色,先摸底,问:“你一个人能号令全族,有什么妙法吗?”
郑濂答道:“没有什么妙法,若说有,也只是一条,那就是不听老婆的话。”
朱元璋先是一怔,接着哈哈大笑,放郑濂走了。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 篇3
朱元璋能够从一个小乞丐变成开国帝王,起运气和智谋起了关键作用,可如果没有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这一切或许都不属于朱元璋。
马皇后既是朱元璋的老婆,又是朱元璋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在那刀光剑影的战争年代,她协助朱元璋掌管后勤、安抚军心,立下了汗马之功。
“革命”胜利后,马皇后身居高位,却未敢忘本。朱元璋回想当年老婆为自己吃了不少苦,便经常在大臣面前夸奖老婆。马皇后得知后,便对老公说:“我听说夫妇互相扶助比较容易,君臣互相扶助就难了。陛下既然能不忘与我共同度过的贫贱岁月,但愿也能不忘与您的臣下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
中国古代的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一旦当了皇帝,因为没有任何监督和约束,很容易骄横霸道。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在朝堂上处理政事,有时会勃然大怒。马皇后看到了,当场不语,等回到家里,便婉转地劝说老公,使得老公冷静了下来。因为她知道,皇帝一发怒,不管三七二十一,等杀了人再悔过就晚了。就这样,马皇后救了不少大臣的性命。
有一名封疆大吏叫郭景祥,有人揭发说郭景祥的儿子手持长枪要杀父亲,朱元璋大怒,当场表示要处死这个逆子。马皇后说:“郭景祥只有一个儿子,传言也许不可靠,杀了他的儿子恐怕就断了郭景祥的后代了。”后来朱元璋派人调查,果然是谣言。
宫中的侍者犯了罪,朱元璋又动了杀机。马皇后却命令把这些犯罪的侍者全部移交司法机关。事后朱元璋问老婆为什么这样做?马皇后回答说:“作为皇帝,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高兴或生气而给人奖赏或惩罚。当陛下生气的时候,恐怕会给予过重的惩罚,把他们交给司法机关就能做出公正的判决了。陛下今后要定某人的罪,还是应该移交司法机关的。”
更让人叫绝的还有一例:明朝将领攻克了元朝的首都,把缴获的金宝美玉送回南京。朱元璋看到这些宝物喜形于色,而马皇后却在一边泼了凉水:“元朝有这些财宝却不能保住国家,我想,大概帝王们另有宝物吧?”朱元璋一愣,沉思片刻,说: “我懂了,皇后的意思是人才是宝。”马皇后接着说:“陛下说得对。我与陛下从贫贱出身而能有今天,我常担心骄横纵恣由奢侈而生,国家危亡比细小之处而起,所以希望广召人才以共同治理天下。”
朱元璋为了报答妻子,想把马皇后的娘家人全部封官。马皇后却不同意,她对丈夫说:“把官爵禄位私授给外戚,这是不合法的,不能这样做!”
马皇后重病时,朱元璋派人四处寻访名医,马皇后又不放心了,对丈夫说:“人的生死自有命运……假如吃了药也不管用,是不是又要加罪于医生?”可敬可佩,马皇后临死前,还担心丈夫滥杀无辜。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 篇4
“朱元璋摆皇后宴”说的是有一年全国大灾,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可一些达官贵人仍旧花天酒地,吃喝玩乐。朱元璋为了整治这种奢侈之风,借皇后的生日,摆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宴席,宴请前来道贺的文武百官。宴席只有四菜一汤:笫一道菜是炒萝卜。朱元璋说:“‘萝卜者百味药也。’民间有句俗语,‘萝卜进了城,药铺关了门。’愿众爱卿吃了这碗菜后,百姓都说‘官府进了城,坏事不出门。’大家快吃!”第二道菜是炒韭菜。朱元璋又说:“小小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得人心。愿你们吃了这个菜,黎民百姓安居乐业,长治久安。”接着上了两碗青菜。朱元璋指着说:“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臣相。吃朝廷的俸禄要为百姓办事,应该像这两碗青菜那样清清白白。”随后,宫女们端来一碗葱花豆腐汤。朱元璋又说:“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明如日月,寅是寅来卯是卯,吾朝江山不改色。”宴后,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请客,最多只能这几个菜,皇后的寿筵就是榜样。谁若违犯,定严惩不贷。”
朱元璋的“四菜一汤”,全是素菜,乃真“四菜一汤”也,这不知是否是史上官家最早的规定。当然,我们也曾有过“四菜一汤”的'招待制度,尽管丰盛的“四菜一汤”之质已与朱元璋的不可同日而语,但对官场奢华是个约束。可如今连“四菜一汤”也不提了,一掷千金,招待之丰盛,“公宴一顿饭,农民数亩粮”却已司空见惯。因此,我们有必要以“朱元璋摆皇后宴”为借鉴,学习朱元璋倡导克俭立国,从自身做起,并以皇后的寿筵为例,“谁若违犯,定严惩必贷”,整治之效可想而知了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 篇5
自古以来,男人成功之后都很难不受权势、金钱、美女的诱惑,有点权势之后就抛弃糟糠之妻,在找个年轻漂亮的更不胜枚举。但古代就有这么一位,而且还是开国皇帝,他功成名后,仍然只对原配相濡以沫,而且爱妻逝世后,从此再没有立后,这就是“叫花子皇帝”朱元璋和“大脚皇后马氏”的爱情故事。
朱元璋和马氏在历史上人人称道,模范夫妻。要说这位马皇后可真的了不起,陪着朱元璋一路磕磕绊绊,风雨同舟,坐稳皇帝宝座。甚至有人说要是没有这位马皇后,朱元璋只能是那个穷一辈子的朱重八。
这位十分旺夫的马氏,民间传说原名叫马秀英,褚阳王郭子英的养女,当时朱元璋在郭子英的账下为将,但是郭子英这个人性情暴躁,嫉才护短,多次猜疑朱元璋,而且经常斥骂他,马氏见此情形,就把自己所以财产送给郭子兴的妻妾,请他们为朱元璋多说点好话,这才是朱元璋脱离了困境。
《明史》当中记载,在朱元璋征兵打仗的时候,马氏也是穿着军甲陪伴左右,与陈友谅的对战中久久为分胜负,她更是撒发钱粮犒劳士兵,稳定军心,同时马氏还经常对朱元璋说,不要扰民,不要滥杀无辜,深得朱元璋的赞赏。
册立之后,马皇后一直保持着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平时也是粗茶淡饭,而且还亲自带领嫔妃公主们,刺绣纺织,缝补旧衣服。
古人说自古皇帝皆好色,因色废后的更是大有人在,同样是青梅竹马的汉武帝和陈阿娇,马氏可就算是人生赢家了,想当年汉武帝当上皇帝没几年,就以不能生养为由,废掉了陈阿娇,当初信誓旦旦的“金屋藏娇”竟然变成了藏冷宫了,最后的结局也是孤独终老。
元明时期女人缠足崇尚小脚,社会风气也以“三寸金莲”为美,可是马皇后从小就坚持不肯缠足,所以马皇后的脚和咱们现代女性的脚其实是差不多的,只是在那个时代的对比下显得就很大了,在民间马皇后被亲切的成为“大脚皇后”所谓大脚江山稳,这大元王朝,可就是三百年。
传说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马皇后身居宫中,每当皇宫会客的时候,马皇后总是用裙子或者下摆,把脚严严实实的遮起来。有一次马皇后乘坐娇子去游玩,突然一阵大风,吹开了娇子的帘子,这一双在踏板上的大脚就赤裸裸的漏了出来,于是这件新鲜事就在民间传开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露马脚”的由来。
朱元璋称帝之后,刻薄寡闻,好杀功臣这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要不是马皇后多次劝说阻挠,恐怕死的功臣会更多,马皇后一生贤德深受朱元璋尊敬,就连最后病危的时候,坚持不让太医救治,因为马皇后怕朱元璋迁怒于太医,将他们统统斩首,马皇后逝世之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后。
五、朱元璋的老婆马皇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马皇后原名叫做马秀英,这个名字多是在戏曲中出现的,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不过,她还有一个别称叫“马大脚”。
我们常说,朱元璋和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有着诸多相似,但是这两位开国的皇后,却大不相同。
吕后和马皇后一样,都是在颠沛流离、历经磨难的一个背后的女人。但是吕后是一位权力欲极强的女人,在刘邦死后,她成为专权的太后。
然而,马皇后的名声明显比吕后好得多,可惜的是马皇后在洪武十五年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一岁。朱元璋非常伤心,于是从此不再立皇后。
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人的感情非常的好。
马皇后的祖上曾经也是富甲一方,不过到了她的父亲那一辈因为乐善好施,家里日渐贫困。但她的父亲马公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孩子的教育,马皇后自幼聪明,能诗会画,尤善史书。
不过后来马公因为杀人避仇,只好远走他乡,就这样马皇后被交给了他的生死之交郭子兴。
这位郭子兴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那位起义首领。
郭子兴很钟爱马皇后,对她的照顾也非常好,也希望能够给她找一位好夫婿,可以托付终身。
后来郭子兴举起了义旗,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朱元璋前来投靠,因为朱元璋的精明能干,深得郭子兴的喜欢,就这样,郭子兴便把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马氏后来成为朱元璋的贤内助,对他的帮助非常大,尤其是因为她的存在,使得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关系没有走向彻底决裂。
在朱元璋南下时,马氏曾负责往来的文书,并做得井井有条,同时她还劝朱元璋不要扰民,更不要滥杀,深得朱元璋的赞赏。
在朱元璋苦难的时候,马氏却镇静自若,把自己的金帛全都拿出来犒赏士兵,稳定了军心,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明朝建立后,马氏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后。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高高在上,贪图享乐,可以说她非常勤俭持家、 以身作则,平常穿的衣服,洗了又洗,早已破旧不堪,也不愿换新的。
同时他还每天亲自操办朱元璋的膳食,连皇子皇孙的饭食穿戴,她也亲自过问,无微不至。
在后宫,她也对其他宾妃关爱有加,当时的后宫对她非常敬仰。
而在治国上,她对于朱元璋的影响也非常大。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脾气不好,疑心很重,尤其是建国后对于很多功臣非常不信任,甚至对付他们的手段非常之残忍。
可是马皇后非常爱惜人才,多次劝谏朱元璋,尤其是宋濂,可以说是力保了他。
她和吕后一比,高低立判。
六、朱元璋的老婆叫什么?
是孝慈高皇后。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一1382年)八月初八,本名不详,是归德府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
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马氏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马氏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氏和他患难与共。
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四月,马皇后突然抱病。八月,病逝,年51岁。同年农历九月葬于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1403年(永乐元年)上尊谥号: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1538年(嘉靖十七年)加上尊谥号: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马皇后病逝后,朱元璋非常伤心,从此再也没有立过一个皇后。
扩展资料:
明孝陵
孝慈高皇后马氏和朱元璋合葬于明孝陵,明孝陵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南麓玩珠峰下。1381年(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慈高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