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潮汕话是哪里的方言,和闽南话一样吗
潮汕话是潮汕地区(汕头、潮州、揭阳)的方言,属於闽南语的一种土话,所以严格来说它就是闽南语的一种
二、潮汕话跟闽南语有什么区别?
1、分布范围不同。闽南语主要分布福建及台湾地区。称潮汕话,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
2、发音有区别。潮汕话与闽南语在语法与词汇有高度的对应,但在语音语调有一定差别。所以彼此沟通交流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3、关联性。潮汕话,属于闽语系中的一支,起源于福建莆田话。
扩展资料
闽南语主要分布福建泉州、漳州、厦门、龙岩新罗区的大部分和漳平市大部分、三明地区大田大部分、尤溪部分、宁德市的福鼎、霞浦小部分、蕉城区小部分、福清部分地区。 泉州的回族和满族,蒙古族也会使用流利的闽南语,不在回族乡的泉州回族也会闽南语。
闽南语被多数中国的语言学家认为是一种汉语方言, 闽南语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语言实际为中国方言的10多种语言之一。按照地域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次方言:泉州话、漳州话、厦门话、潮州话、台湾话、浙南闽语、海陆丰话、惠州学佬话、中山闽语、雷州话、电白黎话、电白海话、龙岩话、峇峇话、马来西亚槟城福建话、新加坡福建话。
潮州话,又称潮汕话,在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华人中广泛使用,属于闽语系中知名度较高的一支,与闽台的闽南话差异很大。语法与闽台片相同,词汇也有高度的对应,语音语调上则差异明显,彼此互通存在不少难度。潮汕话包含了很多的古汉语成分,源自闽南语(莆田话),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几十万闽南的莆田人移民到如今的潮汕地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闽南语
三、潮汕话和闽南语一样吗
一、声母的比较
福建闽南话的声母,泉州和厦门是17个。漳州是18个。
潮汕方言的声母是18个,跟漳州话一个样。
潮汕方言在声母方面跟福建闽南话比较,最突出是“ng”声母所管的字比福建闽南话多。例如下面这些字,在福建闽南话一般读“g”,但潮汕方言则读“ng”:崖尧遇义宜伪岩严业吟言岳愿元银逆。
二、韵母
韵母比声母复杂一些。但总的看,潮汕方言与福建闽南话相同的部分要大于不同的部分。现按韵母的类别分别比较如下:
(一)元音韵(包括相应的入声韵母):
(二)阳声韵(包括相应的入声韵母)
(三)鼻化韵包括相应的入声韵母 :
三、声调
潮汕方言有8个声调,福建闽南话一般是7个声调。兹将两方面声调的调类和调值比较如下(数目字表示调值):
向左转|向右转
在一个具体的方言里,调值是相对的音高,调值的区别在于表明调类的差异。因此,潮汕方言和福建漳、泉、厦三地闽南话在调类上的差异主要是福建三地闽南话只有7个,虽然漳、厦相同而与泉州有异,但有趣的是,如果综合福建三地闽南话的声调也可以是8个声调。
从这里我们可能得到的启示是,早期福建闽南话应该也是8个声调,只是后来在发展过程中有了分合的整合,而在潮汕方言里却没有这种整合,仍然保留早期福建闽南话声调的模型。
从调值看,潮汕方言在声调上跟福建闽南话比较突出的差异只是表现在阳平调和阳上调上面。
扩展资料:
1、潮汕话的使用地区:
潮汕话是广东潮州人(潮州府潮州八邑籍)的母语,今潮汕话流行于潮汕地区及海外东南亚、西欧、澳洲为主的潮汕人聚集地。潮州话以旧潮州府城话为代表。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潮州片。覆盖范围为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全境,也包括丰顺;一般称之为“潮州话”。
2、闽南语主要分布在福建和台湾:
闽南语主要分布福建泉州、漳州、厦门、龙岩新罗区的大部分和漳平市大部分、三明地区大田大部分、尤溪部分、宁德市的福鼎、霞浦小部分、蕉城区小部分、福清部分地区:福清市渔溪镇的部分自然村,一都乡的王坑的部分自然村,上迳乡、音西乡、阳下乡、东张等镇,宏路镇的龙塘,圳边、周店等村。
泉州的回族和满族,蒙古族也会使用流利的闽南语,不在回族乡的泉州回族也会闽南语。
除了福建外,闽南话流行最广的是台湾省,台湾会说闽南话的人口大约占全省的80%。
同时在中国大陆其他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区也有分布:
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惠东县的部分村镇一带;东部的潮汕地区、海陆丰地区、广东旧香山县的数个方言岛[包括隆都、得能都、四大都、谷都、上恭常都淇澳乡(即:淇澳岛)];湛江雷州半岛、茂名的电白区、阳江沿海部分地区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具零星分布带,东南部的桂平、平南、北流及柳州附近。
海南省:分布在海口、文昌、琼海、万宁、定安、屯昌、澄迈等市县和陵水、乐东、东方、昌江、三亚、琼中、五指山等市县的大部分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潮汕话
百度百科--闽南话
四、潮汕话是不是闽南话?俩者谁是母语?
潮汕话是闽南话的分枝,闽南话是母语。闽南人是比较早在那里居住。然后从闽南迁过潮汕小平原的。
大约10000年前,全球气候变暧,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潮汕断陷盆地大部分变成古海湾,海岸线一度到达潮州城、榕城和潮阳司马浦一带,桑浦山和小北山成为海湾中的岛屿。6000多年前陈桥人就在海滨从事渔猎生活。几千年来随着河流泥沙的冲积,
沧海变桑田。由于韩江挟带的泥沙较多,韩江口向海推进的速度较快,大约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海岸线人致推进到鮀浦——庵埠——上华——南峙山——樟林一线。2000多年来海岸又向东南推进8-10公里。由于榕江泥沙较少,所以河口牛田洋仍保留喇叭状的海湾。潮汕平原地质构造上是几万年前形成的断陷盆地。几万年来由于周边的山地、丘陵发生缓慢的上升运动,而平原区的地壳逐渐沉降。钻探资料显示其沉降深度一般达几十米,最大的沉降中心在潮安彩塘一带,第四纪松散层厚度达160多米。
五、潮汕话属于闽南话吗
潮汕话属于闽南话。
潮州话(潮州话拼音:Diê⁵ziu¹uê⁷ / Dio⁷ziu¹uê⁷;罗马字:Tiô-chiu-oē;英文:Teochew dialect / Teochewese),又称潮汕话、潮汕方言、潮州方言、潮语,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之次方言。
潮州话是潮汕人的母语,是唐代以前可以追朔至先秦的中国古代汉语的遗存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官方语言之一。潮州话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分。“潮州话”一词自古沿用至今,受海内外潮州府籍人普遍认同。
扩展资料:
语言特点:
潮州话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
古“平”、“上”、“去”、“入”四声,潮州话分化成阴阳两类为“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八声。客人叫人客,母鸡叫鸡母,台风叫风台,步行叫行路,铁锅叫鼎,瓶子叫樽。
潮州话中保留着古汉语特征,潮语一字多义,一个“食”字,几乎包括了喝、吃、饮、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饮食动作,如食(吸)烟、食(喝)酒、食(啃)蔗、食(饮)水等。
潮语古朴典雅,并且具备上述特点,早已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使得研究潮州话的人很多,有关潮州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
潮语已经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潮语的一整套文读系统,已逐步与现代汉语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使潮声既保留自己特有的音韵,又不致生涩难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潮汕话
六、潮州话是不是闽南话的分支
,亦称为潮汕话、潮语,汉语方言之一,为闽南语的次方言,分布于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有华人的地区。英文称为 Teochew 或者 Chiuchow,是“潮州”两字的音译。潮州话一词受海内外潮汕人普遍认同,因其沿用至今已一千多年,词典、专著等学术性著作均以“潮州话”为准,近年出现“潮汕话”新名称,但部分人(主要是潮州市)反对以“潮汕话”命名,坚持使用“潮州话”名称。
潮州话主要来自于闽南方言莆田话,而莆田话本身就和泉州话、漳州话有区别,所以潮州话开始就和泉州话等有很大区别,潮州话已经严重偏离泉州话等。由于潮州和漳州相邻,所以有受到漳州话的影响。虽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移民广东海南,但仍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留在了莆田,而留在莆田的莆田人的莆田话则继续受福州话的影响,和潮州话有了一些差距。 潮州长期远离祖籍地闽南的莆田,不和福州相邻,和漳州相邻,容易受漳州话等其它方言的影响,但是潮州话是以闽南莆田话为基础的受漳州话等影响的闽语。由于福州是省城,莆田与省城交流多,而莆田不与漳州相邻,所以莆田话受福州省城话影响程度大于泉州话受福州话影响程度,而且莆田距离漳州二百公里,古代交通不便,莆田话难以受漳州话影响。莆田是闽南中最早最长时间出现人地矛盾的地方,在唐朝末期,莆田已经人口过多,成为人口输出地,莆田开始有规模比较大的对外输出人口。还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几百年后再次移民到其他地方,他们的莆田话已经同化成泉州话或漳州话。由于莆田人移民泉州漳州很大部分的每年是几百人到几千人,很少有万人以上的,相对于在泉州、漳州的人来说是少数,所以容易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何况有的莆田人已经移民几百年到几千年,早就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了!莆田话和粤语有很多可以互通,莆田话和粤语的某些部分区别很困难,有受粤语影响的潮州话仍然通过另外的方式保留了莆田话的部分特点。 从语言的存古现象来看,潮州话应为古兴化(今莆田)地区的语言,这和现在的莆田话是一样的,莆田话由于古音的大量存在,所以很多人感到兴化方言“好说不好写”,写不出来。其实不然,兴化方言兰骄语大部分话都可写成文字,且大部分句句字字有来历,故潮州话又被认为可能是最古老的福佬话(福建人的语言,广府人称闽南人为福佬人)。因为很多泉州话漳州话的底层(发音),反而要在潮州话觅到根源,而不是潮州话以泉州话漳州话为根源。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就是,很多在潮州话里面仍然有常用并且有音有字的,如果单纯从泉州话漳州话看都会被认为是无字可写,而根据潮州话的读音却能写出字来。
潮州话名称的由来是在古代潮州府使用的语言,古代潮州府包括今潮州、揭东、汕头、揭阳、潮阳、普宁、潮安、饶平、惠来、澄海等。客家话地区大埔和丰顺都有说潮州话的居民。而饶平等主要潮州话分布区,也有说客家话的居民。另陆丰三甲地区附近也有说潮州话。
18至20世纪期间,潮州居民是移居东南亚的主要华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话成为海外华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因此,潮州地区以外的华人社群,也有很多人说潮州话。
其中,很多潮汕人在泰国和柬埔寨定居,成为当地最大的华人族群。潮州人在香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尤其是廖内省、北苏门答腊省、南苏门答腊省、西加里曼丹的坤甸和吉打邦)形成重要的少数族群。一些潮汕人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和欧洲居住,一些从潮州地区而来,一些则从东南亚而至。
可是,随着全球化的普及,潮州话的母语使用者逐渐减少。受到共同文化和传媒影响,很多原以潮州话为母语的新加坡华裔青少年,都转而说英语、华语和闽南语(与潮州话有些互通)。华语也渐渐取代潮州话,成为年轻人的母语。尽管如此,潮州话仍然是很多新加坡华人的母语,而潮州人也是新加坡华人第二大族群,仅次于闽南人。