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mi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5米,体重为68千克,他的BMI=68/(1.75^2)=22.2(千克/米^2)当BMI指数为18.5~23.9时属正常。

成人的BMI数值标准:

过轻:低于18.5         正常:18.5-23.9

过重:24-27              肥胖:28-32

非常肥胖, 高于32

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主要用于统计用途,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扩展资料:

是否标准的讨论:

人怎样才算肥胖呢?世界卫生组织虽然规定有肥胖的标准,但这是以西方人群的研究数据为基础制定的,不适合亚洲人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周北凡教授在刚出版的《大众医学》A7期上撰文介绍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根据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群有关数据的汇总分析报告,首次提出了适合中国成人的肥胖标准:

体质指数(BMI)(体质指数(bmi)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男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厘米为腰部肥胖标准。

国际上通用体重指数(BMI)来衡量肥胖。体重指数等于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腰围是衡量腹部肥胖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腹部脂肪蓄积的程度,而腹部脂肪的蓄积与一系列代谢异常有关。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这项汇总分析报告表明:体重指数增高,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率也会随之上升,超重和肥胖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每增加2,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分别增加15.4%、6.1%和18.8%。 一旦体重指数达到或超过24时,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血脂异常等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的概率会显著增加。

对于不同的人种,同样的BMI可能代表的肥胖程度不一样。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的BMI水平在整体上低于欧洲国家,但据多项研究表明,亚洲人在较低的BMI水平时已经存在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的危险。也就是说,中国人在BMI低于25时,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就开始增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BMI指数

二、bmi计算公式

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体重(千克)除以身高(平方米)。BMI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个标准。BMI的正常范围为18.5-23.9。

因为所有人的 BMI 值都与人体的身高和体重成正比,所以对于 BMI 值的计算结果,并没有小孩、儿童、男性、女性、孕妇之分,所有的计算方式也都相同,然而大家也不必过度计较自己 BMI 值的精准程度,毕竟身体的肥胖指数与健康程度要以实际情况为准。

保持标准的体重指数的方法

1、适当锻炼:每周至少3~5次,每天30~45分钟的中等量运动是比较适宜的。例如持续30分钟的散步、做家务等运动和持续20分钟的步行、下楼梯、拖地、做广播操、骑自行车以及持续10分钟的慢跑、上楼梯、登山等。

2、健康饮食,平衡营养,: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一日三餐的习惯。按照三餐的饮食规则,不要挑食,每天定量的摄入一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隔段时间补充身体所需要的一些矿物质。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BMI体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